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二請進!從400分到600+,做到這3點就可以了!家長轉給孩子

2019-07-21     清華博士說高考

相對初中來說,高中知識無論是從深度和廣度上都發生著質的變化!這也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有了進一步的要求。

然而很多學生進入高中後因為無法適應這種變化,而導致高一成績出現下滑的現象。

我整理了一份資料《高中生全九科網絡知識結構圖》,內含各科目章節知識點的梳理,可以幫助中等生查漏補缺,提升成績。

私信我:九科,就可以免費領取。

那麼對於這部分學生,如何利用高二實現逆襲呢?學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下面我分三個點進行闡述:

1.從落後生到中等生

對於很多成績落後的同學,經常是讓家長急得寢食不安,而他們自己卻得過且過。

無論家長和老師怎麼勸說和引導,都充耳不聞。這部分同學大部分對學習的目的產生誤解,認為學習是為老師學、家長學的。

一旦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就會以此為藉口產生逃避心理。倘若再加上家長由「利誘」改為「威逼」,有叛逆心理者可能就會放棄學習或一些有難度的學科。

對於這種情況,首先要明確學習的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由家長或老師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從心底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自覺的去學習。有了學習的慾望,再加上各階段的知識都是以基礎為主,一般很快就可以跨入「中等生」的行列。

2.從中等生到優等生

成績中等的同學整體上學習態度比較好,每天熬夜刷題,爭分奪秒,非常努力,可是成績上並 什麼提高!

其實這部分同學之所以成績平平或不穩定,恰恰是因為其太拼時間的緣故。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成績,而非單純花時間在學習上。

如果上課聽不懂或精力不濟少聽了10分鐘,那這10分鐘的精華可能要在課外花1小時或更多時間才能彌補,然後又會占用睡眠時間,如此惡性循環,成績很難提高!

私信我:九科,免費領取《高中生全九科網絡知識結構圖》,把你找到學習漏洞,提升成績。

這部分同學,首要的是有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好的學習習慣,保證聽課效果,保證基礎知識的掌握,這樣才可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還有些同學平時上課聽懂了,作業也做的不錯,可是考試時碰到見過的試題就會做,沒見過或忘了的試題就考的不行。

這種狀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太注重知識的記憶,而忽略了知識的總結與系統化。建議有這種情況的同學,加強總結,形成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結構,然後學會精做題和題後思考,形成做題以一當十的效果,這樣你的成績就會穩步提高了。

3.從優等生到尖子生

「優等生」普遍的喜歡學習,並能從學習與解題中找到樂趣,同時又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但這部分同學卻很難進入「尖子生」的行列,他們之間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是學習的計劃性不同。

成績優等的同學有些有學習計劃,有些沒有,而尖子同學則普遍的有中長期的學習計劃和短期到一天的學習計劃,而且能保質執行,也正是在這種保質保量的計劃學習下,尖子同學比優等同學平均每天相對多出了30分鐘的學習時間。

30分鐘時間雖短,但高手之間的較量也恰恰是在這分毫之間。比如說優等同學提高語文是有空時就看一下課外書,而尖子同學則是有較固定的每周閱讀量計劃,這種隨機與計劃之間的日積月累的差距就形成了5-10分的差距,而多門功課加起來,30-50分的差距就出來了,於是就區分出了優等同學和尖子同學。

總之,要想高二成績突破,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正視自我,調整心態

根據高一的考試成績,正視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既不可自視過高,又不以有自暴自棄。對於絕大多數的中檔學生而言,未來一年的目標是掌握所有知識的基礎題型,首先做到會的東西不錯,能拿分畢拿,其次才是衝擊難題和高分,挑戰和突破自我。

2.高一內容,時常複習

無論哪科,一般高一都是以基礎知識的學習為主,這部分往往並不難,但是知識點多而細,非常瑣碎。所以很多同學繼續學習高二內容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最大的障礙是已經遺忘了高一的知識,這會非常痛苦。

推薦同學們每1個月左右,自覺找一些高一各個章節的題目做一做。題目不在多和難,簡單基礎都不怕,重要的是讓每個知識點都能時常在腦海中過一遍,做到基本知識基本題型不遺忘,到高三的時候就會順暢得多。

私信我:九科,免費領取《高中生全九科網絡知識結構圖》,把你找到學習漏洞,提升成績。

3.新課學習,求穩不快

高二課程的知識一般都比較難,很多概念十分抽象,不好理解。同學在此時的學習,做好預習是必須的,但同時也要注意,預習不要貪圖快。要細緻的思考重大成就聽細節。有問題就找老師問。千萬不要自己想偏了還鑽牛角尖,最後還要花很多時間重新理解。所以,學習要求穩不求快,基礎題型反覆練習,力圖把基礎題型紮實掌握,而不要領略難題偏題。

高二的知識難度大,同時也是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一年。把握好這一年的學習,對於高中三年來說至關重要。希望同學們調整好心態。做好複習和預習,並最終體現在考試上,獲得好成績,進入高三的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QTvWmwBUcHTFCnfY3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