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頂樓變蒸籠,可以在裝修時做這三種處理

2019-09-03   居躍在淵

很多人不願意買頂樓,給出的理由就是「冬冷夏熱」——一到夏天,頂樓就是蒸籠——這是很多朋友一提到頂樓就會想到的標籤。

但是一方面,如今新房的頂樓已經做了保溫處理,頂樓樓板很厚(內有保溫層),保溫效果相比於老房子大有提升。另一方面,我們在裝修時還可以對頂樓的防曬、隔熱進行升級,提升頂樓的舒適性。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頂樓裝修,可以做的保溫升級處理方法。

樓頂處理

很多頂樓住戶擁有樓頂使用權,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爬到樓頂上做一些保溫升級了——如果沒有樓頂使用權,物業是不允許業主對樓頂進行改造的。升級方法有三種:

1.綠植

種植物是最廉價同時又是效率最高的保溫方法,有了一層植物的覆蓋,樓頂隔熱能力會大大提升。當然了,如果你喜歡的話,在樓頂建個魚池,也有同樣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在樓頂種花種草種菜,還是挖個魚池,都要注意做好樓頂防水、排水措施。如果地面長時間潮濕甚至積水,則有可能導致樓頂滲水。

2.反光膜

反光膜是一種專用的防曬產品,成本低廉、施工簡單。但是功能比較單一,只能防曬,不能保溫。對付夏季悶熱還是很有效的,冬季保溫就略顯乏力了。

反光膜對光線的反射能力很強,建議鋪在平頂上。如果樓頂是斜的,建議不要用,否則強光反射,可能會引起其他鄰居的怨言。

3.陽光房

在樓頂建個陽光房是絕對可以的,雖然陽光房沒有直接避免陽光的直射,但畢竟是一片獨立的空間。溫度在陽光房內得到緩衝,大大增加了室內的舒適程度。

天花板處理

如果沒有條件對樓頂進行改造,我們還可以對自己家的天花板進行升級。利用吊頂的方式增加天花板隔熱能力,方法比較單一——在吊頂內加裝隔熱材質。

效果最好的是擠塑板(保溫板的一種),施工時先鋪擠塑板,再鋪龍骨吊頂即可。擠塑板的厚度比較大,常用3~5cm的產品(樓層越高,厚度越高)。所以對室內層高還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對保溫效果的提升很大。

如果接受不了層高減少,可以選擇保溫棉。只有薄薄的一層布,把它壓在龍骨下面,對層高几乎沒有影響。保溫效果略差,但是比什麼都不裝好很多。

需要提醒的是,單純增加吊頂厚度、層數,對天花板的保溫能力影響並不大。用戶沒有必要為了保溫,而對吊頂本身做出改變,白白花錢,沒有意義。

窗戶處理

窗戶是室內主要的通風口,任何一個樓層,都可以通過提升窗戶的保溫能力,來改善室內舒適性。只不過對於頂樓住戶來說,「保溫能力」更顯得珍貴,所以對窗戶改造的需求也就更高。

比較方便的升級做法有兩個:

1.防紫外線貼膜

對於改善夏季悶熱有很大作用,一層膜貼上去,室內溫度會有明顯的下降。缺點是春季室內溫度回升比較慢,好在頂樓不缺採光,如果是其它樓層,這個缺陷就很明顯了。

2.換玻璃

窗框不建議更換,而且也很難更換(涉及到樓外觀和穩定性)。但是把玻璃更換一下還是很容易的——換玻璃,主要注意玻璃的厚度和層數。厚度越大、層數越多,玻璃的保溫能力也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