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亞紅介紹,按照全市疫情防控統一部署,北京市屬11家公園一直堅持開放服務,採取網絡預約購票、分時段入園遊覽、三級限流管控、遠端協作疏導等綜合疏導措施確保市民遊客安全遊園,這些措施的實施均得到了市民遊客的理解和支持。在清明節假日、平時周末尖峰時段,市屬公園內的遊覽情況均呈現出「安全、有序、平穩、舒適」的良好效果。
為做好「五一」假期遊園接待工作,滿足市民遊客到公園舒緩身心、休閒鍛鍊、文化娛樂的需求,市公園管理中心進一步完善了分時段預約、限流分流措施和綜合管理服務工作。
一是有序恢復景區、服務設施開放。4月29日北京市屬公園首批開放院落較大、相對開敞的20個園林景區、重點文物古建院落,包括天壇公園祈年殿、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北海公園永安寺等核心景區的室外空間,因需增加商業服務,恢復27處簡餐茶點、文創商店服務,部分重點文物古建院落實施實名制分時預約措施。遊客進入室內餐飲購物需要出示健康綠碼。
同時,頤和園、北海、中山、陶然亭、玉淵潭、紫竹院6家市屬公園在現有已開放航線和遊船的基礎上,進一步恢復運營碼頭和船隻數量。
二是精準預約、分流疏導。市屬公園全面實施「網絡實名預約購票、分時實名驗票入園」,根據遊客結構、遊園規律和調控需要,全天分四個時段進行實名制票務預約,引導各類遊客分時遊覽,做到遠端有效分流,錯峰錯時遊園。
節日期間,市公園管理中心將著力加強市民遊客假日出行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類媒體、載體發布公園遊覽及疫情防控信息指引;運用大數據,與高德地圖合作推出市屬公園遊客密度指數和遊園信息提示,引導遊客分時出行、間隔入園、分散遊覽、舒適遊園。
三是強化流量管理,防止人員聚集。11家市屬公園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期間的安全遊園標準,進行客流量動態管理,確保遊客在園內人員不扎堆、不聚集,安全有序遊覽。室內商業場所按照人與人間距至少1米、人均面積不少於2.5平方米進行限流管控。
為做到園內客流可控、遊覽文明有序,園外交通不堵、車流客流疏散有序,各市屬公園還強化與屬地街道、交通、城管、文旅、衛健、文明辦等部門的聯動,協調抓好遊客疏導、文明引導、交通管控、應急處置等重點工作,健全優化機制,提升防控效果。
四是嚴格防疫、精準服務。11家市屬公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長抓不懈,把各項措施落在實處,嚴格執行入園刷卡、驗證驗票、安檢核錄等遊客排隊「一米線」規定,門區共使用63套紅外體溫檢測儀,快速檢測遊客體溫,便捷遊客入園遊覽。所有一線崗位接待人員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服務,分類做好公園門區、遊客中心、商業網點、遊船以及衛生間、路椅、果皮箱等清潔消毒,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公園堂食餐點嚴格按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4.0版)執行,查驗健康綠碼,配置使用公勺公筷。遊船運營加強管理服務,每日集中消毒、一批乘客一清潔,要求乘客有序排隊,乘坐擺渡交通船時要實名登記,出示健康綠碼。
結合昨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的健康防護指引,在公園出入口,室內參觀、購物,乘坐擺渡船、觀覽車,遊客須佩戴口罩;在人員密集地區、人與人之間距離不足1米的場所,遊客須戴口罩;在公園室外環境分散遊覽,間距1-1.5米以上,原則上可不佩戴口罩或根據自身狀況決定。
市屬公園五一期間將進一步織密網格管理,加強文明遊園宣傳和不文明行為治理。4000餘名管理人員投入到92個巡查網格加強客流管控,在227處易造成人員逗留聚集的重要點位設專人看護,通過預留等候區域、開啟單向循環、導覽指引分流等措施優化園內遊覽路線,保證市民遊客節日期間安全、安心、舒心遊園。
五是落實文明促進條例,加強文明遊園引導。積極開展文明遊園宣傳,五一節日期間,投入1000餘人次首都公共文明引導員,配合公園管理服務人員,共同加強文明遊園宣傳引導。對已採取罰款、行政拘留、「限制購票參觀景區」等懲戒並列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的5名高價倒賣門票及損壞草坪樹木的人員行為,在市屬公園設立的遊園不文明行為「曝光台」進行曝光,對其中不文明行為嚴重的人員,通過相關信息聯網的方式限制其到市屬公園參觀。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李祺瑤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