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222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

2020-04-27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詠 通訊員童金健 程昌宗

4月的赤壁,生機盎然。

赤壁高新區萬津實業建築工地上,700餘名施工人員熱火朝天兩班倒,力爭7月如期交付。蒲紡工業園區澤瀚實業生產車間裡,工人在加班加點完成企業客戶的訂單需求。

赤壁市規上工業企業222家,已全部復工。

赤壁長江大橋(攝影:冷朝干)

106家企業滿荷生產

「目前我們到崗員工777人,能全面滿足施工需要。」4月9日,在萬津實業施工現場,中建三局項目經理魯愛國告訴記者,3月11日,工地順利復工。

萬津實業總投資35億元,預計年產值約25億元,帶動2500人就業。

「在保質保量的同時加快施工進度,初步預計7月初交付投產!」魯愛國說,復工後,為讓員工安心工作,政府專門幫忙安排了核酸檢測。沒有建築原料,政府幫助打通生產全鏈條,加快關聯企業審核復工……

「測溫、消毒!」蒲紡工業園區湖北澤瀚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佩戴口罩的多名員工在生產線上趕製汽車零部件等產品。

家門口就業(攝影:黃富清)

該公司副總經理胡六一說,面對庫存原料緊缺、原有採購渠道受影響,赤壁高新區專班對接、專題研究,打通了採購渠道,確保生產線正常運轉。「目前企業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訂單形勢較好,有望把損失奪回來。」

「復產率高!」赤壁市科信局局長王佳興說,全市復工復產企業水、電、氣全部落實到位,企業進出渠道全部打通,用電量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5%以上,日用電量超過1000千瓦時的企業有106家。

甘當企業的店小二

「本地工人要有班車接,外地工人要辦證並派車到高速路口接,所有人都要隔離觀察14天,通過CT檢測才能上崗。一家公司哪能做得到?」3月11日復工後,維達利實業公司總經理王偉發了愁。

「疫情對我們來說危中有機,正好把滯留本地的務工人員抓在手裡。」王偉介紹,該公司是一家代工企業,主要生產平板玻璃等手機配件,批准復工後需儲備2000名工人。

赤壁點對點集中輸送貧困勞動力外出返崗就業

面對該公司的難處,赤壁市成立工作專班,派出「點對點」專車將400多名來自26個省份的工人一一接到企業宿舍,並為3900多名到崗員工免費進行肺部CT檢測。公司門口,免費接送工人上下班的10輛公交車一字排開,十分壯觀。

「甘當企業的店小二!」赤壁市人社局負責人介紹,凡與本地規上工業企業簽訂就業協議的務工人員,2月14日起至實際到崗之日止,按不低於社會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月生活費1000元。同時對規上工業企業,給予年度內每個新增崗位1000元補貼。

該公司車間裡,工人們爭分奪秒趕訂單。質檢員石林英說,她現在完全適應了上班的新節奏:進入廠區前,在門口的消毒通道洗手、換口罩、測體溫,最後步入車間。

「因疫情停工的45天,損失了1/3的訂單。」王偉說,「現在開足馬力生產,之前的訂單又陸續找上了門,完成今年目標應該沒問題!」

金融支持企業滿荷生產

3月30日,赤壁恆瑞非織造材料有限公司順利辦理股權質押登記,出質股權數額1400萬元,獲得工商銀行600萬元融資,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

赤壁市科信局局長王佳興介紹,為幫助企業資金周轉,赤壁市10餘家銀行創新信貸產品、開通綠色通道,至今已發放各類貸款13.45億元,為復工復產的市場主體提供高質高效的金融支持。

王佳興告訴記者,恆瑞公司以生產非織造材料、生活衛生用品為主,疫情期間市場需求大增,急需資金擴大生產規模。了解企業需求後,赤壁市相關部門通過提前預約方式,僅用不到一小時就為企業解決了資金運轉難題。

企業復工復產忙

人到了,心安了,資金有了,企業吃下了「定心丸」。目前赤壁市222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滿負荷生產已超過八成。

4月2日,「最美逆行赤壁」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共簽約項目20個,協議總投資額25.39億元,主要涉及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新材料、醫衛用品等領域。

4月16日,總投資6.8億元的天馳國際汽車城項目簽約落戶赤壁,擬建設國際名車銷售區、汽車4S銷售區、新能源汽車品牌銷售區、二手車展示銷售區、汽車後市場專區、金融保險服務區、員工宿舍等區域。

簽約會上,赤壁市委書記盛文軍表示,赤壁將一如既往堅持項目優先戰略,落實惠企政策,實施一企一策,不遺餘力支持項目建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b-MwHEBnkjnB-0zE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