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燁新片,依舊讓人心醉神迷

2021-04-15     24樓影院

原標題:婁燁新片,依舊讓人心醉神迷

24樓影院」 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記得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繼《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後,婁燁的新片《蘭心大劇院》於2019年入圍威尼斯電影節,收穫不俗的口碑和關注。

然而,沒等來公映,影迷們卻等來了該片網播的消息。兜兜轉轉,歷經坎坷,婁公子的這部新作到底成色如何?

《蘭心大劇院》

《蘭心大劇院》將鏡頭聚焦在孤島時期(1937-1941)的上海。影片故事則根據虹影的《上海之死》及橫光利一《上海》改編。

上海在婁燁的影像地圖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標。不僅因為這裡是他的出生地,也因為這座城市本身充滿動盪、迷人的魅力,有太多故事值得被講述。在他以往的作品中,上海作為故事的背景也曾多次出現,比如《蘇州河》《紫蝴蝶》《在上海》。

《蘭心大劇院》中的上海正是這樣一個風雲激盪、各方勢力匯聚的焦灼空間。

1941年,日本已經侵吞了大半個中國,上海的英法租界成為淪陷區的孤島。這裡表面上歌舞昇平,實際上卻危機四伏,各種間諜活動頻發。

影片聚焦的便是日本襲擊珍珠港事件之前的這一周,圍繞蘭心大劇院的發生的一段故事。

01

影片的開場是一段現場彩排,狐步舞、爵士樂,配合著舞檯燈光,鞏俐飾演的主角於堇和話劇導演譚吶置身於一個充滿小資氛圍的酒吧,展開一段不合時宜的談話。

隨後,兩人離開舞台,來到街巷間,在擊退墨鏡男子的騷擾後一起攜手出逃。戲劇場景與現實場景的邊界在這裡模糊起來,這種虛實上的處理由此貫穿全片,讓我們沉浸在婁燁構建的迷離時空里。

毫無疑問,於堇是整個事件的中心人物,她的身份神秘莫測,周圍盤踞著各方勢力。

於堇關係最為密切人物有兩個: 話劇導演 譚吶(趙又廷 飾),於堇的情人,愛慕者;前夫倪則仁(張頌文 飾),和日本人做生意的國民黨人士,後遭到陷害,被日本人關進了監獄。他們撐起了於堇在明處的身份:知名話劇演員。

圍繞著於堇的間諜身份,則出現了三個人物:華懋飯店經理索爾;她的養父,法國人休伯特,以及日本的破譯專家谷屋三郎

表面上,休伯特和索爾、於堇一起密謀著竊取日方情報的雙面鏡計劃,但三個人卻各懷心思,促使事件朝著不可控的方向進展。

這些紛雜人物共同拼湊起了於堇所處的歷史舞台下的多重身份,也照見了她在其間的慾望與糾結。

於堇這一人物在鞏俐的飾演下魅力十足,不僅是因為她作為知名演員的身份來扮演劇中的知名演員,氣場非凡,還因這一角色所呈現出的能動性。

她看似置於風暴中心,被各方勢力左右,隱忍而又神秘,但在劇情的後半段高潮槍戰戲份便可發現,她也充滿著行動的魄力,於明暗之間 周旋,以一己之力達成了目標,成為了歷史走向的主導者。

同時,影片還在很多地方保留了於堇被時代使命左右下留存的柔情。比如對待譚吶,她冒著危險也要拚命將其救出;面對被自己欺騙的日本軍官古屋三郎,她會念及對方 思念妻子,不忍開最後一槍;而對於曾監視自己的索爾,也會在和對方分別的時候說一聲珍重。

不同於《間諜之妻》中的聰子,她被婁燁賦予了英雄主義的魅力,在那個動盪混亂的時代,在重重身份的掩映中突圍出來,成為了自己。

02

要理解婁燁設置在影片中的機關,關鍵之一其實在於電影戲中戲的巧妙結構。

在片中,於堇和譚吶一直排練的那出話劇叫做「禮拜六小說」(saturday fiction),這也是《蘭心大劇院》的英文片名,內容改編自橫光利一所寫的小說《上海》。

禮拜六小說很容易讓人想到民國初年在上海風靡的文學流派「禮拜六派」,這是一個專寫才子佳人等市民小說的保守文學流派。而片中《禮拜六小說》的故事卻是於堇飾演的芳秋蘭潛伏在日本人工廠組織工人罷工的故事。

這一 包裹在才子佳人外衣下的左翼反帝愛國故事拓寬了影片的色譜,讓我們看到那個時期上海的另一種顏色,另一種風貌,和全片占主體的中產階層的文本形成對照,透露出批判和諷刺的意味。 就像婁燁在採訪中所說的:「所以我說這是一個彩色片,它不是表面的顏色的色譜,它實際上是另一種色譜。」

在影像風格上,整部片的黑白攝影以明暗變化來凸顯人物和時代背景,手持攝影的晃動,長鏡頭的運用沿襲了婁燁的一貫風格,也恰到好處的體現了上海風雲變幻下不安的時局與躁動的人心。

尤其是後半段在劇院的槍戰戲,快節奏的剪輯和聲效設計,再加上婁燁最常使用的「大雨」的元素,讓整場戲一氣呵成,充滿黑色電影的緊張刺激感,將大時代下的動盪和人物的情慾糾纏展現地尤為細膩。

此外,影片中最動人的情感關係部分還存在於女主角於堇和另一個女配角白玫之間。

話劇演員黃湘麗飾演白玫,表面上身份是留日回來的學生,學的戲劇文學,實則是國民黨的情報員。在片中,白玫還有另一重身份,那便是於堇的頭號粉絲,和於堇有著曖昧不清的關係。

她和於堇的關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風聲》里顧曉夢和李寧玉的姐妹情。同為間諜身份,但白玫對於堇的愛慕,崇拜以及於堇對白玫的憐愛、相惜卻讓兩個女性在亂世間超脫於各自的身份枷鎖,呈現出女性主義的魅力。

或者從另一個層面說,白玫更像是於堇的一個鏡像角色,她與王傳君飾演的反派角色莫之茵的糾纏以及最後的悲慘結局,其實才更符合那個大時代下多數女性的現實遭遇。

在《蘭心大劇院》中,你可以看到婁燁過往很多電影的痕跡,同時,它又比以往的影片更加寬闊、多義,充滿無窮的解讀空間。

同樣是寫風雨飄搖中的情慾,《蘭心大劇院》以台上的演員和現實的演員為映射、小舞台和時代大舞台為對照,將人物身上的複雜、矛盾展現地更為直白凝練。

片中的諸多個體,或為時代的棋子,或為時代的弄潮兒,但歸根到底,他們都是時代的孤兒,就像那個時期的上海一樣,在諸多身份的加持下成為一個孤島,無法真正的相親相近。

但正如於堇在片中的不多時刻所流露的真情那樣,當時代的面紗被揭去,這些衝破歷史陰霾的人性瞬間,才是打動我們的最本真的底色。

1、 家庭聚會背圓周率,還能讓孩子好好吃頓飯嗎?

2、 今年的金熊獎,竟是一部「黃片」?!

點贊、在看、分享,一鍵三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uXP1HgBDlXMa8eqKY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