實行垃圾分類
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
關係節約使用資源
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臨泉已經啟動
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網絡圖)
我縣已在楊橋鎮劉大村、宋集鎮李小寨村設立垃圾分類示範點,通過建立分類垃圾收集亭、投放分類垃圾收集桶、設置垃圾分類宣傳展板、設立積分兌換超市等方法進行垃圾分類示範,不斷積累垃圾分類經驗。
信息詳情
為推進全縣垃圾分類工作
和徵收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費的工作
廣泛動員人民群眾積極參與
確保打好垃圾分類戰
今天下午
臨泉縣城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
對全縣生活垃圾分類和
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費開展情況
進行發布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
在設立垃圾分類示範點的基礎上
我縣積極加快項目建設
強化末端處置能力
一是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經建成並於2018年底正式運營。目前我縣城鄉生活垃圾全部運到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該項目年處理垃圾約21.9萬噸、發電量約8013萬度,其中約有6811萬度直接輸送到國家電網。
二是實施餐廚廢棄物綜合處置項目。為實現餐廚垃圾統一收運、集中無害化處置,我縣推進餐廚廢棄物綜合處置項目建設,該項目總投資約5500餘萬元,占地9200平方米,預計2020年3月投產,年處理餐廚垃圾2.1萬噸,年產黑水虻 2000 噸、生物有機肥2700噸。目前已完成項目的可研批覆、環評批覆、規劃及土地等相關手續的辦理,施工圖設計正在進一步完善,場地平整已完成,正在組織圍牆施工。
三是建築垃圾集中處置。針對建築垃圾量激增、亂堆亂倒等問題,我縣引進企業,實施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投資為6300萬餘元,建設建築垃圾堆放間1棟、生產車間2棟、儲存間1棟、辦公研發樓1棟等,配備固定式處理生產線2條、移動式處理生產線1條,預計2020年6月份投產。目前已完成項目的可研批覆、選址意見、規劃設計條件、土地預審等相關手續的辦理,施工圖設計已完成,場地平整已完成,待環評批覆後開工建設。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
連著文明
我縣計劃2020年底
基本實現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費徵收
為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步伐
改善臨泉生態環境
建設文明城市
我縣在2018年底經縣政府研究通過《臨泉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管理辦法》,並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9年計劃徵收城市垃圾處置費1300萬,目前已徵收80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61.53 %,預計11月底完成年底徵收工作。
在徵收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的基礎上,我縣擬定在2020年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費徵收工作。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
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費
徵收範圍
我縣農村居民生活垃圾處置費
原則上擬按照常住人口
每人每月1元錢的標準徵收
同時把農村貧困戶、低保戶
五保戶、殘疾人等
納入費用減免範圍
不會對農村居民生活造成較大影響
徵收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費的原因
1.有利於增強群眾的環衛監督意識。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農村垃圾產生量也迅速增加,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圍村」問題,我縣於2016年6月份實施臨泉縣村鎮生活垃圾治理PPP項目,由鎮村環衛公司統一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清掃、收集、轉運,農村居民付費後必然要求環衛公司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從而形成全社會的監督氛圍,從根本上促使環衛公司提高作業質量。
2.減輕了財政負擔,有利於農村環境持續向好發展。
實施臨泉縣村鎮生活垃圾治理PPP項目,縣財政每年投入近一個億的資金,徵收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費可有效減輕財政負擔,我縣可以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村污水治理、旱廁改造、溝塘治理等關係民生的基礎設施上來,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誰污染,誰付費」
是環境管理最基本的原則
收費不是目的
只有人人都關注環境衛生
才能還臨泉一片碧水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