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拚命畫畫因為不想再做一個保安 不想老無所依

2019-05-16   華人視點


1

馬一寶出生於1965年,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留在家裡種地。後來做過木材生意、推銷過茶葉、宣紙,還做過古董,因為資金跟不上,沒有一樣生意做成功。

種田賺不到錢,到2001年,在鄉下基本待不下去了,於是來到上海。開始在工地做小工,大概一年後在外灘做小生意,晴天賣手錶,雨天賣雨傘。2003-2004年在朋友的介紹下送過網購奶粉。

2006年底,他遇到一個江蘇人,處得不錯,此人與閔行保安一公司的經理關係很好,就介紹他到該公司做了保安。



開始,他被分到一家生產電纜線的外資企業,這家企業對保安的態度很明確:不用抓小偷,只用裝門面,電纜沒多少錢,抓小偷惹出事來麻煩更大,看到小偷趕走再打110就行。

工作很輕鬆,門衛室條件不錯,辦公桌、電腦、空調什麼都有。因為寫記錄都是用原子筆,也有很多複印紙,馬一寶沒事可干就用原子筆在紙上畫著玩,覺著畫的很有模樣。

2007年,馬一寶開始畫畫,最早用書畫紙,後來用生宣。原子筆用著沒有潤墨效果,畫出來不好看,他就改用水筆。兩三年之後,發現還是潤不好,而且遇到水就糊掉了,於是用書畫專用墨,用注射器打進水筆的筆芯。很小的畫可以用鏡框裝裱,如果是長卷,第一道工序就是要噴水,換成書畫專用墨就可以用漿糊裝裱。



這家企業的領導也喜歡他畫,家屬也有學美術的,還給他做了一個網站,讓員工們去看。但這沒有給馬一寶帶來好運,他說別的保安排擠他,在隊長面前煽風點火,說公司領導很喜歡他,時間長了會把隊長的位置搶掉。於是隊長就把他調到了申龍客車做門衛。

2010年世博會,馬一寶把工作辭了,去大街上賣畫。一般他會晚上在家裡畫好輪廓,白天在人多的時候畫瓦片、山石等細節,「必須要用筆在那裡慢慢畫,才能吸引別人來看我的畫。不然畫好的畫放在那兒,人家不知道你幹嘛。」



《鍾靈毓秀》局部

有人買的話,就把畫好的賣給他。馬一寶沒有固定攤位,到處亂跑,一張畫的價錢從500元到2000元不等,有時一天能賣六七張,有時一個星期一張都賣不掉,總共賣了幾萬塊錢。

他覺得城隍廟九曲橋橋頭的一塊正方形空地比較好賣,因為人山人海,老外都在那裡休息。另一個地方是古城公園,是從城隍廟到外灘的必經之路。古城公園的通道3米寬左右,馬一寶坐在路牙子上畫,看的人特別多。不像南京路太寬,人是散開的,也不像外灘,人們在那裡只盯著高樓。



古城公園

他在古城公園擺了一段攤,有一天,一個30多歲的女人去看,然後問:「你的畫是不是賣的?」他說是。對方說:「你在這裡賣畫,我叫保安把你趕出來。」

這位女士是古城公園的負責人,從此就賣不了了。但外面也有城管抓得厲害,把他的畫拿走,晚上10點鐘後再還給他,還要用身份證登記、寫保證書。

2

世博會之後,馬一寶去上海優馳保安公司上班,因為工作太累吃不消,兩年之後辭職,來到興盛物業公司,現在在閔行區莘莊報春路新梅公寓做保安。小區門衛負責登記車輛和人員進出、挪車等事宜,工作很累,但他不敢再跳槽,「現在對打工來說,年齡太大了,再跳槽就風險很大。」

