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患者愛好長跑,多次參加馬拉松比賽,3個月前曾患重感冒,本想以一場長跑出出汗讓感冒緩解,不料卻越來越嚴重,近兩個月持續發熱、胸痛,卻一直未重視。結合患者的病史、影像及胸穿結果,最終被診斷為「膿胸」。因病程較長,手術成為解決患者病痛的唯一可行辦法。
在傳統思維中,「胸腔內感染」是胸腔鏡手術的禁忌症,而「膿胸」更是腔鏡手術的攔路虎。因感染可造成胸腔內粘連,使得腔鏡的視野受到極大的限制,甚至出現腔鏡器械無法進入胸腔的可能。因此,膿胸患者一般需要常規大切口開胸手術,才能治癒。
近年來,隨著腔鏡手術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大型三甲醫院胸外科已經開始嘗試在這片「禁地」開展腔鏡手術,而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經過多年的沉澱和發展,已經掌握這項技術。
經過與患者及其家屬詳細溝通病情,患方給予了醫生充分的信任,了解情況後決定選擇腔鏡手術治療。於是,在心胸血管外科李立勇主任的指導下,由主治醫生張雷主刀,為患者施行「胸腔鏡探查-膿胸清除術」。
手術的難度跟術前預想的一樣。胸腔內廣泛粘連,幾乎沒有任何縫隙。術者用食指探入到僅3厘米的皮膚切口內,鈍性分離出一個腔鏡通道,再置入腔鏡,在鏡子的引導下,用超聲刀一點一點的剝離胸腔內的粘連,同時完美地避開了胸腔內的大血管和心包、膈神經等重要組織。
耗時一個多小時,終於將全胸腔內的粘連完全松解,此時,膿胸已經充分暴露在視野中。有了良好的暴露,加上精巧的手術技巧,患者胸腔內的黃色膠凍狀膿苔及纖維板被完全取出。為了患者術後的舒適,醫生還貼心地為患者加做了肋間神經阻滯治療。
紅色圈圈為術前胸腔內積液
術後積液完全清除
看著螢幕上患者乾乾淨淨的胸腔,在場的醫護人員每個人都由衷地感到高興,「小」切口可以解決「大」問題,患者可以免受常規開胸之苦了。
患者術後的恢復情況超出預期,可能因為經常鍛鍊的原因,癒合能力非常強。術後4小時,患者在醫護人員督促下可自行下床活動;術後第一天,自覺胸痛症狀完全緩解,無發熱;術後第二天,胸管內引流液清亮,給予拔除胸管;術後第三天,康復出院。
在辦理出院時,患者緊握著醫生的手,激動地說道:「以前聽說膿胸患者需要開一個20多厘米的大切口,術後起碼要10天左右才能出院,出院一個月後還要回來開止痛藥吃,現在能這麼快痊癒,真是十分感謝專家的精湛醫術!」
南醫五院心胸血管外科近年來努力學習先進診療技術,反覆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提高技術水平及服務能力,目前能夠獨立開展心臟血管外科和普胸外科常見疾病的手術治療。本次手術是南醫五院第一例胸腔鏡下膿胸清除手術,標誌著胸外科微創技術水平邁上新台階。
來源: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網絡編輯:朱慶州 謝藝詩
審核:梁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