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546 字2 圖 預計閱讀時間:7 分鐘
開篇語:
《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9月10日,阿里巴巴即將迎來20周年。弱冠之年,封狼居胥。即將「加冠」的阿里巴巴,值得我們認真研讀。
在杭州有一句名言,「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在這裡找到了最佳的結合點。
阿里巴巴也有一句名言,「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這家自驅力極強的企業,在商業世界的版圖裡展現出了強大的經濟新動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在杭州這片數字經濟發展的肥沃土壤上,在千千萬萬的小樹苗中,阿里巴巴成了那個萬一實現了的夢想。從湖畔花園到西溪,從電子商務到橫跨多板塊的數字經濟體,阿里巴巴與杭州,是大樹和土地間的戀戀深情。
為什麼杭州能誕生阿里巴巴?這個問題似乎無需再贅言。在阿里巴巴20周年之際,我們更想探討一下,阿里巴巴如何伴隨著杭州這座城市弄潮數字經濟時代,打造產城融合的杭州創新樣本。
聚焦「數字經濟」,破解「杭州密碼」。在漫捲世界的數字風雲中,發力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杭州,正在驅動著阿里巴巴這樣的弄潮兒,尋找時代浪潮下的杭州機會。
杭州和阿里巴巴的20年,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的話說,阿里巴巴生在杭州、長在杭州、根在杭州,伴隨著杭州從電子商務到全面走向數字經濟,阿里巴巴的成長軌跡與這座城市步調一致、共融共生。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阿里巴巴20年的發展史,之於杭州,就是杭州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一個代表。在《天方夜譚》的神話故事裡,「芝麻開門」是阿里巴巴打開寶藏大門的口訣。而在杭州,「阿里巴巴」已經成了破解數字經濟「杭州密碼」的口訣之一,是杭州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背後的重要力量。
算力:
一家公司的疼痛和使命
日前,央視《對話》欄目「中國產業地標」系列節目走進杭州,探討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探索與實踐。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特別提到了一個數字「49」,那是2018年11月11日零點時刻,天貓雙11創造的交易峰值,達到49.1萬筆/秒。據悉,2009年首個雙11,交易峰值是400筆/秒,十年增長了1227倍。
外界有所不知,49.1萬筆/秒的交易創建峰值,消費者手指輕點下單的這一秒鐘里,光是計算環節,就包括至少7個系統的運轉。而對阿里巴巴來說,意味著單位時間內全球最大的多維度計算量。
張勇說,每秒鐘生成49萬筆訂單,從技術上講,就是一個大規模、實時、高並發的計算能力,「其實在數字經濟時代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算力要求。」
時間回到2010年的雙11,支付寶曾差4秒就崩潰。再往前調兩年,淘寶資料庫伺服器的CPU占用率常常超過90%,且無法擴容,底層技術基礎危如累卵。平時戰略會在西湖,那一次馬雲說要找一個看得到海的地方,最終不熟悉寧波的秘書訂錯了地方,一群高管在一間海在哪裡都不知道的房間裡「吵」了兩天兩夜,當時他們把解決算力問題的項目稱之為「登月計劃」。2009年,王堅率領的團隊,正式掛牌阿里雲。以至於後來有人稱,阿里雲生於疼痛,只不過這次疼痛比絕大多數中國企業早了十年。
在去年9月的雲棲大會上,張勇對阿里巴巴有過一個明確的定義——永遠是一家技術驅動,使商業有所不同,創造商業新賽道的數字經濟體。而在三四年前,時任阿里巴巴CTO王堅還不得不在公開場合表示,「說阿里技術比百度差是大家的誤解。」
在《矽谷之謎》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必須承認各種不確定性,利用數據和信息消除它們,而不是採用過去那種來自頂層的設計方式去解決問題。」可以說,在經歷了馬力時代、電力時代,人類已經進入了算力時代。而阿里巴巴也早已不是那家被電商才華掩蓋的科技公司,在算力時代,他手握普羅米修斯的火種。
數字:
一座城市的當下和未來
從「天堂矽谷」到「一號工程」,從建設創新型城市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網際網路+創新創業中心,從「城市大腦」到「移動支付之城」,杭州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數字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城市前列。
而在算力時代,杭州正在成為一個用數字治理當下、計算未來的城市。
在杭州雲棲小鎮有一個「奇葩」停車場,每日早晚高峰,車輛都快速駛入或離場,沒有排隊等待繳費。首批使用無杆停車場的車主,直到收到帳單簡訊的一剎那,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個沒有收費道閘杆的停車場。據測算,拆杆之前平均停車用時23.4秒,拆杆後只需要2.6秒;車主停車用時平均縮短了9倍。
17年前,杭州有一個壯舉,杭州西湖拆掉圍牆、取消門票,成為國內第一個免門票的5A景區。現在,杭州又成為了第一個取消停車杆的城市。
17年前拆掉的圍牆,是物理的阻隔,展現的是杭州這座城市的眼光和格局。17年後取消的停車杆,實則打破的是數字世界的藩籬,每天來自70餘家部門和企業的鮮活數據匯入城市大腦,日均新增數據8000萬條以上,它讓日常產生的數據有了價值,幫助城市做思考、做決策。
「以前人們提到杭州會想到西湖,未來一提到杭州,應該是一個數字化的城市,一個數字經濟為特色的參與全球競爭的城市。」馬雲曾這樣描繪杭州的未來。
現在,歷經百年沉浮的商業大街——延安路,已經成了全國有名的「新零售大街」。盒馬鮮生、天貓國際全國首家跨境線下店、天貓智能母嬰室……一個個全國首創的新零售業態在此生根、發芽。
2017年10月成立的達摩院,開啟了阿里巴巴基礎科研和顛覆式創新研究的閥門。
2018年雲棲大會再迎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使得阿里巴巴成為繼IBM、微軟、谷歌和英特爾之後,全球第五家啟動量子硬體研發項目的大型科技企業。
2018年10月11日,在杭州市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動員大會上,周江勇提出,杭州將建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全國數字經濟理念和技術策源地、企業和人才集聚地、數字產業化發展引領地、產業數字化變革示範地、社會數字治理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成為提供無限想像之城、成就創業夢想之城、數字驅動產業之城和數字系統治理之城。
無疑,阿里巴巴的根須在杭州數字經濟土壤的根須之間,成長於此,也反哺於此。在杭州數字經濟的土壤上,阿里巴巴也早已不是孤立的參天大樹,生生不息的雨林式生態早已構建。如果說「電子商務」是阿里巴巴叩開網際網路寶藏大門的第一條「暗號」。那麼「數字經濟」,這個杭州發展的核心關鍵詞之一,將驅動著阿里巴巴這艘網際網路科技航母,在變革的浪潮中乘風破浪,駛向更為廣闊的商業新賽道。
杭商大學第四期精英董事長班正在招生!
杭州日報主辦,宗慶後任校長,為優秀的你連結一個千億級朋友圈
聯繫我們——
杭商大學辦公中心:
杭州市體育場路218號杭州日報新聞大廈4樓
聯繫人:姚老師
聯繫電話:13516803339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編:310041
報名途徑:撥打電話/直接在」天下杭商「公眾號留下您的電話
(了解課程安排等更多杭商大學招生信息,詳見原文連結)
掃描二維碼瀏覽招生手冊H5版
作者 | 張麗華
圖文編輯 | 張麗華 徐晟哲
杭州日報財經新聞中心誠意出品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往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