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先鋒時尚領域誕生了一筆「地震級」的交易。
New Guards Group (NGG)集團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米蘭 Antonioli 精品買手店的老闆 Claudio Antonioli 完成了對先鋒時尚的代表性品牌之一 Ann Demeulemeester 的收購。
Claudio Antonioli
面對又一「資本介入時尚」的典型案例,消息一出,時尚圈內輿論譁然。
作為顛覆現代時尚的「安特衛普六君子」之一 Ann Demeulemeester 的同名品牌,品牌自 1987 年與倫敦首次登上秀場開始,就一直用獨特的面料工藝和天馬行空的設計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時尚的認知。
其標誌性的立體剪裁和不對稱疊搭的秀場造型,也為後來的許多新興設計師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源泉。
Ann Demeulemeester 2020 春夏
雖說品牌的創始人 Ann Demeulemeester 早在 2013 年就宣布退出了品牌,但在稀少產量和高昂售價的加持下,品牌依舊憑藉「詩意朋克」的別樣美學成為了滿足時尚愛好者們小眾審美的避風港。
因此,當商業味道十足的收購行為與一向卓爾不群的 Ann Demeulemeester 聯繫到一起時,不少品牌的愛好者都紛紛表示震驚。
Ann Demeulemeester 2020 秋冬
他們在擔憂著:這個承載了自己無數熱情的品牌,在被收購之後是否向商業妥協,進而走向「網紅爆款」的道路。
但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品牌的創始人 Ann Demeulemeester 在事後對這一事件卻做出了正面的評論,在她發布的一份電子郵件中,她這樣說道:
「這是在為該品牌創造一個新的未來。這不僅僅是一筆交易,而是一項使命。」
Ann Demeulemeester 本人
收購者 Claudio Antonioli 同時表示:「我們不打算製作帶 Logo 的 T 恤。對於 Ann Demeulemeester 來說,設計就是 Logo .」
看到這樣幾番清晰的表態,不少時尚愛好者才稍稍放寬了心。
眾所周知,大多小眾品牌都能依靠自身的獨特性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
但在時尚行業高度商業化的今天,倘若不能持續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就會陷入舉步維艱的狀態。
為了爭取到更多的顧客資源和曝光度,各類品牌紛紛邁出了入駐線上第三方買手平台的腳步。
知名電商平台 Ssense 的辦公場所
近期,不少之前盤踞海外的買手 / 電商平台,都不約而同調整了自己的運營策略,開始向內地的消費市場進軍。
這些第三方平台雖然各有特色,但讓內地的消費者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非 Farfetch(發發奇)莫屬。
Farfetch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所以會知道 Farfetch 這個平台的存在,都是來因為之前的一個微博熱搜。
熱搜的內容其實並不複雜:
一周前,Farfetch 平台的創始人 José Neves 宣布,平台將換掉之前的藝術字體 Logo,正式啟用視覺效果更為簡潔的黑體字體 Logo .
同時,Logo 的 F 字樣將會變成兩個 F 字母的疊加樣式,算是增添了一點趣味性。
Farfetch 新 Logo(左)和舊 Logo(右)
電商品牌更換 Logo 的舉措屢見不鮮,但 Farfetch 接下來的舉措,算是讓人們都小小的驚奇了一把。
在更換 Logo 之餘,Farfetch 還宣布 Angelababy 楊穎成為了品牌摯友。
同時,邀請其拍攝了「破圈行動」視覺宣傳大片,為接下來的秋冬系列展現更加多元的造型。
雙方的合作,算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Angelababy 大家想必都對她十分熟悉,作為一個出道許久的頂流藝人,經過多年的打拚,在當下的娛樂圈內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
但與在娛樂圈呼風喚雨不同的是,Angelababy 近些年來雖說一直致力於在時尚領域開拓一片天地,但其表現卻只能用「掙扎」來形容。
先是之前成為 Dior 代言人卻遭到品牌忠實消費者的抵制;後來又因為在國內首檔時尚類綜藝《潮流合伙人》中「不專業」的表現而遭受了人們的一致批評。
潮流合伙人
而 Farfetch 之所以會邀請會選擇與 Angelababy 合作,則是為了實現加快自身從「電商平台」到「時尚品牌」的轉型節奏。
