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雪梨被湖畔大學錄取:校長是馬雲,錄取率不到3%!

2020-03-24     電商報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網紅無非就是發幾支短視頻,在鏡頭前賣萌耍寶的這麼一類人。

可有些網紅卻想跳脫開這種固有印象,比如成為一個企業家。

3月17日,網紅雪梨在微博宣布了自己成功面試進入湖畔大學的喜訊:「正式收到湖畔大學的offer了,沒想到自己在9年前立下的flag實現了,在我30歲的這一年,回頭再去讀個書。」

誰知,這個喜訊引來了一場不少的爭議。

當湖畔大學錄取了一位網紅

也許大家還不知道湖畔大學是什麼,在此做個介紹。

湖畔大學一所很特殊的大學,沒有畢業證,也沒有畢業考試,每兩個月集中學習一次,每次4~5天。但它卻是全中國的精英們擠破頭都想進去的一所「商學院」。

因為湖畔大學是由馬雲、柳傳志、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等九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等共同發起創辦的。這九個人物可個個都是教父級別的存在。

迄今為止湖畔大學已經招收了五屆學員,光是學員的名字拎出來,也都是業界的翹楚——滴滴出行總裁柳青、58趕集CEO姚勁波、西貝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等等。

進了這所學校,不管你學成如何,你都擁有了一大幫企業家朋友,泰斗級的商界教父還是你的老師。

這樣的學府,試問哪個創業者不想就讀呢?

而雪梨,大家對她的認知是「王思聰前女友」,或者電商網紅鼻祖,但其實她已經開公司多年了。

2011年,她和同學錢昱帆用3000元做啟動資金,在淘寶開了一家淘寶店「錢夫人」,又當模特又當老闆。

2015年6月,雪梨成立了宸帆電子商務公司,成功開店27家,5家店鋪獲得淘寶女裝類目第一名。

2016年底,宸帆的估值近10億。

就這些成績來說,雪梨也算得上是一個很成功的創業者了。

而此次她報名湖畔大學,一來應該是想學習企業的經營之道,二是想打入馬雲的「朋友圈」,結實更多的企業家,拓寬人脈。

無論如何,一個成年人能夠拋下雜念繼續進修,都是一件值得肯定,也值得我們學習的事情。

但翻開網友們的評論,就會發現大多人都對此事抱著鄙夷和諷刺的態度。

有人質疑雪梨是靠錢,靠臉或者靠關係拿的offer:

網紅雪梨被湖畔大學錄取:校長是馬雲,錄取率不到3%!

有人覺得雪梨的入讀拉低了整個學校的檔次:

還有人直接以她「網紅」的身份來嘲笑她的:

總結下來,大多數網友的意見就是:一個小小網紅,配不上湖畔大學!

入讀湖畔大學有多難?

面對甚囂塵上的質疑,我只能說,這些都是無稽之談。

畢竟,湖畔大學的招生要求是很嚴苛的,甚至比進哈佛和史丹福還要難。

首先,要報名湖畔大學,必須得滿足以下四項基本條件:

創業3年以上的企業決策者、年度營收超過3000萬(RMB)、企業納稅滿3年,規模超過30人、有3位推薦人,其中至少1位為湖畔大學指定推薦人。

今年的指定推薦人有:9位校董、30個保薦人(劉永好、陳東升、井賢棟、彭蕾、盧志強、牛根生、王中軍、王長田等等「馬雲朋友圈的主要人物」)和過去的5屆校友。

如果報名者是得到9位校董和30個保薦人的推薦的,那說明該創業者在商界已經是大有作為了。

而過去的5屆校友,也個個都是行業的頂尖人物,不會隨隨便便去推薦一個沒有實績的創業者的。

無論如何,從篩選機制來看,雪梨的企業經營狀況是足夠良好的,而且也是得到了某位業界精英的認可的。

其次,報名者還要通過湖畔大學層層選拔的入學考試。

據媒體報道,今年的入學考試,學員們需要先通過上午「九進二」的面試考驗,才有機會晉級下午的面試。

第二輪面試,還要在10位候選者中進入前三名才能被最終錄取。

整個過程大約持續9個小時。

也就是說,學員要通過考試,必須經受得住腦力、心力、體力方面的考驗。這並非易事。

今年的面試題

而且,每年的湖畔大學招生,都只招40人,堪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今年,湖畔大學要在1500多名報名企業家中選拔40多人,錄取率不到3%。

