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康復病區」長什麼樣?

2020-03-10   南方周末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康復醫學是一個專門的學科,在這場疫情當中逐漸被更多的醫院使用。

病區常常會組織患者一起唱歌,「前天有個護士帶著整個病區的患者唱『我和我的祖國』,把很多患者都唱哭了」。

2月6日,由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治癒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在出院前聆聽醫囑。 (新華社記者 李賀/圖)

2020年3月6日,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病區」治療了14天後,67歲的陳蓮出院,成為5萬餘名新冠肺炎治癒者之一。

半個月前,這家醫院開設了武漢市第一家新冠肺炎「康復病區」。

在這裡,陳蓮每天早上6:30起床,測量血壓和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後,上午接受個人的康復訓練,下午和病友們一起進行團體訓練,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根據院方介紹,醫院已經開設了兩批病房,第二批是在2月27日開設,分別在住院部的11樓和13樓,共設置了72張床位。

精細化管理

「2月20日前後,我們醫院的床位開始出現空餘,每天出院的患者近30人,但是新入院的患者只有十幾個,當時我們就想著把患者精細化管理。」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康復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夏文廣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

如果放在一個月前,對患者「精細化」管理還是一個奢談。那個時候,因為「一床難求」,後期康復治療根本談不上。

2月5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命令,要求對疑似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確保一個都不放過。與此同時,方艙醫院、隔離點、定點醫院、兩神山醫院多點齊發,實現了從「人等床」到「床等人」的轉變。

康復病區有特定的「服務對象」,那裡收治的主要是存在一定功能障礙並且屬於輕症的患者。事實上,這些患者一般再在醫院接受一個星期左右的治療,即可出院。一些年齡較大、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則適合床邊康復治療。

吳晶是11樓的8位康復醫師之一,她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除了醫生,11樓的康復病區還配有8位康復治療師和17位康復護士,這支隊伍還在隨著患者的增加而逐漸擴大。

該院康復醫學中心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臨床研究中心,也是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

「醫院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的恢復期康復治療,作為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龍頭醫療機構,一定要發揮我們的專業優勢。」夏文廣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據夏文廣介紹,一些醫院在治療病人時,「康復治療」是全程介入的。比如,做手術時醫生會提前讓患者進行術前訓練,這樣會使得術後恢復較快;對於一些腦出血患者,醫學界也倡導,如果患者24小時沒有進展,就可以康復介入,做一些關節的被動活動等康復治療。

「一對一」康復訓練

為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康復病區醫生專門製作了一張問卷讓患者填寫。

他們將患者分成三類:軀體功能障礙者,如乏力、腰背痛、肌肉酸痛等;肺功能障礙者,如心慌、供氧不好等;心理障礙者,比如失眠、焦慮、情緒低落等。然後,針對不同的功能障礙,開出不同的「處方」。

比如,運動之後有心慌氣喘者,醫護人員會指導患者進行有氧訓練和專業的呼吸方法;情況好一點的,會對患者進行「抗阻」訓練,逐步增加強度。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病區的每一位患者都有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一位患者對應一個治療小組,康復醫生相當於組長,給患者制定治療計劃,發藥、打針等具體事項由護士執行。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應不同的康復治療師。一位患者可能對應多個治療師,視其存在的康復問題而定。

相比其他臨床科室,康復病區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康複評估。治療師張偉負責患者肺功能的康復,他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幫助一位患者完成一次康復訓練需要半個小時,他每天要對15-18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陳蓮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從早上8點開始,醫生一個一個地把患者叫進去,有的時候晚上6點還在給患者做康復訓練」。

作為一家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的一些治療手段也被運用在康復治療中。如果患者感覺到腰背痛,他們就會考慮採用艾灸、推拿的中醫醫療方法;他們還指導患者練習太極、五禽戲、八段錦中醫肺康復等活動。

團隊內的中醫治療師在教導患者傳統功法時,考慮到患者的實際情況,他們將一套完整的八段錦劃分成3個小段,每個小段之間有5分鐘的休息時間。運動前,治療師還需要測量患者的心率、血氧飽和度、血壓等情況。

張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針對康復病區中老年患者,治療師需要排除患者本身的基礎疾病,再去判斷患者是否適合進行康復治療。

一起唱歌

對於心理障礙者,康復病區的醫生也會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和藥物治療。來自國家支援隊的上海醫療隊,正好有一個心理專家團在他們醫院常駐。

3月4日晚,康復病區內一批新轉入的患者接受了心理輔導。吳晶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由於部分患者待在醫院時間過長,醫院在康複評估之後,的確發現部分患者出現焦慮不安的心理現象。

據吳晶介紹,為了患者更好地康復,病區常常會組織患者一起唱歌,「前天有個護士帶著整個病區的患者唱『我和我的祖國』,把很多患者都唱哭了」。

陳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會有醫生打電話,問我有什麼心理壓力」。康復病區的患者依從性更好,心態樂觀。據張偉介紹,病區內的患者自行組建了步行小分隊,用餐過後,相約在走廊散步。

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病區建立之初,原本決定治療周期為一周左右。但是具體實行後,患者反映效果很好,而醫院為了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出院狀態,決定適當延長治療時間,治療師也會對出院患者進行居家指導。

據張偉介紹,由於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沒有參考經驗,治療師需要不斷地觀察總結

再去完善患者的康復方案。

「康復就是把最後一公里走好。」夏文廣說,「患者出院之後,也可以來我們的康復門診進行康復訓練。」

康復醫學是一個專門的學科,在這場疫情當中逐漸被更多的醫院使用。3月5日上午,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專門開設了新冠肺炎的康復門診。此前,他們的康復團隊也已經將中醫藥的康復指導帶到武昌區的部分出院隔離點。

(應受訪者要求,陳蓮是化名)

訂閱南方周末會員,支持原創優質內容。成為南周會員,尊享七大權益,在一起,讀懂中國。

南方周末記者 王偉凱 南方周末實習生 龔柔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