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宇宙」背後,華策影業的新力量與新可能

2021-03-31     三聲

原標題:「小說家宇宙」背後,華策影業的新力量與新可能

完成了初期的孵化階段的華策影業已經逐漸發展成為電影行業的「新生力量」;而現在,華策影業通過發布新片單的形式,對外公布未來3年在投資、製作以及發行上的規劃與展望,展現自身在新階段的可能性。

作者 | 周亞波

除了成為中國影史第83部票房超過10億的電影之外,我們或許需要關注《刺殺小說家》的另一個關鍵數據:根據淘票票數據,在影片總共61.9萬的「想看」標記當中,20-24用戶占比排在2021春節檔首位。

此外,《刺殺小說家》19歲以下購票用戶對這部影片的評分達到9.2分,超過均值,在所有年齡段的評分當中排名首位;而在單部影片累計想看觀眾畫像當中,《刺殺小說家》也是春節檔所有影片中第二年輕的,僅次於《唐人街探案3》。

數據直接導向了《刺殺小說家》背後「小說家宇宙」的潛力。這正是包括導演路陽、第一齣品方華策影業在內對《刺殺小說家》系列作品的願景。

3月29日,依託華策集團的支持,華策影業時隔5年再度用發布會的形式發布片單,對外公布未來3年在投資、製作以及發行上的規劃與展望。從2016年6月第一次正式對外發布電影版塊戰略規劃以來,華策影業已經完成了初期的孵化階段,在市場上獲得了一定的口碑與反響,逐漸發展成為電影行業的「新生力量」。

而在新的「三年計劃」當中,包括正式開啟的「小說家宇宙」、饒曉志執導、郭帆監製的《翻譯官》、畢贛導演新作等一系列作品也都在發布會上得到公布。這背後,既是華策影業對創作力量的全方位支持、對內容的多重布局,也是華策影業取得階段性成果後,新的可能性所在。

01 | 新力量

系列電影需要培養忠實的觀眾,忠實的觀眾需要優質的作品去培養,在這個勢必長線的過程當中,長線穩定、懂內容製作的資金支持,就成為了實現規劃的關鍵。

在《刺殺小說家》正片結束後的彩蛋當中,就有「小說家宇宙開啟」的字樣,這一概念在發布會上有了進一步的闡釋。導演路陽表示,作品從雛形到最終與觀眾見面一共花了5年的時間,這是「非常艱辛又非常歡快的5年。」在第一部作品的周期基本告一段落之後,路陽已經開始與原著作者雙雪濤討論下一步的工作。

「我心裡有一個希望,可以讓我們之後的電影內容可以跟文學發生關聯,我肯定會抓著雪濤不放的。」 路陽表示。

在圍繞電影世界觀和人物的闡釋當中,《刺殺小說家》實際上已經產生了一批穩定而忠實的粉絲觀眾群體,這是電影IP的系列化發展和商業化開發奠定了基礎。宇宙的開啟並不是一個願景,而是一個可以執行的現實規劃。

《刺殺小說家》執行製片人唐瑩上台介紹了一系列衍生品的開發和售賣情況,IP價值的放大將隨著續作的開發和周邊產品的消費進一步發酵。

從2014年成立以來,華策影業一直是電影行業強有力的新生力量,華策影業也密切關注著新導演的創作能量,期待他們能為中國電影工業輸出新鮮血液。例如,在《刺殺小說家》之前,華策影業就已經與導演路陽在《繡春刀II:修羅戰場》當中有過密切合作。

29日的發布會上,畢贛導演上台透露了個人的第三部作品的信息,雖然除了「會是一個瘋狂的故事外」沒有更多的信息方便透露,但也「已經開始工作」。此外,青年導演李亘前兩部作品《如果有一天我將要離開你》《我的一級兄弟》、韓軼導演第一部長篇作品《喜月》也都在發布會上得到了公開。

華策影業儲備的優質IP作品《尋秦記》《內在美》都在發布會上得到了亮相。重點項目《翻譯官》成為了發布會上的亮點之一,它將成為導演饒曉志繼《人潮洶湧》後第四部電影作品,也是導演郭帆繼饒曉志處子作《你好,瘋子!》後再次擔任監製。

《翻譯官》講述了一個「在極端的環境下,普通人是如何被激發出使命感」的故事,「溝通」是整個的核心關鍵詞。饒曉志表示,這部電影是一個「大事件中小人物」的故事,只是其中小人物的專業正好可以在那個時間內做出自己的努力,最後變成一個大人物。

華策影業不僅在投資製作方面持續發力,在影片宣發方面,華策影業也一直在進行多元化嘗試,和發現項目的更多可能性。

在發布會上宣布的華策影業今年宣發主控的部分片單中,不僅有《尋秦記》、《反貪風暴5》、《神探大戰》等萬眾期待的港產大片,也將為年輕觀眾帶來《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子彈》、《銀魂:最終篇》等家喻戶曉的動漫劇場版,還將助力《我要和你在一起》、《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等溫暖清新的影片與觀眾的見面。

02 | 新可能

發布會上,華策影視集團副總裁、北京事業群總裁、華策影業董事長傅斌星表示,在《刺殺小說家》完成10億票房、達成新起點後,華策未來3年向著投資、製作和發行30部作品, 百億票房目標前進。

「對電影行業來說華策是新力量,對資本市場來說華策是新可能,我們是新一代,我們既是傳承者,也是持續的開拓者,中國電影產業需要持續升級,市場需要建立有序的制度,技術需要不斷地疊代。」傅斌星說道。

這種「快速實現目標」的可能性正在通過片單的發布和具體作品的亮相,呈現在行業合作夥伴面前。過去七年華策影業投資製作發行的內容中,包括了一批包含著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作品。《刺客聶隱娘》、《我的少女時代》、《繡春刀II:修羅戰場》、《地球最後的夜晚》、《我和我的祖國》、《反貪風暴》系列、《名偵探柯南》系列等等都與華策影業有著不同環節的投入。

一些思路也將延續在華策影業的「新三年計劃」當中,例如多元化、系列化的IP儲備庫,它體現在對《刺殺小說家》這類作品的主控開發當中,體現在了對《尋秦記》這類IP的煥新當中,也體現在《柯南》系列等高國民度的經典IP的傳遞當中。

在對這些作品進行開發的過程當中,華策影業的開發能力、專業化工業化的平台體系以及強大的轉換變現能力,都逐漸被培養、逐漸成為一種力量,這是華策影業成為資本市場新可能奠定了基礎。

華策影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表示:「華策集團成立30年的內容積澱和成熟領先的平台體系,將全力支持電影項目的開發,不管是新故事還是強IP都會服務於內容,這也將是華策電影未來的一個核心努力方向和立足之本,努力打造兼具『商業價值』和『中國力量』的好電影,給這個行業帶來更豐富多元的價值。」

趙依芳表示,七年以來,華策影業沉澱了許多電影方面的經驗,這種經驗包括交到的團隊的朋友,也包括自身對電影的認知。

如今,電影業務已經成為了華策集團的第二大業務條線,其與第一大主營條線的交流實際上也在加深,優質內容的團隊培育、優勢的平台化體系,都是影視創作無法脫離的低層邏輯,是華策影業在「新三年計劃」當中繼續成為新力量、締造新可能的方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nY8hngB9EJ7ZLmJLz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