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的一個朋友常跟我說,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爸爸單打或媽媽單打,他就很不一樣了,他是男女混合雙打。雖然他是當作玩笑講給我們聽,但是我知道,這是他心裡永遠的傷疤。
大多數中國家長信奉孩子不打不成材的理論,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但是事實卻不盡於此。
很多孩子被打完長了「記性」再也不敢犯錯,但有這麼一個孩子,被打了之後,再也沒有犯錯的機會了。
然然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在學校沒少讓老師操心,是方圓十里除了名的孩子王。當然,這樣調皮的然然也沒少挨父母的揍,什麼拖鞋掃把都跟然然有過親密接觸。
這天然然媽在公司被老闆點名批評,本來心情就極度不好的她,剛出家門電梯,就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這不是自己托朋友從國外帶回來的香水嗎?帶著一臉疑惑,然然媽打開自家防盜門。
只見然然拿著香水瓶站在沙發上狂噴,家裡的香味比樓道濃郁10倍還不止,氣的媽媽血液上涌,抓起拖鞋就朝然然扔了過去。
可是然然並不懂媽媽為何生氣,反而扯著脖子對媽媽喊:「你打我幹啥!」
媽媽聽了這話更來氣了:「我打你怎麼了?我是你媽,我想打你就打你!」然然一邊掙扎一邊喊:「那我不要你這個媽了!」
這可激起了媽媽心底的怒火,抄起沙發上的衣架就對著然然狠狠抽去,然然越掙扎,媽媽抽的就越狠,仿佛是在和孩子進行拉鋸戰。
隨著媽媽的暴打,孩子的抽泣聲越來越小,說了一句:「媽媽,饒了我吧。」之後就沒了聲音。
媽媽看孩子認錯了,才放下手裡的衣架,轉身約閨蜜做頭髮去了。臨走之前留下一句話:「晚上讓你爸給你做飯。」
爸爸回家後發現兒子躺在沙發上手腳冰涼,立即把孩子送到了醫院,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孩子到達醫院時,已經沒有了呼吸。
然然的故事不可謂不悲慘,父母雖為父母,可也並沒有隨意打罵孩子的權力,一旦造成然然這樣的結局,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可有的家長說氣急了就顧不得那麼多了,手揮出去就收不回來,那麼一定請記住,孩子的這些地方千萬不能打。
頭部
眾所周知,頭部是人身體最脆弱的地方。尤其是孩子,他們的頭部發育還不完全,比成年人更加脆弱,如果遭受重擊,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耳朵
很多家長覺得,耳朵是比較軟的地方,所以扯兩下揉兩下也沒問題,但是卻忽略了耳朵的重要性。耳朵受傷雖不致命,但一旦聽力受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極大的,將是孩子一生的障礙。
臉
這時候就會有人槓了,臉有什麼不能打的啊,也不致命,也不影響聽力。大多數人只關注了孩子的身體會不會受傷,卻鮮少有人在乎孩子的尊嚴受到傷害。
我們有句俗話很在理,叫做打人不打臉,罵人不罵媽。打孩子的臉會讓孩子丟掉尊嚴,對他的身心發展有害無利。
有時孩子犯錯我們確實需要小懲大誡一番,但家長一定要把握尺度,孩子雖是我們生的,但卻不是我們的附屬品,像這樣的過渡傷害,我們都要努力避免。
今日互動:你有什麼比打孩子更好的教育方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青檸媽媽,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