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畝養蝦水面信心回暖,這裡發生了什麼

2019-12-19     中國水產頻道

文/圖 水產前沿 李釩

「可以說,這條苗救活了很多人。」林沛說到,他們家在陽江經營了十幾年種苗,經歷了當地對蝦養殖業從高峰跌倒低谷。然而,情況在這兩年開始出現了改觀。

陽江地區連片的對蝦養殖池塘

轉折:一條苗救活了很多池塘

陽江是廣東沿海的養蝦大市,業內估計整個陽江養殖面積近10萬畝,單是平崗農場就有2萬多畝連片蝦塘。當地以魚蝦混養為主,畝產量通常在150-500斤,其中以250-300斤/畝居多。近年來養殖環境惡化,白蝦養殖難度增大,粗養或半精養白蝦的養殖成功率十分不穩定,養殖戶賺錢的機率不足五成。

「2016年前後,無論是一代苗還是土苗,養殖效益都不太理想,土苗雖然成活率高,但生長速度慢,光吃不長,更有甚者160天才長到160頭。一代苗也不好養,管理難度大,成功率低。」養殖戶敖卓彥表示,陽江對蝦養殖掉進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

這兩年,陽江對蝦養殖品種也在轉型,最明顯的一點,「高抗」系蝦苗已逐漸成為養殖戶的首選,養殖戶賺錢的比例大幅上升,塘租也水漲船高,上升到1500元/畝左右,這是對蝦養殖業回暖的最直接的信號。

「80%的發病池塘都可以恢復,大部分人都有錢賺。」林沛說到。近日,筆者走訪了部分陽江養殖戶,請他們談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轉變。

這樣養蝦,沒有白便

敖卓韜養了80畝水面,採用當地傳統的魚蝦混養模式,放苗密度2-2.5萬尾/畝,今年上半年單茬總產量達到29500斤,平均規格35-40頭,單位畝產368斤,每個塘都賺錢。而且更為驚奇的是,在白便肆虐的當下,他今年每一個池塘都沒有出現白便。敖卓韜總結了三個經驗供大家參考。

1、定期加水

放苗後一個星期就開始用4寸管定期加水,讓蝦苗慢慢適應。連續加兩天,加水15公分左右。間隔一個星期再加一次。鹽度保持在2-3格,水質保持清爽嫩活;

2、嚴格控料

敖卓韜沒有使用任何內服藥,保腸護肝的藥也沒有使用。使用蛋白含量30的優質魚蝦混養料,一天喂兩頓,控制在一個小時內吃完。

3、清水放苗

敖卓韜認為水濃的池塘容易出現白便,特別是藍藻水更易起白便。所以他放苗前不肥水,直接放苗,養殖中後期根據水質情況培菌,不再補肥。

「今年我投放海壹的高抗苗,真的很耐折騰,不斷加新水應激性也很小,不像以前養快大苗,一加水就應激,天氣一變就容易出問題。在我的管理模式下,今年每個塘都沒有出現白便,任何內服藥都不需要用。」敖卓韜笑著說到。

省心!60畝年賺50多萬

付業茂在陽江養了十幾年蝦,經歷了陽江養蝦從無到有,從高峰到低潮的過程。「早幾年養土苗,100多天100多頭,大小參差不齊,效益很差。後來養快大苗,管理難度很大,不適合我們的養殖模式,虧錢的占大多數。」付業茂介紹,當地以低密度魚蝦混養為主,近幾年蝦的平均畝產只有200斤左右。

今年,付業茂決定轉變思路,投放海壹的優質高抗苗100萬尾,密度為2-2.5萬尾/畝,養殖100-110天便達到35頭左右,產量最好達到500斤/畝,平均350斤/畝,單茬蝦總產量21000斤,除去所有成本還凈賺28萬。第二茬蝦在走訪時時仍在喂養,一天能喂700斤料(魚蝦混養料),規格20-30頭左右,預計效益與上半年相當。

「海壹高抗苗非常適合我們的養殖模式,省心了很多,成活率高,易管理,生長速度也不慢,平均1萬苗能出200斤蝦,養殖成本7元/斤。我們不追求高產,有400斤/畝就能賺大錢了。」付業茂笑著說。

