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不難處,做好下面幾點就好了

2019-06-14     靜心簡語

婆媳關係不難處,做好下面幾點就好了

記得結婚前,母親語重心長地叮囑我,和婆婆怎麼處好關係,更要把婆婆當成親媽一樣看待。母親是一個典型的傳統的農村婦女,尊敬、孝敬長輩這種意識打小就根植於腦子裡,對於出嫁的女兒一樣要求做到。

做了二十年別人家的兒媳婦,也有了自己的感悟。對於母親的教導我不完全認同,在這裡想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婆媳關係問題,以共同促進家庭和諧,都過得平安祥和。

首先,我覺得和婆婆之間要保持距離,不太認同母親說的像親媽一樣處。因為婆媳都是在不同家庭生活,婆媳相處本身都是從陌生開始,生活習慣完全不同,想要融合要經過費心費力的時間磨合,沒有人喜歡委曲求全,所以我認為求同存異就好了,不要打擾彼此的生活就好。所謂距離產生美,用在婆媳之間也是契合的。

第二,就是不要給對方提出太多要求。老人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最好分開生活。偶爾在一起生活,多些包容、忍讓,矛盾就會少很多。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婆婆或兒媳的完美形象,這個放在心裡就好。不要拿自己的要求強求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三,該為公婆做的,一視同仁,不要區別對待。都說人心換人心,你所做,愛人都會看在眼裡,也會心中有數,同樣會盡心對待你的父母。

第四,就是孩子問題。現在生活壓力大,許多夫婦有了孩子都是老人幫忙帶,老人與我們教育觀念不同,也會產生矛盾。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不管怎麼辛苦困難,最好自己帶孩子,特別是孩子小學之前,教育方法得當,孩子進入正常學習,你會感激自己當初陪伴孩子的選擇是最好的決定,因為孩子從出生到五六歲這個階段是奠定他們一生最重要的階段,沒有人比父母更適合陪伴他們,教導他們了。一個溫馨的家,一對有愛的父母無疑是孩子成長的沃土。

第五,婆媳之間給彼此留有空間。老人想怎麼生活,我們不要太多干涉,可以給一些健康生活方式建議,但不要苛求。活了多半輩子,讓他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吧。我比較佛系,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他們喜歡的吃食,幫做一些他們吃力費勁的事。他們日常怎麼生活,幾乎不提意見。當然婆婆也不摻和我們的生活,這麼多年都相安無事。

生活中多些同理心,無論是婆媳、夫妻和孩子及陌生人之間,少些偏執、較勁,安寧、幸福的生活可以在我們身邊出現。

靜心簡語2019年06月13日於漢中(原創作品,嚴禁侵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oFss2wBvvf6VcSZwp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