白天人員和車輛進出太多,晚上11點以後會安靜下來,馬一寶就趁這個時間畫一會兒。長期的堅持終於有了迴響。今年3月至5月,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為他舉辦了名為「一寶長卷」的畫展,他的《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皖南山居》等多幅作品得以在該館的白廂展廳展出,「普通人也能成為主角」一直是這個展廳的初衷。同時,多家媒體對他進行了報道,馬一寶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如今馬一寶上夜班的時候不再用水筆畫,而是用毛筆,將4尺的宣紙裁成三張,貼在玻璃上畫,權作練筆,不要求多好,就是必須每天練一練,不畫手癢。


馬一寶把宣紙貼在玻璃上畫畫

改用毛筆畫有兩個原因,一是門衛室很小,紙擺不下去,光線不好,眼睛不行了,看不清楚。一是他現在接觸到畫畫寫字的人比較多,而家鄉的書畫愛好者也跟他取得了聯繫,如果一起出去玩,大家都用毛筆寫畫,他覺得自己也必須能夠用毛筆。



《鍾靈毓秀》局部

但下了班回家,他還是會用水筆在宣紙上創作。因為上網查了一下,用黑水筆畫畫,沒有其他人,「我認為就是我的一個特色,我是不能放棄它的。

馬一寶如今租住在一個別墅的小閣樓上,只有幾個平方,每月租金加水電費,大概800元左右,平時除了畫畫沒其他業餘愛好。小女兒在上海打工,離他很遠,妻子平時在女兒那邊帶外孫女,周末到馬一寶這裡來,給他洗洗衣服、做做飯。

畫了十多年,馬一寶覺得還是有進步,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稍有一點不如意就毀掉重來。因為畫畫引起關注後,他尚沒有獲得經濟上的收益,但「認識了不少文化層次較高的朋友」。小區里的業主去看了展覽後跟他說你畫得太好,他就會很高興。同事們以前總認為他畫不出什麼名堂,現在看他的眼光也不一樣了,覺得挺了不起。但領導不支持,覺得在保安亭里畫畫不好。但他說其實業主都知道,也是支持的,「做保安沒有不睡覺的,我晚上在保安亭里畫,總比睡覺強多了。」


馬一寶在保安亭

3

馬一寶畫畫,一方面是因為愛好。一方面是因為覺得50多歲了,是個農民,在社保網上查了一下,做到60歲退休,一個月才拿800多塊錢,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又沒有什麼其他本事,就想在畫畫上堅持一下,看能不能闖出一條路來。「能的話就是一件好事,不行就是自娛自樂。

他從小喜歡美術,經常在下午放學後,把牛趕到河邊,把白紙蒙在《小英雄雨來》一類的連環畫上,用鉛筆臨摹。但家裡經濟條件支持不了他的愛好,「不像現在的小孩,有什麼興趣家長會全力支持。」媽媽看到他畫畫就打,希望他考大學。



《小英雄雨來》連環畫節選

但馬一寶覺得母親是對的,現在看到小區里的孩子放學上各種班,他並不認同。他覺得小孩子就是要玩,要學習文化課,最終目的是要考上大學,否則什麼都不用談,除非家裡很有錢,「考不上大學,沒有哪個平台會接收你,長大以後路就很難走,像我一樣。不管你有什麼愛好,首先必須拿一個文憑。」

孩子長大要升學時,小時候拚命學的這些東西就浪費了,玩的時間也浪費了。「按照我的想法,我是支持小孩子放學去玩的,不要去參加補習。」

馬一寶從來沒學過畫畫,到了上海以後開始看畫展。他也沒臨摹過畫冊,現在小區有些業主給他送了些張大千、李可染、黃賓虹等人的畫冊。

馬一寶最喜歡齊白石,因為他的年紀最大。他說看這些人的畫冊,不看別的,主要看布局、款式,提款怎麼提,印章怎麼壓。現在他的布局款式都按照名家來,因為畢竟沒有成名,「要是有人持反對意見,我就是根據齊白石、黃賓虹。」

