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廣西十個專區,專署駐地現有六個為地級市,有你家鄉嗎?

2019-11-01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我國大陸南端,瀕臨北部灣,與越南接壤,是我國與東南亞交流、溝通的重要通道。廣西,秦始皇平定嶺南後始納入華夏版圖,唐朝時為嶺南西道,兩宋為廣南西路,廣西就因此而得名,元末時廣西正式設省。新中國成立時,廣西尚未解放,1949年10月下旬到1950年初全省各縣市相繼解放,廣西省先後設立了兩個省轄市及十個專區。

1949年底,廣西有四個建制市,其中南寧、桂林兩市為省轄市,梧州、柳州兩市為縣級市,分別由梧州專區、柳州專區所轄,另外八個專區分別為南寧、武鳴、桂林、鬱林、龍州、百色、平樂及慶遠專區,專署駐地分別為哪裡,現分別為何建制?

武鳴專區轄武鳴、平治、都安、忻城、果德、隆山、上林、鎮結、那馬、 遷江、隆安等十一縣,專署駐地為武鳴縣。武鳴專區僅存在一年多,其成立於1949年底,1951年1月就撤銷建制,轄縣分別劃歸南寧專區、宜山專區、龍州專區及百色專區。現在,武鳴為南寧市轄區武鳴區。

南寧專區成立於1949年底,轄賓陽、邕寧、綏淥、橫縣、同正、上思、永淳、扶南等八個縣,專署駐地為賓陽縣。1951年初武鳴專區撤銷後,其原轄武鳴、都安、隆山、上林、 遷江等五縣劃歸南寧專區,也是這一年鬱林專區貴縣劃歸南寧專區,1952年南寧專區改稱賓陽專區。現在,賓陽為南寧市轄縣。

龍州專區轄龍津、明江、雷平、上金、思樂、養利、憑祥、崇善、萬承、寧明、左縣、龍茗、靖西、鎮邊等十四縣,專署駐地為龍津縣。1950年,龍州專區增轄原百色專區天保、敬德兩縣,1951年初增轄原武鳴專區隆安、鎮結兩縣,同年十月龍州專區遷駐崇左縣並改稱崇左專區,轄崇左(崇善、左縣合併)、鎮都(龍茗、鎮結、向都等三縣合併)、上思、扶綏(扶南、綏淥、同正等三縣合併)、大新(雷平、萬承、養利等三縣合併)、麗江(上金、龍津合併)、鎮南(憑祥、明江、寧明等三縣合併)、思樂等九縣。龍津、上金合併後稱麗江縣,後又改稱龍津縣,1958年底龍津、寧明、憑祥三縣市合併為睦南縣,1959年各縣恢復建制,1961年更名龍州縣至今,現為崇左市轄縣。

桂林專區最初轄永福、龍勝、灌陽、百壽、資源、靈川、臨桂、全縣、陽朔、義寧、興安等十一縣,專署駐桂林市,而桂林市當時為廣西省轄市。現在,桂林市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

鬱林專區最初轄鬱林、博白、興業、陸川、貴縣、北流等六縣,專署駐鬱林縣。1951年7月,鬱林專區與梧州專區合併為容縣專區。現在,鬱林已經改稱玉林,現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玉林市。

百色專區1949年底成立時轄百色、西隆、田陽、萬岡、西林、敬德、鳳山、田西、天保、樂業、向都、凌雲、田東等十三縣,專署駐百色縣,現在百色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

平樂專區最初轄平樂、蒙山、修仁、恭城、昭平、荔浦、富川、賀縣、信都、鐘山、懷集等十一縣,專署初駐賀縣,後遷駐平樂縣,1958年平樂專區撤銷。現在,平樂縣為桂林市轄縣,賀縣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賀州市。

慶遠專區最初轄宜山、天峨、思恩、羅城、環江、南丹、河池、天河、東蘭、宜北等九個縣,專署駐宜山縣。南宋時,宜州升為慶遠府,宜山縣自此先後為慶遠路、慶遠府等治所,而建國初宜山縣曾駐慶遠鎮,慶遠專區就得名於此。1950年,慶遠專區改稱宜山專區,1956年改稱宜山地區,1958年專署遷駐柳州並改稱柳州專區。現在,宜山縣為河池市代管縣級宜州市。

梧州專區轄蒼梧、桂平、藤縣、岑溪、平南、容縣及縣級梧州市,專署駐梧州市。1950年2月,梧州市升為廣西省轄市,但梧州專區仍駐梧州市,1951年梧州專區與榆林專區合併為容縣專區。現在,梧州市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

柳州專區轄柳城、三江、武宣、中渡、融縣、象縣、榴江、雒容、來賓、柳江及縣級柳州市,專署駐柳州市。1950年2月,柳州市升為省轄市,1953年柳江專區撤銷。現在,柳州市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為廣西重要工業城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zl0KG4BMH2_cNUgHd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