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探索訊 每當夜幕降臨,晴朗夜空總點綴著無數星辰,由遙遠恆星系,軌道衛星,系內行星、彗星、小行星組成,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恆星系了。最近美國宇航局TESS衛星探測器在系外又發現一個鄰居星系,距離太陽系只有263.67光年,不過讓天文學家始料未及的是,該星系內出現一顆不該存在系外行星,再一次顛覆人類認知。
說起TESS衛星探測器,估計美國有一半人都知道,因為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它在太空探索領域立下汗馬功勞,對太陽系附近20萬顆恆星系進行了跟蹤觀測,並對多個有趣天體或現象進行了觀測,比如系外彗星,吞噬恆星的黑洞,擁有三個恆星的外星系等,不過今天發現的系外行星可以說是有趣中的有趣,因為經驗告訴天文學家它不該存在。
探索數據顯示,這個鄰居星系名為HD203949,離太陽系約為263.67光年遠,位於顯微鏡座中,是一顆巨大恆星,類型為K2III,光芒顏色為橙色或紅色,如果你有一雙視力1.5以上的眼睛,那麼憑肉眼就能在夜空中看到,而HD203949b是該星系一顆圍繞的氣態行星,質量約為木星8.2倍,它就是科學家嘴裡所說的不該存在系外行星。
為什麼說HD203949b行星不該存在呢?這是因為葡萄牙天文台協會的天文學家通過TESS衛星探測器上一種名為「星震學研究」高科技儀器發現HD203949星系已經發生過超新星爆發,也就是說恆星已經到了演化末期,超新星爆發後恆星外核部分會快速向外拋出,附近環繞行星將全部被吞噬。
而HD203949b行星圍繞周期為184.2天,這意味著它距離主恆星非常近,可能比地球與太陽距離還要近,不足一個天文單位,所以主恆星沒有理由不吞噬它,按照之前的星系演化模型,HD203949b應該早就被恆星燒毀,然而HD203949b卻好好的存在於該星系內部,所以這項新發現讓專家都頭痛 再一次顛覆了人類天文認知。
葡萄牙天文台協會頂級天文學家Vardan Adibekyan表示,這顆系外行星之所以存在的最簡單解釋是,星系中恆星和行星不僅一起誕生,而且也一起演化。所以宇宙中還隱藏著無數奧秘,要揭開神秘面紗,還需要天文學家們進一步探索。這項發現已於2019年10月29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更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