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金字塔,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文明古國埃及。其實世界上擁有金字塔最多的地方不是埃及,而是墨西哥。在尤卡坦半島的瑪雅遺蹟中散落著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只不過古瑪雅人的金字塔不是墳墓,而是用來祭祀。即便對瑪雅文明沒什麼太多了解,來到尤卡坦半島,也都要去看看奇琴伊察那座最著名的羽蛇神金字塔。
位於尤卡坦半島中部的奇琴伊察(Chichén Itzá),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2公里,是眾多瑪雅遺蹟中名氣最大的一個,也是古典期晚期及後古典期早期最強大的城邦之一。早在公元5世紀就有人在此居住,7世紀晚期崛起,8世紀步入鼎盛,在與科巴的抗衡中逐漸取勝占據了主導地位,迅速累積財富,城市也一點點擴大。10世紀末期,來自墨西哥中部的一支托爾特克人(Toltec)攻陷了奇琴伊察,幸運的是,他們沒有毀掉這裡,卻和瑪雅統治者「強強聯合」建立了新的政權,把墨西哥中部地區的宗教文化和瑪雅文明融合到了一起,也給這裡注入了強大的戰鬥力,再次稱雄尤卡坦半島,成了後古典時期最強盛的瑪雅城市。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奇琴伊察,是一座兼具瑪雅和托爾特克風格的遺蹟。
公元1250年左右,奇琴伊察開始衰落,因缺乏史料原因至今不明。統治者將首都遷往了城市西邊約100公里的瑪雅潘(Mayapan),原來的城市僅保留宗教祭祀的用途,到14世紀左右才徹底廢棄。
瑪雅人奠定了城市的基礎,將天文曆法融入到建築中,托爾特克文明的到來使城市達到鼎盛,金字塔一部分的構造就是典型的舶來品。而西班牙殖民者無法解讀文明的本意,按照他們的思路給建築起了奇奇怪怪的名字,使得奇琴伊察成了三種文化融合之地。從景區導覽圖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座保存完整的瑪雅城市,統治者居住的千柱宮殿、祭祀用的金字塔、蹴鞠場、天文台……覆蓋了宗教、文化、生活各個方面,而且保存(修復)都相當完好(下圖來自於網絡)。
然而,我要吐槽的是,這也是一個徹底被「慣壞了」的旅遊景點,而且是被美國人慣壞了。
在墨西哥全國,絕大部分的旅遊景點門票實行統一價格——75比索(約合人民幣27元),甚至有些景點周日不收取門票,任何人都可以免費入內。但奇琴伊察卻仗著自己是最著名的瑪雅遺蹟,加收地方政府稅。十年前奇琴伊察景區門票80比索,一日可多次入內,周日免費;加上稅後,最近三年的票價火箭般上升:2017年是172比索,2018年是254比索,2019年就達到了481比索(約合人民幣170元)!您別嫌貴,愛來不來,誰讓人家號稱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呢。
原因很簡單:洪水般跟團遊客的湧入,特別是從坎昆和梅里達來此一日游的團,大多以美國遊客為主(大多是中老年人),間接推高了門票價格。他們並不會像我一樣住在奇琴伊察,而是坐上三個小時大巴前來,湧入景區參觀1-2個小時,金字塔前拍個「到此一游」的照片就敦促導遊快點帶隊離開。至於瑪雅文明是什麼,金字塔有何神奇之處,他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早上開門,只要晚進入景區一會兒,廣場上就人頭攢動,好好的美景變成了雞肋。這也是我要住在奇琴伊察的原因,早上開門就進去,省的拍照都變成了大合影。
我所說的門票價格是橫向對比,相比較起同一年間墨西哥其他旅遊景點的票價,奇琴伊察的票價是其他景點的6倍還多,簡直就是「變相敲詐」。
午後從烏斯馬爾出發,經過約三小時車程,抵達奇琴伊察景區旁邊的度假村Mayaland Hotel & Bungalows。這家算得上是「網紅」酒店,因其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就位於景區里,有專門的通道通往景區,諸多國家領導人和明星都曾下榻於此。雖然一路上已經看過了幾處遺蹟,到達奇琴伊察時難免有些審美疲勞,但瑪雅世界那些撲朔迷離的傳說,神秘的生活畫卷終於在這一天在眼前展開。來到她最具標誌性的城市,心裡依然感到一種充實和滿足。因為雖然很多建築有相似之處,但它畢竟是整個瑪雅世界中最全面最集中的展覽地。
酒店的大門就正對著景區的「天文台」。這座看上去和現代天文台別無二樣的建築,確實就是一座天文台。西班牙人根據其外觀命名為「蝸牛」天文台(EL Caracol)。
EL Caracol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是「蝸牛」或「螺旋樓梯」,得名於其內部螺旋形的樓梯。但天文台不對遊客開放,據考古學家推測約建造於10世紀早期,塔樓坐落於一個9米多高近似於方形的不規則平台上,觀測台高13米,內部有一道狹窄的螺旋形樓梯通往頂部的觀測室,最高處的觀測點距離地面高度達到28米,使得觀測者在觀星時視線不至於被叢林中高高的樹冠所遮擋。
瑪雅人根據星體運動的軌跡在穹頂上開設了長方形的觀測孔,與特定的星星對準,根據看到的不同星象計算校對曆法周期,用來指示日常農作。觀測孔的對角線就是測定的依據,從天文台的平面圖就能看出,方向和布局都結合了天體運行的軌跡設計。在1000年前就能夠有如此高水平的觀星建築,足以令人驚嘆。
目前僅僅修復了其中三個觀測孔, 對角線的連線分別對應了金星在地平線上升起時的最南、最北端,地磁的南極和春秋分時的日落方向,西側窗口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分別觀測到春秋分、日落月落的最北線,瑪雅人就是根據日月星辰的運動,計算製作出了準確的曆法。
在酒店的二樓有個小陽台,傍晚時分是拍攝日落的最佳地點。
第二天清晨吃早餐時候被人認出來了,哥們穿個國安隊服,同為國安球迷,本來我是想去搭訕一下,結果他先認出了我,說看過我兩次巴爾幹的遊記,而且我在貝爾格勒,中國駐前南使館遺址上看到的那條國安圍巾是他系上去的。
果然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吃完早餐便前往景區,早上稀稀拉拉的遊客還不多,走不遠就來到遺蹟的中心。廣場上坐落著奇琴伊察乃至整個瑪雅世界最著名的金字塔——庫庫爾坎金字塔(El Castillo)。
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是祭祀羽蛇神,所以又名「羽蛇神金字塔」。羽蛇神就是托爾特克人帶來的文化,融入到了瑪雅人的建築中,它被描繪為一條長滿羽毛的蛇形象,還帶一對翅膀,看上去倒是有點像中國神話中的龍,主宰晨星,掌管播種、豐收,給人類帶來了玉米——中美洲最主要的食物。還掌管死亡和重生,是祭司的保護神,也是瑪雅文化中最重要的神靈。
1863年金字塔未被修復時的樣子。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眾多瑪雅遺蹟中最壯觀最漂亮的一座,最早建於公元800年左右,今天看到的樣子是公元1000年左右加蓋的,底部是邊長55.3米的正方形,聰明的瑪雅人將他們複雜精妙的曆法融入到了金字塔的建造中,正是這座金字塔,讓世人了解到瑪雅人的曆法、觀星和建築技藝如何高超。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4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