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連踢母親8腳,媽媽卻不敢還手:這3類父母,最容易養出白眼狼

2019-11-20     小果育兒管家

偶然看到這個視頻,一個10歲的男孩,因為媽媽不給他買手機,在醫院的走廊里大打出手。


竟然在1分鐘內足足踹了媽媽8次,嘴裡還口口聲聲抱怨:

我想要一部手機你都滿足不了我,以後還能給我什麼好的生活。


小小年紀就敢暴打自己的母親,再不教育,將來還了得?

更可怕的是,這位母親面對兒子的拳腳相向,不敢還手,只會躲,可見平時得多慣著他。

這只是眾多「白眼狼」中的冰山一角,打開網頁隨便搜一搜就發現,這不是個例。

山西太原一個44歲的兒子每天把83歲的母親送到火車站廣場去乞討以養活自己,而自己每天溜達玩;

上海街頭一位老阿姨因為無法為兒子籌到2萬元,被兒子當街暴打;

上海82歲丁阿姨患上尿毒症,多年來都是獨自坐公交車去透析,而48歲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碩士畢業的兒子自2012年畢業回國後就一直在家啃老,不去工作。

為人父母,明明可以理所當然地拒絕孩子,到最後卻被孩子毫無商量餘地的要求要挾著不得不妥協。

這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其中這3種父母,最容易養出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一、太無私的父母

聽過一個廣播,那故事到現在還記得,

女的是單親媽媽,自從跟老公離婚後,就守著兒子過日子。

由於沒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內心覺得特別對不起孩子。

因此,一方面努力上班增加收入,一方面盡心盡力照顧孩子。

她從來沒有要求過兒子體諒她,也沒有要求兒子做家務。

孩子放學回家,只要飯沒做好,就會隨口說一句:你白天都幹嘛了,怎麼到現在飯還沒做好?

跟同學在家裡舉辦生日派對,面對桌面狼藉,沒想著自己收拾,而是去臥室把熟睡中的媽媽叫醒...

久而久之,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

女的也很傷心,抱怨說:我養個兒子有啥用?

男孩聽到後,反問:你動不動就抱怨,我要你這樣的媽媽有啥用?

多少孩子毀於父母的:

不計付出,不求索取,事事代辦,事無巨細。

孩子不懂得珍惜,因為他已變成籠子裡的小鳥,他天天等你喂,他無法獨立,覺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時候就該喂他。

二、隨意打罵的父母

跟上面那種一味無私愛孩子的父母恰恰相反,有個別家庭直接不愛孩子,覺得孩子就是累贅。

派出所曾接到過一起報警電話:說是一個兒子把八旬老父親綁起來毒打,要不是鄰居連忙過來阻止,恐怕都要鬧出人命。

當警察進一步詢問的時候,才知道這個父親在兒子小的時候就經常毒打他,每天都會用各種理由毒打,甚至有次打的孩子下不了床,所以他在小小年紀就埋下了復仇的種子,發誓長大後一定要讓父親也嘗嘗被打的滋味,這才有了今天的鬧劇。

有句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

可面對當今多元化的社會,這種教育早就落伍了,棍棒之下不僅教不出孝子,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看慣了父母的暴力,孩子能學的也只有暴力。

三、不懂陪伴的父母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夫妻,更適用於孩子。

我一個閨蜜,從幼兒時期就被送到外婆家養,一直到高中才回到自己家。

那時候,她父母整天忙著做生意,根本無暇顧及其他。

雖說外婆也非常好,可再怎麼也無法代替父母。

剛開始,她很排斥,總幻想有一天爸媽過來接她回家住。

久了,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來了,慢慢學著適應別人家。

直到現在,童年時期的傷害一直在她腦海閃現,她同樣無視年邁的父母。

哪怕她媽媽一再解釋當時如何艱難,她頂多也是買點東西而已。

她跟我說:對於長輩的愛,早跟著去世的外婆走了.....

對父母親情的冷漠,早在小時候就刻在心裡了,現在想要拔除,晚了!

四、想要獲得孩子的愛和感恩,這幾個原則一定要謹記:

1、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尊重孩子的努力

記得有一次出門前,2歲的女兒哭鬧著阻止我幫忙的手,一定要自己穿鞋子,結果襪子穿的歪歪扭扭,鞋子穿的馬馬虎虎,動作還非常不連貫。

看的我手痒痒真想幫她穿穿好,結果出乎我意料的是,女兒穿好鞋後,突然親了我一下,說:謝謝媽媽。

你看,我什麼都沒做,就贏得了女兒的感謝。


2、該拒絕就拒絕,從小培養耐挫能力


培養孩子耐挫能力,不一定非要拉著孩子去打工種田,而是在生活中讓他自己承擔所做的事情的後果就好。

自己吃飯,那麼就拒絕幫孩子收拾殘局,讓孩子自己或者在家長的幫助下一起收拾整理;

走路摔倒了,家長可以不著急扶,嘗試讓孩子自己站起來,並積極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怪地板怪桌子怪凳子;

要買這買那,提前跟孩子商量規劃好再下手,超出預算和不合理的請求,義正言辭的拒絕。

生活本身就充滿挫折,總是提前搶在孩子前頭幫他解決,才是最愚蠢的愛的方式。

3、以身作則,抽時間陪伴孩子

在孩子心裡,愛就是父母的陪伴。

當你為孩子花時間的時候,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至少明白:在爸爸媽媽心裡,我永遠是第一位。

這種安全感為孩子將來愛的能力,打下堅實基礎,實在太重要了!




不要為孩子做的太多,讓他有受之無愧感。

適時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有限度的給予。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才是讓孩子心懷感恩最好的方法。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dreiG4BMH2_cNUguZD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