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間諜臥底養老院?竟是因為……

2021-04-03     24樓影院

原標題:80歲間諜臥底養老院?竟是因為……

24樓影院」 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記得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智利的某份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奇怪的偵探社招聘啟事。

招聘需求: 80—90歲的老人,男性,會使用現代科技設備。

很快,偵探社迎來了數名顫顫巍巍的高齡應聘者,這群人的年齡加在一起恐怕有1000歲。

大多數人都不服老,但對著智慧型手機便開始犯難。最終,賽大爺以微弱優勢勝出。

他也終於知道了工作內容:偽裝身份去養老院當間諜偵探

這是 智利紀錄片《名偵探賽大爺》的開頭。當老人、間諜、偵探、養老院幾個元素被融合在一起時,便平添了幾分荒誕不禁的黑色幽默。

《名偵探賽大爺》榮獲了今年 奧斯卡最佳記錄長片的提名,比起其他幾部略顯厚重深沉的紀錄片作品,本片的設定更能博人眼球。

不久前,偵探社接到了一則委託——來自索尼婭的女兒。

她懷疑自己居住於養老院的母親 索尼婭,遭到了護工明里暗裡的虐待,以致於精神不振、心情不佳、拒絕溝通。

偵探社 答應幫其查明情況,而適合去養老院潛伏的只有老人。於是,他們在報紙上公開招聘,並敲定了賽大爺作為間諜潛入養老院。

非專業間諜賽大爺 沒有受到過相關培訓,但接起任務來毫不含糊。他說服了憂心忡忡的女兒,講明自己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排解喪偶的情緒。

於是,偵探社經理偽裝成家屬,和賽大爺女兒一起把他送入了目標養老院。賽大爺不是空著手去的,他還隨身攜帶了錄音筆、攝像眼鏡、智慧型手機等專業間諜設備。

沒想到,住進養老院後,優雅帥氣、頗具紳士風度的賽大爺竟成為了備受歡迎的風雲人物。他社交聚會上出盡風頭,迷倒一圈春心萌動的老太太,經常收到她們的小禮物。

春風拂面的賽大爺倒是沒有玩忽職守,在和老太太們搞好關係的同時,他不忘和索尼婭接頭,找尋養老院虐待老人的證據。

在此過程中, 賽大爺了解並傾聽了養老院形形色色老人的經歷與故事,也確信院內根本沒有任何虐待事件。

《名偵探賽大爺》巧就巧在它的結構:拋玉引玉

如果說間諜潛伏事件是引人入勝的前菜,那麼養老院眾生相則是至關重要的正餐。

觀眾不自覺地跟著賽大爺的步伐,在養老院的各處流連,觀察任何可疑的虐老蹤跡。卻在不經意間轉換了視點,開始產生諸如「養老院好像和傳聞中的不一樣」之類的觀點。當賽大爺開始和其他老人對話時,觀眾進一步拋開預設立場,也逐漸走入她們的人生與故事。

貝塔 在養老院裡住了二十多年,直到邂逅賽大爺才品嘗到動心的感覺。她以浪漫至老的姿態,展開了猛烈的追求攻勢。

雖然還沒和賽大爺說上十句話,但已經想好了兩人如何在養老院裡舉辦婚禮,又如何去操辦蜜月。

縱然雪鬢霜鬟,也暗藏懷春少女般的心意。她猜不透賽大爺的態度,便把心事付諸於撕花瓣。撕一片,「他愛我」;再撕一片,「他不愛我」;最後剩下的就是天註定的結局。

瑪塔 早就喪失了大部分記憶,只記得逃離養老院和給母親打電話。她相信母親還活在世間,而所有的煩惱只需向她傾吐。

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假扮成她的母親與之通話,聽她對著電話那頭帶著哭腔撒嬌:「媽媽,我想回家,我真的很想你,你卻總是不來看我。」

珀蒂塔 是養老院裡的小有名氣的詩人,無論悲傷或快樂、送別亦或迎新,她都會低聲吟誦自己創作的詩句。

談起死亡,她很洒脫,一開口便是連珠妙語:「一個母親的墳墓是聖潔之地,對一個人的心靈而言,沒有更神聖之處。當你的靈魂被殘酷的荊棘刺傷,你還可去往母親的墳墓,灑遍哭淚。」

這份洒脫,也賜予了自己的子女。她覺得,他們不願來探望自己,是因為自己的生活都非常繁忙。她非常能理解子女的難處,卻難以得到子女的理解。

委託人的母親 索尼婭身體不好,在養老院裡也沒那麼合群,甚至面對大眾情人賽大爺也是拒之於千里之外的態度。

但經過賽大爺的多般接近,終於弄明白「受虐」的真相:有人偷走了她的珠寶,但她並不在乎;她真正在乎的是自己的女兒,把她扔在這裡不聞不問。女兒才是致郁的罪魁禍首。

賽大爺在給偵探社的調查報告里寫道:「該來養老院的不是我,而是索尼婭的女兒。」

能填補寂寞、撫平創傷的,只有養老院老人們珍視之物:家人與愛。

剝開偵探與間諜的噱頭,《名偵探賽大爺》想傳達的也是樸素的觀點: 給予老人們關愛,遠好過物質關懷。

對老人的忽略體現在本片的各處角落,賽大爺也在無形之中成為了「被輕視被遺忘」的一員。

開頭處,那場戲謔性的老年招聘會,就充斥著隱形的年輕人視角:讓老人們拍照,他們一次性拍15張;讓老人們打視頻電話,他們手忙腳亂地打開自拍鏡頭……

偵探社經理時常露出或無奈或不耐煩的神情,也算是人間真實。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難以給予老人特別的耐心。

《名偵探賽大爺》能收穫奧斯卡的青睞,不只是因為它在創作思維上的跳脫和新穎,還在於風輕雲淡下的沉重底色——養老院老人的終老問題

疫情肆虐後,經常能看到「養老院老人被遺忘」的新聞。去年3月,西班牙國防大臣譴責了「老人慘死養老院」的悲劇,並向相關責任方提出起訴。隨後,英國的養老院發生聚集性感染問題,連護工都說「他們是隨時會被放棄的消耗品」。

即使沒有疫情的影響,養老院的老人們也面臨著尷尬殘酷的處境。日本NHK的紀錄片《老後破產:所謂長壽的噩夢》整理成書稿後,有一章節即是「 由醫院到養老院的漂流」。書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老人的生存困境——無人可依和無家可安基本生存問題和情感需求都難以解決,更別提「有尊嚴地老去」。

和尖銳現實相比, 《名偵探賽大爺》的呈現蕩漾著點到為止的溫柔。它以一場葬禮作結,停留在「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懊悔和哀愁中。

而生活呢?正如珀蒂塔的詩歌所言, 「生活總歸是更殘酷的。」

1、冷門驚悚,拯救劇荒,9集不夠看 !

2、 曾黎,為什麼還不紅?

3、 和9.1分的《大明宮詞》 相比,4.1分的《大宋宮詞》差在哪?

4、 這部高分國產劇,別吹太過

點贊、在看、分享,一鍵三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hPylngBrsvY2_UuAWL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