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大」,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這話一語中的,因為每個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壓力的存在。
由此,人們往往會選擇跳槽來緩解壓力。那麼,在跳槽的時候,人們首先要想明白,新工作的發展目標是否與自己的性格、興趣和所學的專業相契合。當人們從事自己擅長的或符合自己性格、興趣和專業的工作時,工作起來就會遊刃有餘。
其次,在跳槽的時候要思考這份工作能否給自己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或平台。人們之所以選擇跳槽,無非是希望可以給自己尋找一個更好的晉昇平台和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當人們選擇跳槽時,必須考慮新工作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最後,要考慮這份新工作是否可以幫助自己拓展人脈資源或者幫助自己開闊視野。一個優秀的職業平台應該是一個可以發揮個人技能優勢、幫助個人不斷拓展有益的人際關係的空間平台,這樣的工作可以幫助職場人在工作中不斷積累人脈資源,拓展自己的視野,從而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指導。當然,如果說你只是因為想要逃避工作中複雜的人際關係而跳槽的話,那麼這毫無疑問是給你今後的職業生涯判了「死緩」了。
每年的歲末年初,職場便會迎來跳槽的高峰期。跳槽的時候,千萬不要隨波逐流、盲目改行。因為如果不考慮自己的專長、興趣而盲目地跳槽,即使跳槽成功了,也很難保持長久的發展。而且每次跳槽都要從新手做起,很難積累相應的知識和經驗,更談不上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了。跳槽的時候不要盲目地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自己不分析就輕易跳槽。這樣跳槽的人,往往是為了高薪,急於功利、急於求成,不考慮自身的恆定發展,盲目跳槽,然後就會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再怎麼急於求成都要有一定的經驗和能力的積累,然後把這些轉化為能力和地位。有志向是好的體現,但是不能因急於求成而頻繁跳槽,更何況一般企業在招聘中會看一個人的忠誠度,所以頻繁跳槽是職場的大忌。
當人們選擇跳槽投奔一份新工作的時候,要對自己的職業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並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目標;要將目光放長遠,看清趨勢;分析公司的文化氛圍,看是否和自身的條件相符合,不要鼠目寸光,盲目地追求高薪;正確且全面地認識自己,評估自己的能力與忠誠度,要清楚自己的性格,選擇適合的職業,並且還要做好迎接新工作的準備;要對自己設定高要求、高目標,這樣才能跳得越高,步入高級職業生涯。
35 歲的薛維斌曾是蘭博基尼汽車企業的銷售經理,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他辭職了。辭職後,他頻繁地出現在各種招聘會上,希望能再次找到工作。過了一段時間,薛維斌找到了新工作,待遇優厚。然而,到了新公司之後,他就陷入了困境:新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和以前所做的截然不同,老闆交代的業務也無法完成,因為業績不佳,他不得不離開這家公司。讓他苦惱不已的問題是:自己為什麼會跳槽失敗呢?以後該怎麼辦?陷入迷茫之中的他決定向有關專家求助。
專家認為,薛維斌因為不了解新公司的環境,他沒有明確的目標,不清楚自己所要工作的內容,沒有對自己做職業規劃就盲目地選擇了跳槽,結果就是進入新崗位之後很難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新的工作內容,最終造成離職的結果。因此,專家建議他在跳槽前後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想清楚再跳槽。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跳槽,他們當中有的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有的卻未能如願以償,甚至越跳越糟糕。在自己還沒有明確目標和方向的時候,不要輕易辭職,這很有可能會讓我們坐失良機。在沒有對自己進行分析了解、沒有對自己進行職場定位和規劃的時候也不要輕易離職,這往往會使我們往不好的方向發展,情況會越來越糟糕。
那麼,怎樣做才能了解自我、把握髮展方向、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職場定位呢?人力資源專家建議,在跳槽之前,首先要分析清楚你想辭職的原因,再根據這個原因認真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想離開這個工作單位到別處發展。然後要分析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是不是適合自己,是不是已經有把握了,如果覺得有把握了,還要比較一下新的工作和現在的工作,看看哪一個成長機會更大、薪酬更高。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看你個人看重的是哪一方面,找出你想要離職的原因。更換一份工作後,很多東西都要從頭開始,例如人脈基礎、穩定的人際關係等,而這些又都是關乎你事業成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在跳槽之前要想清楚,分析好自己辭職的原因,確立好目標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