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載先立松江府後建上海縣台,具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松江,逐漸形成了「東起華陽橋,西到跨塘橋」的十里商街,這「十里長街」便是現在的中山路。
中山西路的清雕花樓、民國洋樓,往東去中山路上還有元代清真寺、明代西林寺、清代3座老宅組成的程十發藝術館,與唐經幢、岳廟、雲間第一樓等相映生輝。
這些老建築沿街排開,如散落的「珠子」串成一幅「十里中山路,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的歷史風貌。
探究遺存在上海松江倉城風貌區里,那些起落沉浮,千古滄桑的往事…….
如果說府城風貌區是古松江府的魂,那麼倉城應該是古松江城遺存的城市風貌的精髓所在。
松江倉城,是明清松江城市發展的重要見證,也是松江古城文化的「活化石」。
倉城風貌區
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規劃效果圖
2012 年,松江區啟動新一輪舊城改造,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納入舊改範圍,圍繞倉城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傳承的要求,打造具有漕運文化、水鄉文化、民俗文化特色的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
大倉橋
年豐人壽橋
「古城松江十里長街,東有府城,西有倉城」。倉城因水而興,由倉而盛,是明清松江城市發展的重要見證,也是松江古城文化的「活化石」。歷經數百年的滄桑變遷,位於松江區永豐街道的倉城風貌區內仍遺存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保護點127處。
頤園
葆素堂
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六大功能片區
2019 年 6 月,《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整,將倉城分為歷史文化展示區、傳統生活休憩區、商業休閒購物區、水鄉文旅度假區、創意文化產業區、美好生活體驗區六個區域進行改造。
以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為重點,著力打造「歷史文脈傳承展示區」,留住鄉愁記憶,讓城市更可閱讀;以公共配套和基礎設施提升為重點,著力打造「城市有機更新示範區」,改善生態環境,讓城市更具溫度;以導入非遺、影視體驗業態等為重點,著力打造「休閒旅遊度假體驗區」。以此將倉城打造為外觀精緻婉約、內涵深厚有趣、富有江南水鄉風韻的綜合性歷史街區和旅遊目的地。
杜氏宗祠
灌頂禪院
倉城老宅
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性建設工作自2012年正式啟動以來,已有多處老宅陸續完成修繕,被喚醒的塵封古韻,又一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01 杜氏雕花樓
坐落於中山西路 264—266 號的杜氏雕花樓建於清末、民國初期,占地面積 600 余平方米。1998 年 9 月 9 日,被列為松江區文物保護單位。
杜氏雕花樓走馬樓
2010 年 10 月初,杜氏雕花正式動工大修。2013 年 6 月 9日正式對外開放。此次修繕將後期人為增加的建築和粉飾去除,露出文物原有的面貌,新增加的部分也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運用雕花和屏風牆復原設計,重現清末民初時期的豪宅風貌。
杜氏雕花樓為四棣三進庭院式傳統江南民居,占地面積600餘平方米,建於明朝舊宅基礎上。據杜氏後裔回憶,此樓建造於清代嘉慶年間,為當地名紳杜嶺梅的住宅。松江非遺傳習基地就「藏」於這座樓內。現在,杜氏雕花樓內會不定期舉行皮影戲、剪紙、書法等傳統文化活動。
中西合璧的杜氏雕花樓,在松江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清末、民國建築中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腰檐枋木雕有穿枝二龍戲珠圖案,其他外露的木構件和門窗隔扇,均精細滿雕中西式圖案花紋,廳堂內雕樑畫棟,欖窗、格扇均用進口玻璃和蛤蜊鑲嵌,欄杆、掛落、雀替、斗拱等裝飾小構件,均施花卉、雲紋、人物、鳥獸等精美木刻浮雕、通雕,具有很高的文物欣賞價值。
杜氏雕花樓門廳
杜氏雕花樓雖久被歷史的風塵所淹沒,雖然它「養在深閨人未識」已幾多春秋,但終究是「天生麗質難自棄」,滿懷尋古訪幽興味的遊人,進入這座大宅,徜徉在庭院樓廊,往往感嘆百聞不如一見。它的歲月是那樣久遠,雕刻是那樣精美,自然讓人感到不虛此行。
地址:中山西路264-266號杜氏雕花樓
開館時間:常年開放(周一閉館),上午9:00 -下午16:00
02 張氏宅
張氏宅於2019年5月修繕完畢,位於中山西路382、384、386、388號,為松江區文物保護單位。原房主為張氏,民國時易主侯氏,曾為侯家祠堂。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建築分為兩個中軸線,西部年代比東部早,規制較大,在松江傳統民居建築中首屈一指。
地點:中山西路382、384、386、388號
03 秀南街杜氏宅
秀南街杜氏宅於2019年6月修繕完畢,為松江區文物保護單位。秀南街111、116號現存南、北兩樓,建於清末、民國初年。兩樓隔秀南街相對而建,兩樓屋檐距離僅0.8米。南樓坐南面北,北廊、步柱間設扶梯;北樓坐北面南,廡殿頂。
地址:秀南街111、116號(大倉橋南面橋邊、灌頂禪院東面)
04 邑名軒
中山西路402、404、406號民宅為松江區文物保護單位,於2018年8月修繕完畢。民宅坐北面南,始建於清代,門廳建於1942年,建築面積約600多平方米。門廳三開間,北開儀門,後宅並列東西二樓。
地址:中山西路402、404、406號(近玉樹路路口)
05 徐氏當鋪
徐氏當鋪始建於清代中期,前店後宅,是松江區唯一的、保存至今的古代當鋪建築。為了保證修舊如舊,施工方特別採用榫卯加工技術來恢復梁木架構,新老結合的方式鋪設庭院石板路面和瓦礫,最大程度地復原當鋪的風貌。
地址:中山西路368號
06 張氏米行
張氏米行於2019年6月修繕完畢,位於中山西路71號(北門),秀野橋灘40、41號(南門為臨河),為松江區文物保護單位。張氏米行建於民國時期,建築風格為江南傳統民居。舊時開米行,南為臨河樓,北有碾米車間,倉房式,重檐頂。
地址:中山西路71號(近永豐路、秀野橋)
老宅地址及附近停車場
1.秀南街杜氏宅
2.中山西路406號邑名軒
3.中山西路384號張氏宅
4.中山西路368號徐氏當鋪
5.中山西路266號杜氏雕花樓
6.中山西路71號張氏米行舊址
P3:飛航廣場停車場
P4:灌頂禪院附近停車場
P5:玉樹路水雲間社區門口
p6:秀野橋附近停車場
駕車的朋友注意,中山西路到永豐路路段,西面到東面為逆向行駛。
建議綠色出行:
1.中山西路406號、中山西路384號、中山西路368號、中山西路266號、秀南街杜氏宅。可乘坐5路公交車到中山西路玉樹路(大倉橋)站。
2.中山西路71號,可乘坐4路公交車到永豐路中山西路站。
-End-
內容來源:樂游松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