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稱美國沒能讓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伊朗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

2019-12-02     走進伊拉克

伊朗是第五大產油國,但在美國退出2015年核協議並實施「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制裁後,伊朗與西方國家的隔離程度越來越高,因此更難全面出口石油。

據報道,伊朗副總統賈漢格利聲稱,儘管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實施了制裁,但伊朗仍在繼續出售石油。

賈漢格里說:「儘管美國有壓力,而且它對我們的石油出口實施了制裁,我們仍然繼續通過其他方式出售我們的石油,即使是友好國家也因為擔心美國的懲罰而停止購買我們的原油」。

他接著說,美國「未能按計劃將石油出口降至零」。

此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去年11月表示,美國將從12月15日開始終止其制裁豁免,並呼籲德黑蘭立即停止其鈾濃縮活動。

美國的制裁阻礙了伊朗向海外出售原油,切斷了政府重要的收入來源。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保證,從削減汽油補貼中獲得的錢將用於窮人,而德黑蘭還需要削減開支,以克服制裁。

即使汽油價格上漲,伊朗仍在補貼燃油價格。儘管進行了私有化,但其經濟仍然基本上是國家計劃的。其他主要補貼包括麵包和小麥,柴油,取暖油和電力。

與此同時,伊朗工貿部長拉赫馬尼承諾,在3月21日結束的伊朗本年度結束前,價格不會上漲。然而,汽油價格的上漲在一夜之間毫無徵兆地迅速到來,這表明,為了試圖控制市場的強烈抗議,進一步的降價可能也會採取同樣的方式。

伊朗全國範圍的抗議活動從10月初開始,民眾要求政府辭職,並要求進行經濟改革、改善生活條件、社會福利和結束腐敗。

據報道,騷亂造成400多人死亡,數千人受傷。

在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約一年後,伊朗作出回應,警告稱,除非其他簽署國通過促進石油出口和與伊朗的貿易來挽救協議,否則伊朗將每60天穩步放棄自己的協議義務。此後,它一直在逐步貫徹其警告。

伊朗核協議,由伊朗、歐盟和核六方——英國、美國、中國、俄羅斯、法國和德國——在2015年簽署。它規定,伊朗大大限制其核計劃,以換取取消國際制裁。

美國在2018年5月退出了這項交易。該協定的其他簽署國譴責這一舉動,並表示致力於維護這一行動。

作為該國面臨的最大壓力的一部分,美國一直在擴大對伊朗經濟的制裁,包括石油和金屬工業、金融和銀行業、貿易和武器發展,以及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jv1yW4BMH2_cNUg7l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