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寒潮一晃而過
春天的模樣才算是真的顯露了
疫情拐點尚未出現
雲和防控復工已經變得井然有序
春茶不等人
跟著春天的腳步悄悄露了頭
茶,是最嬌貴的農作物,養茶之人是靠天吃飯。
每年二月至四月都是雲和採茶的好時候,自去年以來晴雨相間、氣溫偏高的天氣,氣候條件最是利於雲和茶樹安全過冬。前兩日的寒潮過後,氣溫開始漸漸穩定上升,基本保持在9℃以上,隨著各個行業疫情期間復工的開啟,雲和茶園也已經零星開採了。
梯田茶芽、朱村茶園
春茶並非簡單指春天採摘的茶。
在茶界,春茶有著頗為嚴格的定義——一般指由越冬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相比於其它季節,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樹經過了長達半年的休養生息,使得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胺基酸,不僅湯色鮮亮,味道更是鮮醇,富有保健作用。
相傳茶聖陸羽尤其喜愛春茶,每逢春天到來,都會深入農家,採茶覓泉,評茶品水,找到優質茶葉將其帶回製作,往往惹得來往路人都想進門討要茶水。於是後世便有了「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的美句。
採茶要靠人工,一個一個采出來的才是看得見的好東西。
自古以來,靠天吃飯總是形容莊稼人最貼切的詞語,現如今科技進步,農業也變得機械化,省了能省的人力,而單單是這部分人力的付出,才會給予我們最好的東西。
春江水暖鴨先知,石塘鎮的春天總是特別容易被人感知,這兒有一座以茶山為自豪的山村,名為朱村。
鄒金清/攝
有人說,春天藏在朱村的茶山里,猶如階梯般生長著的茶園,歷經整個寒冬,這個時候的春茶濃縮了天地精華,明媚的春日裡,不妨去跟春茶來一場特殊的約會,漫步朱村茶園,感受漫山遍野的茶香,與自然本該有的親近足以令人忘卻世事浮沉。
雲和朱村村民柳榮偉,生產的「碧螺牌」碧螺春,曾被指定為人民大會堂專用茶,讓「碧螺春」這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貢品御茶」重放異彩。
仙宮湖森林公園也已經有了復甦的樣子,仙宮湖除了人人皆知的魚頭湯之外,另一個金名片便是「仙宮雪毫」。
生在自然條件極為優越的雲和湖畔,茶葉也是鮮嫩的模樣。仙宮雪毫外形渾圓緊潔,鋒苗顯秀,色綠多茸毫,葉底肥壯全芽或半展開。
春日裡,除了來仙宮湖欣賞山水美景之外,還可以前往茶園,識茶、採茶、采野果,親手體驗制茶樂趣,讓身體和心情一起復甦。
除此之外,雲河綠羽、金枝玉葉、雲霧茶、雲和老茶、碧螺春等各種各樣的品種也陸續開始了採摘,這樣的好時節,沖泡一壺鮮嫩的春茶,釋放滿身寒氣吧~
採茶注意事項
採茶時佩戴口罩,不扎堆採摘,茶青過稱時人員佩戴口罩不聚集,且間距要保持2米以上,採茶工在用餐時要做到分開用餐,不聚集、不扎堆。
企業要正確掌握採茶人員的身體健康與接觸情況,嚴禁聘用處於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和接觸過外來人員的勞動力,做到聘用人員健康、無隱患。
機械炒茶還是人工炒茶,值得商榷一番。 「茶也是活的,人也是活的,你用心對茶,茶就用心對你,很簡單嘛。」想必這是對糾結手工炒茶和機械炒茶問題最好的回答吧。在淳樸敦厚的雲和,大都存留著手工炒茶的技藝,老人們總說:人的雙手,是最富有力量的工具,人在做,天在看,做出的東西自然是千差萬別的。
雲和茶農們趕著好天氣背上竹簍,精心採摘,等到滿載而歸,還要馬不停蹄的進行晾青、殺青、理條等多道工序,如此鮮嫩的時令產物,只有追著時間賽跑,才能為人們呈上一壺香氣撲鼻的好茶水。
揉捻、塑形、提豪、提香,外行看起來四種的動作都差不多,但力度有區別。揉捻是為了讓茶汁滲出來,茶香會多多地出來,提豪是讓茶葉纖毫畢現。
什麼叫做不負春光? 春日,春茶,閒書,勝景。或者,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
這,就叫做不負春光。
沖泡一壺雲和的好茶啊~茶香能飄千百里,你,嗅到了嗎?
天地精華,花草叢生,各式各樣的生命得以在雲和土地上延續生長,掐下雲和茶樹上最嫩的葉片,泡一壺茶水,喝下去,像花兒一般,得到滋潤和灌溉。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語出詩聖杜甫之《重過何氏五首》。寥寥數字便將一邊春日品茗,一邊斜看夕陽灑落平台的悠哉游哉表達得淋漓盡致。
一壺雲和茶,茶芽在杯盞中浮沉、浸潤、舒展,香氣撲鼻,此時最易浮躁焦慮的心,便也安穩下來......
冬日的精華,春日的陽光雨露,都藏在了這一杯初春的茶香中。
於是,我們品的不只是茶,而是雲和整個曼妙的春天。
文章來源:雲和文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g5ds3ABgx9BqZZIoBQ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