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點!這是一篇有味道的南極科普…

2019-12-10     野去自然旅行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建議不要邊吃邊看)


​說起南極,你會想到什麼

純凈的白色大陸

清新的空氣

白白胖胖的企鵝

跟野去一起去過南極的團友們

才會知道南極的真相

這片遙遠的大陸真的令人難忘

以至於回到家,打開行李箱

還能聞到那股南極專屬的味道

三日不絕


什麼味道?

Jerry蜀黍實拍南極視頻告訴你!

對,沒錯!

就是企鵝拉粑粑的味道!

沒想到,你居然是這樣的企鵝!

企鵝是群居的動物

一大群隨地方便的企鵝住在一起

整片棲息地都被染成了粉紅色

在純白的南極大陸

這樣的粉紅色顯得格外明顯

當然,氣味也是加倍濃烈(偷笑)

這兩張是Jerry蜀黍今年11月剛剛在南極拍下的企鵝棲息地照片。可能看起來還不太明顯,再來看看下面這張!

這張來自國外攝影師的企鵝棲息地的照片就粉得非常典型了,甚至還能看到彩色的「企鵝高速公路」~


粉紅色便便從哪兒來?

這些顏色和氣味其實都來自企鵝的主要食物——磷蝦

磷蝦身上的蝦青素是一種天然色素,會使食用它的人和動物的糞便變成鮮艷的粉紅色。於是,來到南極觀賞企鵝的遊客總是會看到企鵝巢穴周圍一片粉紅,並伴隨著腥臭異常的排泄物的味道。

我們的團友們每次在南極都會一邊誇獎企鵝的呆萌可愛,一邊吐槽它們的腥臭難當。以至於到後面幾天登陸探險時,只要一聞到這股熟悉的氣味,就知道又有企鵝可以看了!


便便居然如此重要?!

但你可不要小看了這一泡泡熱乎的企鵝糞便,它們對企鵝自己,甚至是南極的環境都有相當大的作用。


01

糞便是企鵝融雪的重要武器。


企鵝雖然可以生活在南極,但它們不能把蛋產在冰雪上,那樣它們寶貴的蛋就會被凍成「冰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南極看到,企鵝寧願邁開小短腿費力爬上山坡,在裸露的岩石上築巢的原因。

那如果沒有裸露的岩石怎麼辦呢?那就「鵝工融雪」,大家一起噴糞唄。用糞便的熱量融化冰雪,糞便更深的顏色也可以更多地吸收陽光的熱量,加速冰雪融化。


02

企鵝糞便是科學家研究企鵝種群

和棲息地的重要依據。


有研究表明,一隻企鵝排空腸道時,產生的壓力是人類的四倍

它們撅起屁股,身體微微向前傾斜,抬起尾羽,將糞便投射到方圓40厘米開外,要知道,它們的身高也就60厘米左右。


這樣大的壓強是為了保證自己巢穴內的清潔,但一大群企鵝擠在一起,難免會誤傷同類,最終你來我往,自己的巢穴里也並不會幹凈……真是令人迷惑……


這種過於迷惑的行為甚至登上了BBC紀錄片,而且BBC拍到的畫面就更加有味道了……

慎點!這是一篇有味道的南極科普…

慎點!這是一篇有味道的南極科普…

甚至有科學家憑藉研究阿德利企鵝排便的壓強,獲得了2005年的搞笑諾貝爾流體力學獎。(科學家們真是對什麼都保持著一顆好奇心呢~)

好吧,讓我們回到正經的科學探索上來……糞便的覆蓋面積越大,說明企鵝的種群數量越大。如此明顯的顏色,在高空也顯而易見,這為科學家進行「鵝口普查」提供了便利條件。


如今科學家足不出戶,就可以藉助Google衛星地圖上企鵝糞便污漬的面積大小,來判斷企鵝棲息地種群的數量、位置,獲得科研信息。

為了驗證Google是不是真的有這麼靈,阿騰我立馬打開了Google地圖(當然是翻了牆)在南極半島沿著海岸線搜尋,果然發現了好幾處非常明顯的企鵝棲息地!上面就是阿騰的手機截圖,衛星真是厲害啊!


有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打開Google試一試,當一回企鵝研究員!


03

企鵝糞便是南極大陸周邊珍貴的養料。


莊稼一枝花,全憑糞當家。南極雖然沒有高等植物,但企鵝糞便里含有的碳、氮、磷等元素滋養著周圍土壤和海洋中數百萬無脊椎動物,越靠近企鵝棲息地的區域,整個食物鏈就充滿活力。


當然企鵝也不喜歡自己身上髒髒的,一有機會就會回到海里洗澡、覓食,從海里回來的企鵝們個個白白胖胖如出水芙蓉。

你們太噁心啦,把我的蛋都弄髒了

終於可以洗澡了,我跳!

人人要洗澡,個個愛清潔

美鵝出浴,這樣才符合我們冰清玉潔的形象嘛!


去南極「尋味」找企鵝吧

哈哈哈,南極企鵝是不是突然變得接地氣了?和我們一起去南極看看這群可愛的動物吧!


歡迎關注野去自然旅行資訊公眾號(yetravel2014),或登錄野去官網(www.yetravel.com)獲取更多自然內容和旅行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Gi28W4BMH2_cNUg1i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