陽江的魚蝦混養塘

養蝦不要賭博,穩產穩收最重要

「放苗密度高,抓的蝦不一定就多,我認為2.5萬/畝左右是最好養的。現在蝦價那麼好,不用拼高產,只要心態好一點,畝產400斤也能賺大錢。」

梁運柱顯然已經找到了養蝦的感覺。陽江當地一般3-4月分投苗,一年養兩造,中間不清塘,一塘水養一年。隨著養殖環境愈加惡劣,原有的養殖思路已經不再適合了。今年梁運柱選擇海壹的優質高抗苗,將放苗密度降低,90畝池塘共投苗200萬尾,單茬總產量38000斤,單位畝產422斤,幾乎不需要使用過多的動保產品。

「密度高,長得慢,時間長,費用高,風險還大。在低密度,水質優良的情況下,海壹高抗苗100天能長到30頭,說明這條蝦的生長速度沒有問題的,還有潛力可以挖掘。養殖戶需要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一出問題就怪苗。」

高抗苗也能高產,畝產超過1000斤

敖卓彥是當地的養殖能手,然而這兩年養殖快大苗卻讓他的心裡越來越沒有底,今年果斷轉養高抗苗,但採用高密度精養模式,目標產量1000斤以上。

「海壹高抗苗真的很耐折騰,抗逆性強。我有一個8畝的池塘連續偷死了20多天,但是一餐還能喂75斤,一天兩餐,2個小時吃完。最後出蝦還是出了8500斤,我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如果是快大苗早就死光了。」今年敖卓彥開始養殖海壹的高抗,採用精養模式,投喂對蝦專用料,養殖密度3.5-4萬/畝(標粗苗過塘密度),下半年50天就達到60頭,平均出蝦規格35-40頭,畝產800-1000斤,盈利幾十萬。

「以前養快大苗心裡沒底,現在養海壹高抗苗知道該怎麼養了。海壹高抗苗前期成活率高,後期生長速度快,只要溶氧充足,營養跟得上,一樣也可以高產。以前一直認為高抗苗很難高產,現在看來畝產過1000斤不成問題。」

海壹高抗苗養蝦能手付業茂(左1)、梁運柱(左3)、敖卓韜(左4 )、敖卓彥(右2),右3為林沛

高抗苗成主流,但養殖戶要擦亮眼睛

「雖然下半年難養,但是海壹的高抗苗也沒有丟街坊的臉,今年我們的客戶基本沒有虧錢的。」海壹種苗陽江授權經銷商富民種苗負責人林沛表示,今年他們一共銷售了3億尾海壹高抗苗,明年翻一番應該沒有問題。

市場打開後,擔憂隨之而來。「現在每個苗場都有高抗苗,掛羊頭賣狗肉的不在少數。到底是不是高抗苗養殖戶也沒有辦法辨別,我們只能選擇像海壹這樣的大公司,種蝦從正規渠道進口,沒有摻苗、假苗的情況。另外蝦苗的質量也更有保障,不攜帶特定病原,到場標粗的成活率達到9成。」林沛今年果斷選擇和海壹種苗合作,突出的育苗和養殖表現使他信心倍增。

林沛表示,今年海壹的高抗苗在陽江養殖表現比較統一、穩定,一般100-110天達到30-40頭,畝產400-500斤左右,成活率7-8成,其中,海壹高抗苗中後期的生長速度突出是最為明顯的優勢。「畝產超過400斤養殖戶已經能賺大錢了,可以說海壹高抗苗給了大家一劑強心劑。」

「現在種苗市場劣幣追逐良幣的現象很嚴重,在我們看來,海壹是認真做苗,是做良心苗的。我相信再過兩三年,等市場逐步規範以後,專業化、規模化的公司的優勢就會進一步顯示出來。」

「2019首屆海壹土塘養蝦能手」評選活動

水產前沿聯合海壹水產種苗有限公司,以「大數據?大服務?大升級」為主題,發起「2019首屆海壹土塘養蝦能手」評選活動。一方面,高手在民間,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將一線的養蝦能手挖掘出來,彙集民間智慧,從碎片化的經驗中,轉化成科學的數據和表述,供業者參考;另一方面,通過大面積的市場調研走訪,探索對蝦養殖中對「大數據」的收集、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指導意義,同時協助企業探索全面的服務升級。以下為第一輪參賽者名單

【關鍵字】:對蝦種苗養蝦高手水產養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NU1LW8BMH2_cNUg9A0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