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一個月給1500生活費,大一兒子生氣摔地上,網友:可能真不夠

2020-03-29     孕嬰幫幫媽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學是一段美妙的生活,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生活費足夠的前提下。

小張的兒子寧寧考上了山西一所大學,目前在讀大一。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出過遠門,所以家長像多給他一些生活費,以免在外遇到困難。入學一開始,小張就給兒子每月定期打1500元錢,第一學期寧寧並沒有對零花錢發表什麼看法。

新學期開始之初,小張和丈夫要出遠門,所以就提前去銀行取了1500元錢,當面給孩子。可沒想到她將1500元遞給兒子時,兒子竟將錢一把摔在地上,生氣地說道:「外面物價那麼高,這點錢怎麼夠用!」


小張先是愣了一下,以往兒子從來沒有因為錢財和自己起過爭執,怎麼這次卻發這麼大的脾氣。但她並沒有直接給孩子漲生活費,也沒有把錢給孩子,反而是去問了幾個家中有大學生的同事。

@同事一:我家孩子在北京上學,一個月1500根本不夠,大多是2000~2500元,就這還稍微有點緊吧,不是那種想買啥就能買啥的,每次孩子回家都是買了衣服帶過去,說北京東西太貴了。

@同事二:我家孩子在山東上學,孩子說一個月1500挺滋潤的,不過她平時也不怎麼買衣服鞋子,生活費基本用在吃飯上,偶爾買點化妝品,也不是很貴的。


網友們看到這種情況,也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有的說理解寧寧,可能真的不夠用,也有的說寧寧花錢太大手大腳了。

那麼孩子每月1500元生活費到底夠不夠用呢?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

如果早餐需要花5元,午餐15元,晚餐10元的話,一個月光吃飯就需要900元,再加上衣服,牙刷,沐浴露,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怎麼也得1400了。如果是同學之間偶爾出去聚餐,按每月聚兩次算,孩子每月至少1600,這還不算交通費和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

這麼算下來,孩子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是最合適的,不過這也要看孩子大學所在的地區。2000元要是放在北上廣深這些物價高的一線城市,孩子怕是要吃苦了。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在大學期間應該學會自立,所以會少給甚至不給生活費,想讓她們憑自己的努力賺取生活費。其實我們的要求也不能過於苛刻,畢竟大學期間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如果在學習之餘能夠實現經濟獨立的話最好,如果不能,家長也應該給孩子一定的照顧,供養她們念完大學。

爭取獎學金是大學生經濟獨立最好的辦法,不僅能供自己生活,而且還能讓自己的履歷更加豐富。而且獎學金的金額比較可觀,國家獎學金是8000元,還有其他的社會獎學金以及最容易得到的學業獎學金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大學生過上更好的生活。


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我們不能直接忽略,要問問孩子準備把錢花到哪裡,如果是正當途徑,應該予以支持。要知道在上學期間,考取各類證件也需要大量的報名費和購買資料的費用,所以我們對待孩子的生活費不能一刀切,而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安排靈活調整。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f9EMXEBfwtFQPkdBG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