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網店直播賣蘋果成沂源這個村「新農活」

2020-04-08     農產品期貨網

呂迅和他的團隊在美麗鄉村直播間賣蘋果。

將蘋果裝箱發快遞是個體力活。

呂迅給待發的蘋果張貼標籤。

「多虧了呂書記,不僅在村裡成立了農業合作社,還帶領大家開網店做直播賣蘋果,在這個特殊時期,讓我們足不出村就能賺錢……」4月7日,沂源縣石橋鎮下黃安村村民楊柳,提起共青團淄博市委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呂迅,連連豎起大拇指。

沂源縣石橋鎮下黃安村全村114戶、374口人,是省級扶貧工作重點村,村民收入主要靠蘋果種植。今年受疫情影響,村民出不去,客戶來不了,導致蘋果滯銷。呂迅另闢蹊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和「網際網路+農業」的方式助力產業扶貧、發展農村電商。30多天時間,呂迅和小夥伴們把蘋果銷往全國20多個省,銷售16萬斤,銷售額達65萬餘元。

「第一書記」網上賣蘋果

是被市場「逼」出來的

4月7日,在沂源縣黃安農業專業合作社,呂迅正在帶領楊敏、孫照財、楊柳、楊玲等幾名返鄉大學生忙活網店生意。客服、售後、發貨……每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年春節期間都是『沂源紅』蘋果的銷售旺季,可今年,受疫情影響,村裡的22萬斤蘋果一直存放在冷庫里,村民們都很著急。」在接受魯中晨報記者採訪時,呂迅——這位85後的「第一書記」直說,「開網店賣蘋果完全是被市場『逼』出來的。」

2月中旬起,為了銷售這22萬斤滯銷蘋果,呂迅萌生了開淘寶店和微店的想法。由於沒有經驗,開網店賣蘋果著實讓呂迅花了一番心思。呂迅在村裡招募幾名返鄉大學生和沒有復工的年輕人,大家一起研究如何操作、如何運營、如何管理、如何做直播。同時,在不能見面的情況下,呂迅還通過下黃安村村民微信群跟大家介紹電子商務知識。很快,這家名叫「沂蒙山區生態農產品」的網店就在微店和淘寶上正式營業了,呂迅還給小店打出了非常走心的廣告語——「酸甜爽口 帶給你小時候家鄉的味道」。

為了儘快打開局面,呂迅又積極聯繫微店官方,爭取到微店官方平台為該店進行推廣的機會。自3月24日起,每天晚上6點半到10點,通過微店的下黃安村美麗鄉村直播間,又推出了直播促銷活動,吸引了不少粉絲下單。「微店上線後,最忙活的時候,算上所有環節的話,得有八九十人才能維持運轉。」談到如今的網店生意,呂迅的臉上露出了笑臉。

打算培訓更多村民

開網店做直播脫貧

通過開網店,呂迅不僅把下黃安村的「沂源紅」蘋果賣給了淄博銀座、淄博商廈等商超,還把蘋果銷往浙江、河北、廣東、江蘇等20多個省,蘋果銷售難的問題有所緩解。記者瀏覽「沂蒙山區生態農產品」微店的後台數據,發現這個微店的點擊量已達16萬次,微店的收藏量為1.3萬,回頭率為11%,購買最多的一位回頭客已經買過17次。

「目前村裡還有幾萬斤蘋果待銷,沂源紅蘋果脆甜、汁多、皮薄,絕對好吃,是喝著山泉水長大的蘋果。」採訪中,呂迅還不時給記者推銷蘋果。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下黃安村的大學生和年輕人要復工復學,剛有起色的網店生意如何維護正常運轉呢,這又成了呂迅面臨的問題。

「我們村『兩委』成員將培訓村裡有意向做電商的村民,就從打字開始。我們還要教村民做直播,今後只要有一部手機,村民們就能把大山裡的蘋果賣出去。此外,合作社還要對果園進行統一管理,保證了果品質量,才能留住更多的回頭客……」

優質的農副產品是各貧困村村民努力的成果,更是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一線、致力於脫貧攻堅的成績單。正是有了無數像呂迅這樣的「第一書記」,才幫助村民找到了符合自身發展的脫貧路子。

為助力農產品銷售

愛心驛站將設「助農銷售點」

沂源的蘋果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2萬畝,年產量70萬噸,從業人員25萬人,蘋果經濟收入占全縣水果經濟總收入的70%。但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沂源蘋果的銷售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響。

3月17日,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發起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當天下午,淄博市「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召開,部署2020年高質量發展「十二大攻堅行動」,其中提到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攻堅行動。即日起,魯中晨報將聯合相關部門在愛心驛站設立「助農銷售點」,為淄博農產品銷售助力。活動諮詢電話:0533—3585000。

來源:魯中晨報-魯中網;作者:記者 王麗;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劉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RsUWXEBfwtFQPkdltT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