4

馬一寶的創作有兩大主題,山水和戰爭

《皖南山居圖》《鍾靈毓秀》均是取材於家鄉的山水建築。馬一寶是安徽涇縣人,家在黃山和九華山之間,四面全是山,旅遊區很多;周圍包括自己家都是徽派建築,粉牆黛瓦。他每天睜眼看到的就是山,從十幾歲開始跟父親到山上砍柴,小時候讀書就在當地一個最大的祠堂里。馬一寶說自己不是寫生,畫的是頭腦中的印象和想像。






《鍾靈毓秀》局部

「我對這些東西非常了解,許多畫家需要出去寫生,變化一個角度,俯視或者仰視不一定畫得出來。我畫這些,隨便從哪個角度,在家裡閉門造車就行。這是我的強項。」












馬一寶長卷代表作《皖南山居圖》

2014年 約1300×32cm

普通水筆(筆芯換裝書畫專用墨)

紅星牌手卷宣(生宣)

微型手卷《送親上門圖》和《壹寶說宣紙》也來自於馬一寶在故鄉的生活。以前生產宣紙用沙田稻,雜交水稻出來之後,宣紙廠就改用雜交水稻造宣紙。80年代,馬一寶有個表姐夫在當地最大的宣紙廠做會計,還用他家田裡的稻草做過實驗,因此對宣紙生產的工藝很了解。

此外就是戰爭題材。馬一寶說他上學時喜歡看戰爭題材的書,但其實並不喜歡畫戰爭題材,因為太累人了,山水可以隨便畫,樹直一點歪一點沒關係,但戰爭題材不行,槍、炮、人必須有依據,不能亂畫。
















馬一寶長卷代表作《淞滬會戰》

畫戰爭題材是因為,世博會之後,他天天想做保安不是長久之計,但沒有其他本事,就一天到晚在小區里打聽。「我碰到一個人就問他:你是不是在媒體上班的?」想把自己的畫在媒體上發表,或者得到採訪,把名氣弄大一點,「我那時想得太簡單,不成熟。」

有人看過他的山水後說:你的畫想上媒體比登天還難。他經常去看書畫展,發現許多人是跟著政治走,比如毛主席誕辰多少周年書法展、美術展。馬一寶受到啟發,決定畫戰爭題材,也跟著政治走,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就畫《南京南京》,2014年得到了閔行電視台的採訪,接著又畫《淞滬會戰》《皖南事變》,「其實畫這些東西就是想引起媒體注意,提高知名度,看有沒有機會脫離保安隊,我就是抱著這樣的目的去畫的戰爭題材。」

現在,他想把戰爭題材放一放,長卷也不想多畫了,因為展覽起來比較麻煩,又沒經濟實力裝裱,就一個畫芯,打開看的次數多了容易損壞,不如畫條幅。



除了山水,他想畫上海,覺得這樣可能會更加引起媒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採訪的時候,給了他一個「陸家嘴」的命題作文。他在短時間內畫完,這張畫現在就在展廳里。他想自己的畫以後基本上都會在上海展覽,「是不是要多畫幾張?」《陸家嘴》的效果不錯,增加了馬一寶的信心。


《陸家嘴》

如果經濟和時間允許,馬一寶還是希望把上海用長卷表現出來。他琢磨過很多次,還畫過草圖,最後認為,大上海長卷,就是一個故事,主要體現於建築和交通,可以用高架和黃浦江做串聯。

「現在大上海對我的吸引力很大,上海城市這麼大,人口這麼多,如果我真的把他畫出來,肯定又有媒體會支持我的,你說是不是?」他覺得現在畫畫的人,尤其科班的人很多,但像自己這麼畫的人基本沒有,所以還是有優勢。



「畫畫就像釣魚一樣,比如今天你釣到很大的魚,肯定會很高興。這個畫人家看了很滿意,我心情就很好了。畫畫主要是畫給別人看,不是畫給自己看的,別人說好我肯定是很高興的。」

「畢竟我沒有過正規的訓練,畫畫也沒有明確的目標,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我現在想還是跟著別人愛好來畫比較好。我那麼多畫放在那裡,許多人來跟我講陸家嘴那個畫得很好,就提高我對畫畫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