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全球榜單,武漢這次從1000+城市C位出道

2019-12-05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厲害了!我的武漢!

登全球性榜單


在最新「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中

武漢位列全球第43位

並且成為中國第8

中西部地區第1!



武漢,國際門戶城市


上個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布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9-2020

: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變局》


從全球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競爭力、

城市評級等方面來評價城市發展

武漢從全球1006個城市中脫穎而出



國際門戶城市!

再次為大武漢無限打call!



武漢 從過去走向未來


武漢曾經「駕乎津門,直追滬上」

被視為「東方芝加哥」



但一座城的興衰起伏

總會歷史的長河中漸漸沉寂

無論過去,唯有不斷前行

武漢城市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一個遠大又切實的目標

這些年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奮鬥

復興大武漢的夢想逐漸照進現實



2017年

武漢成功入選世界「設計之都」

成為繼北上深之後的中國第四個「設計之都」



2018年

武漢獲,國際規劃卓越獎

東湖綠道百公里綠道沿湖而建

騎行、散步,還路於人,擁抱一座城市的綠肺

車水馬龍沉浸在東湖之下




在漢口,中山大道

空出行人的路,一灣雍容

是散步的好去處,百年江漢路重獲新生



這座以大、以江湖為名的武漢

留下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

武漢建設者的哲思、才情

也成就了中國自上海之外的世界設計之都




隨著經濟飛速發展

武漢的城市魅力不斷彰顯



去年年底

2018城市綜合實力最新排名發布

武漢排在北上廣深之後

成為「中國第五城」!



2019年

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武漢排名第8

武漢,逐漸從旅行中轉站變成目的地



武漢的多年累積

在上個十月爆發

一場軍運會

比擬奧運的規模,辦好一場會,建好一座城


正如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主席 皮奇里洛所說:

「武漢軍運會可媲美其他任何世界級體育賽事,

這次的準備工作無可挑剔,

本屆軍運會將是史無前例的一屆」



當武漢的一切煥然一新

重建了世人印象

如今的武漢是一座

各項數據指標都過硬的城市


中國新一線城市

有「中國車都」、「中國光谷」

「華中第一高樓」武漢綠地中心

不斷攀升的經濟地位

一年2條的地鐵開通

……


武漢 新一線之城


從盤龍城開始計數

武漢,建城歷可追溯到3500年前

若是追溯漢陽城

大禹在漢陽、江漢朝宗

伯牙操琴、關羽洗馬

算得上歷史文化名城



今之武昌

黃鶴樓向東,蛇山疊翠映襯著首義紅樓

孫中山的銅像在這裡屹立

對面閱馬場上面的辛亥革命紀念館

以一個紅色的V字,致敬過去與未來



武漢,中國地緣中心


上世紀,孫中山想建武漢,「紐約、倫敦之大」

無非武漢占據中國天元

中國最主要的省會、城市都在其周圍

「東方芝加哥」恰逢其會


絕佳的地理位置

武漢,位於長江黃金水道與

京廣鐵路大動脈的十字交匯點

擔華夏龍腰之重任

如今,當長江經濟帶橫跨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

武漢比肩上海、重慶,發揮核心作用



他是長江中游航運中心

還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

是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



武漢,交通為先


武漢,一城三鎮

有兩江交匯,一百六十六處湖泊

江湖風景別致,但需要橋樑跨湖

武漢敢為人先,總歸是要先修路




從1957年萬里長江第一橋在武漢飛躍

到2008年萬里長江第一隧在武漢深潛

一座長江上的超級城市,武漢

容納著一千一百萬人口

引領者長江中游城市群


當武漢從一城兩橋三鎮

到擁有了二環、三環、四環

城市半徑越來越大,大武漢終究有了大武漢之名




2019年

隨著地鐵8號線(三期)投入運營

武漢軌道交通線網裡程達到339公里

車站數量達到228座

成為北上廣深地鐵第五城




未來,武漢地鐵里程數

將從300+再翻一倍

根據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

到2024年,將形成14條線路運營、

總長606公里的軌道網



其中,軌道交通5號線於2021年建成通車

5號線設站點25個,建成通車後

7號線、8號線及5號線徐家棚站將三站換乘



6號線(二期)

設 5 座車站,預計將於2021年開通

並實現與1號線徑河延伸線實現換乘。



11號線(三期)

新漢陽火車站段,全長 2.2 公里,設站兩座

武昌首開段,全長 4 公里,設站兩座

這兩段,建設周期為 6 年

葛店段,全長 3.7 公里,設站一座

建設周期為 2 年



12號線

全長 59.9 公里,設 37 座站點

總投資達到 583.87 億元,建設周期 6 年



19號線

自武漢火車站至高新二路,

強化與武黃城際、武漢站銜接,

支撐花山、光谷發展;



新港線

自工業四路至桃橋湖,

是主城區與西南新城組群的快速通道,

串聯武漢火車站、化工區、陽邏新城。



武漢,重量級的地標建築


而高樓在武漢,更像是城市繁榮的象徵

連同著武漢地鐵一般

停不下來



武昌,正在建設中的華中第一高樓

建成後,站在綠地中心的最頂層

將能俯瞰整個大武漢的繁華美景



未來還將在綠地中心對面的漢口岸

建設一棟和綠地中心相當的建築

共同構成「長江之門」



漢正街文化旅遊商務區

在漢口,漢水、長江交匯處

規劃建設的約470米連廊雙子塔

——復星落子「長江文明之心」



長江主軸-未來之窗將在這裡盛放

270°開闊瞰江視野,千米無遮擋江景

綠地漢正中心,再度刷新武漢人對地標的認知



438米壹方T3大樓,建設得如火如荼

封頂指日可待!



二七濱江商務區

周大福、中信泰富、泰康、中誠信等大公司入駐

和對岸的475米等高,共同撐起武漢天際



武漢,敢攀科技之巔峰


21世紀最缺,還是人才

在武漢,有百萬大學生匯聚

微信張小龍、小米雷軍

武大、華科兩所高校在創業創新上

總能給人驚喜



如今的武漢,也不再是重工業為支柱的老城

當武鋼減產、長江流域禁止化工企業

網際網路、高新科技已成就武漢兩大法寶

武漢本土「獨角獸」鬥魚在納斯達克敲鐘




在光谷東,國家存儲器基地

中國首顆自主研發32層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

在這裡誕生

遠洋巨輪似的建築似乎亟待起航


2019年1月2日,位於光谷的國家存儲器基地(一期)現代化的生產廠房。這裡是量產我國首批自主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的首個國家存儲器基地


2019年,小米武漢總部建成

而在此前,華為武漢研究基地

騰訊武漢中心、流利說第二總部

……

諸多網際網路企業,在武漢落戶

這是武漢的未來與底氣



11月6日

世界各國目光聚焦上海進博會之際

武漢·日本知名企業懇談會在上海舉行

會議透露,武漢中日產業園將選址武漢市黃陂區

園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

形成「兩翼」「五組團」的空間布局



武漢,首批5G試點城市


在漢南,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

位於武漢開發區,一期項目占地1300畝,

是中部第一個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


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一期


將打造全國首家

5G全場景智能網聯汽車試車場



未來幾年,

一座90平方公里的「無人駕駛之城」

將在這裡崛起!


施工現場 圖源:湖北日報


武漢,這座新一線城市

正蓄勢待發

等待著下一輪的澎湃!


• END •

出品:武漢十點半文化傳播

編輯:沈欣 主管:小新

部分圖片內容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0iL1G4BMH2_cNUgNE6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