進入最終面試的企業家,不僅有搜狗CEO王小川、獵豹移動CEO傅盛等網際網路行業的明星創業者,還有米未傳媒馬東、UCCA尤倫斯美術館館長田霏宇等知名文化人物。

雪梨雖然在經驗和知名度方面都比不上以上幾位大佬,但她就是被選上了。可見她本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如果我們因為雪梨「網紅」的身份就去質疑她的入學資格,那只能說我們太小瞧湖畔大學了。

網紅轉型企業家,不容易

事實上,不少在業內做到頭部級別的網紅,都有轉型成「企業家」的意圖。

雪梨給自己的微博認證,是「杭州宸帆電子商務公司董事長」。

在直播視頻中,她介紹道:「湖畔大學是一所培養企業家的地方。」話里話外都有成為一個優秀企業家的意思。

而另外一位網紅張大奕,她在賣貨方面,曾經創下過雙十一淘寶店鋪28分鐘內破億的紀錄,被很多人稱為「中國大陸第一網紅」。

不過她最為人熟知的事跡,還應該是她在納斯達克敲鐘。

去年4月3日,其母公司如涵控股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張大奕跟一眾高管敲響上市鐘聲,一時風頭無兩。

在訪談中,她表現出比起追求知名度更加注重企業經營的意思:「這個時代造就了我,一個賣貨的網紅。這本身不是我追求的,即使它有一天消失了,我也不會難過,因為名氣隨著年齡、容貌終會散去。而專注產品、內容才是一個企業永恆的東西。」

還有我們都熟知的頭牌女主播薇婭。

雖然她是以「帶貨網紅」的標籤為外界熟知,但她卻坦言:「其實我更想做一個企業家,網紅孵化不是我做的事兒,這是我團隊應該做的事兒。」

不過,她們在轉型過程中,都遭受了不少的非議和誤解。

雪梨的就不用說了,上文已經介紹過了。

張大奕,也曾被網友嘲諷過企業家這個身份:

而薇婭,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她在杭州擁有10層樓的公司,團隊人數多達500人,只知道她是一個成功的網紅。

為什麼她們的轉型之路都那麼困難?

第一, 網紅和企業家的定位是具有天然的衝突性的。

網紅,說到底,是靠顏值和性格魅力來圈粉的職業。他在職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他自己。

而企業家,是以企業為重的。他的所有讚譽和成績,都來自於他經營的企業,而非他個人。

當這兩種定位衝撞到一起,就會讓看客產生錯亂感:雪梨們的飛升,是靠TA自己還是靠背後的企業呢?

以致於衍生出很多的爭議。人們覺得雪梨們是靠顏值,甚至靠關係上位的,反正不是靠實打實的成績。

第二, 網紅所經營的事業,離企業家所做的事情的等級還是差得不少的。

企業家精神的內核,其實是創新。一個企業家,需要做的,是真正改變世界的事業,給社會帶來不一樣的價值。這樣的事業,沒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或者創新精神,是做不來的。

而網紅們經營的事業,大多還局限在開淘寶店賣衣服,開直播賣貨上面,不能說沒有價值,但是只是在前人都打磨好的商業模式上繼續開拓疆土,沒有辦法提供更加有意義的東西。

歸根結底,網紅如果想成功轉型為一個企業家,一定要給這個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雪梨們的轉型之路,任重而道遠。

作者:老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V1yC3EBrZ4kL1VibU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