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您以前偏心哥哥,現在該他養老」「女兒,媽也沒虧待過你」

2019-05-05     橙子不語

作者:池魚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01

中午閒來無事的時候,在廣場曬太陽聽一群老太太閒聊。到了這個年紀,他們說得做多的,也都是自己的孩子孫子了,那些道不盡的家長里短,說起來卻是各有各理。

有一個老太太,年紀看起來大概六十歲左右的樣子,雖然頭髮已經白了,但整個人精神還是很好,聲音洪亮。後半部分的時候,幾乎是她一個人在說,一直聽下來,好像也只有她的故事最讓人唏噓。

老太太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是老大。她說以前在農村,家裡條件不好,兩個孩子跟著他們吃了一些苦,但她道:「有什麼辦法呢?那個時候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雖然苦是苦,但作為父母,他們還是儘量把家裡好的東西留給孩子。老太太自認自己不是一個重男輕女的人,不管兒子還是女兒,她都是一視同仁,這點她再三強調。

但有的時候,一碗水如何能端平呢?況且,這碗水真正平否,其實在老太太自己這裡,應該完全是一個問號。因為她直到自己現在,才明白原來女兒對自己成見這麼大。

老太太說,她的老伴走了近七年了。自從老伴走後,她一個人住在老家,人也越來越少了,後來兒子不放心,把她接來一起住了。

雖然兒子對她不錯,但是在這個家裡,她依舊活得小心翼翼。老太太是個比較怕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哪怕自己兒子也是這樣,她生怕因為自己影響了兒子和兒媳的感情,所以在家裡一般都少說話,多做事。

可還是有一次,她給家裡人洗衣服,不小心把兒媳一件不能刷的衣服給刷壞了,當時她聽到兒媳在悄悄抱怨,雖然沒當著她的面說,但是她的心裡依舊不是滋味。

因為這讓她感覺,自己現在是不是成為了負擔?於是,她說想去女兒家住一段時間,順便也散散心。

02

在女兒家裡,老太太少了很多的心理負擔,於是這一待時間也就比較長了,大概玩了一個多月吧。她沒想到,女兒好像誤解了她的意思,以為她待著不走了,道:「媽,您以前偏心哥哥,現在該他養老。」

她頓了頓,竟然一時不知道說什麼,這是在趕自己走?她只是下意識道:「女兒,可是媽也沒虧待過你。」沒想到就是這句話,打開了女兒的話匣子。

她這才知道,原來在女兒心裡,自己如此偏心。

首先,是上學的問題。她的女兒道,當時他們不管怎樣,都要送哥哥讀書,卻讓自己初中都沒有畢業,這點讓她耿耿於懷,說自己就是因為書讀少了,所以現在不好找工作。

可是,對此,老太太有自己的解釋。她說,兩個孩子讀書積極性完全不同,大兒子從小成績好,也喜歡讀書,就連冬天的時候,每天都天不亮就爬起來看書。

兒子這樣,他們自然樂意送他讀書,他願意讀到哪兒,他們就供到哪兒。但是小女兒,她嘆了一口氣:「是她自己不讀的啊,怎麼都不肯去學校。」

她道,有一次老師家訪,說她女兒沒去班裡上課。她匆匆尋找,後來才知女兒竟然借了些錢,和班裡幾個同樣不喜歡讀書的出去玩了,而且已經走了兩天。

她很生氣,後來告訴女兒:「你不想讀的話,就不要去學校了。」後來女兒就沒讀書了。她不明白,這也能是她偏心的理由?

她說自己的女兒從小比較叛逆,喜歡頂嘴,和他們吵架,在家裡也比較懶。如此一比較,大兒子聰明懂事,放學一回家就知道幫忙,還會給他們說:「你們辛苦了。

03

所以,有的時候,他們的確有點偏心。​但這種偏心,多是情感上的,平時生活上的事,他們從來不偏心,給兒子買什麼,必定就有女兒的份,不然的話就都不買。

還讓她女兒如今不能釋懷的,是他們不管什麼都是幫哥哥說話。她道,兩個孩子小時候喜歡吵架,但說實話,多半都是女兒引起的,她喜歡去惹她哥哥。

就說有一次,她哥哥考試考了滿分,她因為自己考得不好,回來見到哥哥在給父母報喜,於是偷偷地把哥哥的試卷撕了。哥哥平時都讓著她,但那次和她打了起來。

她打不過哥哥,就開始哭。她趕去後聽說了前因後果,把女兒訓了一頓,然後找來膠水把試卷粘好了,她的女兒針對這事,在多年後道:「媽,你可真偏心啊。」

她的女兒說起來她偏心的事情,還有好多好多,包括兒子買房子的時候,她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了。她說,其實也沒多少錢,就是一個心意而已。

畢竟兒子買房,她作為母親,不能幫上什麼忙,也有些內疚。她無奈:「兒子買房,我支持,是因為兒子要娶媳婦啊,女兒出嫁的時候,女婿家有房,所以不用買。但是該置辦的嫁妝,我一樣沒少啊。」

但是她的女兒,就把目光放在了她拿錢給兒子買房上面,不能釋然。還有,女兒說她總是在外面說哥哥的好話,卻從來不說她的好話,這也是偏心。

她更加覺得苦澀:「我說的都是事實啊,我住在老家的時候,兒子每周都回去看我,給我買東西,讓我注意身體,而女兒一共就去過三次。」

所以,偏心一說,從何而來呢?

04

老太太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怎麼愛了這麼多年的女兒,最後對自己能有這麼大的意見呢?

她說不準備在女兒家待了,還是回去吧,兒子這兩天也打電話來了,問她什麼時候回去?說孫子想奶奶了。她道也應該回去了,他們都要上班,怕家裡沒人收拾。

直至大家散去,老太太也沒得到答案。我想,這個答案沒人能夠給她。

生活中,我聽說過不少類似的事情:兒女認為父母年輕的時候偏心,所以老了後有一方感覺不公平,不願養老,應該占便宜多的那一方來養才對。

當然說實話,有些父母也真的有不是。就像我以前認識一個朋友,她的父母的確因為她是女兒,對她不好,非打即罵,所以長大以後她和父母很少聯繫。

看起來是她不孝,但是沒人指責她。因為她那些年吃的苦挨的打,很多人都見到了。認識她的人都道,她父母當年是真狠。

但還有一部分兒女所謂的偏心,實際是「假偏心」。我認為老太太這種就是「假偏心」,是她女兒單方面認為的偏心,而不是他們真的偏心。

作為子女,她的女兒把一切放在了和哥哥的比較上面,把偏心這兩個詞極端化了,就像一個天秤,只要哥哥那邊的砝碼多半個,她就認為是對自己的不公平。

但就如老太太所言,其實兒子多出來的很多砝碼,是自己加的,和她作為母親偏不偏心沒有任何關係。

作為母親, 她盡力把兩個孩子撫養大,給了他們自己能給的所有,就像是一個園丁在培育自己的樹苗一樣。有一天,樹苗都長大了,那個相比之下,長得不好的開始怪這個園丁,說都是他的錯,還說以後不讓他來樹下遮陰。

園丁很茫然,為什麼啊,你也是我費了心血,培育大的啊?所以,有的時候,如果真要算起來,父母孩子之間的生養之恩,誰能算得清這一筆帳呢?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e_IGGwBmyVoG_1Z-z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