但因為在之前鮮有電商平台轉型成功的案例,因此人們對 Farfetch 的這一步棋也並不看好。
此外,因為之前有 Farfetch 的內地用戶發現平台上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較之於正常市場價格都高出不少,因此 Farfetch 在坊間也有著「殺豬」的惡名。
同一產品 Farfetch 與其他平台價格差距不小
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普羅大眾,都對雙方的這一次合作持謹慎看待的態度。
Angelababy 再一次被貼上了「恰爛錢」的標籤,而 Farfetch 的舉措也被人們戲稱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典範。
但話說回來,Angelababy 在公眾視野內摸爬滾打多年,已然見過了不少風浪;而 Farfetch 雖然成立十二年,但目前已然成為了時尚行業內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口中雙方的「貿然合作」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和多輪接洽後作出的決定。
與其他僅僅以「為消費者提供便捷、多樣的購物渠道」為使命的電商平台不同,Farfetch 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將「重新制定時尚行業規則」作為企業的目標。
經過 12 年的運營和發展,Farfetch 已經憑藉齊全的商品品類和深厚的品牌 / 買手店資源成為了時尚零售的新巨頭。
在去年 8 月,更是宣布以 6.75 億美元的價格將坐擁 Off White、Ambush、Palm Angels 等品牌的 New Guards Group (NGG)集團收購麾下。
收購 NGG 集團意味著 Farfetch 自身從一個單純第三方零售平台搖身一變成為了坐擁自營時裝品牌的「矩陣集團」
NGG 涵蓋不少大熱品牌
因此,平台的創始人 José Neves 在去年就提出了「將 Farfetch 從一個由時尚支撐的平台,升級為一個孕育全球時尚文化的平台」的宏觀願景。
為了快速的搶占龐大的中國市場,平台也在去年就針對內地緊鑼密鼓地開啟了「本土化」的進程。
José Neves
今年各大奢侈品牌入駐天貓、京東等平台已經屢見不鮮,但 Farfetch 早在去年就通過與騰訊的合作在諸多線上平台開展了在內地的線上業務。
為了更好地融入內地,平台還特意採用諧音為自己取了一個吉祥意味十足的新名字——發發奇,還以發發奇為名在內地應用市場推出了獨立運行的 APP .
在新的 APP 中,平台還引入了全新的 AR 試鞋技術,為購買鞋款的消費者提供了「虛擬試穿」服務,提升人們消費體驗的同時也增加了平台的可玩性。
在線試穿球鞋
此外,平台對於之前較少涉及的時尚關聯性業務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在去年 12月,平台就聯手老牌奢侈品牌 Chanel 推出了雙方的首個數字創新項目「 Boutique of Tomorrow 」(未來精品店),彌補了品牌在預定和產品體驗服務方面的空缺。
Boutique of Tomorrow
2019 年全年,Farfetch GMV 較上一年增長 52% 至 21.3 億美元,成功突破了 20 億美元大關。
平台的股價也不斷逆市上漲,成為了時尚行業內一枝獨秀的存在。
在一步步合理而具有規劃的運行下,平台已經從之前時尚行業中「傳統規則的挑戰者」逐步晉升成為了「現行規則的制定者」
同行對其靈活策略的態度也從之前的不看好轉變成了現在的跟風與模仿。
經過以上對 Farfetch 種種商業行為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其銳意進取的表現下,平台致力打造的新時代「商業帝國」已經初具規模。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品牌發展的前景一片大好,平台朝「品牌化」方向的轉變也是未來可期。
這時,當我們回看網絡上對 Angelababy 和 Farfetch 的一片質疑和種種近乎於「詆毀」的發言,不禁會感覺有些許的荒唐。
不可否認的是,面對自己並不充分了解的事物,就聽風是雨、隨心所欲的發表各種觀點,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
但我們應該知道,存在於網絡上的各類信息,本應是幫助我們開拓眼界、增長見識的工具。
而不是成為人們無端爭論和肆意去對他人評頭論足的導火索。
生活中的我們,面對各種焦點和無意義的爭論,同樣需要秉持客觀的態度和冷靜的頭腦去分辨,而不是一股腦地參與其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hss8nQBd8y1i3sJbZ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