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這條高鐵終於通了,原來太行山如此之美

2021-01-26     Uni旅圖

原標題:山西的這條高鐵終於通了,原來太行山如此之美

上個月,在山西和河南之間開通了一條高鐵,令山西人民興奮不已,這條高鐵線就是鄭太高鐵(焦作至太原段)

鄭太高速鐵路包括鄭州至焦作段(鄭焦城際鐵路)和焦作至太原段(太焦高速鐵路)兩部分。早在2015年,鄭焦段就已開通運營,直到五年後,太焦段的開通才迎來了鄭太高鐵的全線通車。

鄭太高鐵路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鄭太高鐵貫穿了中國重要的南北運輸通道,方便了晉豫兩地人們的往來,特別是緩解了山西省南部地區出行難的困境。

人說山西好風光,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山西省有兩座大山,而鄭太高鐵(太焦段)就環繞在太行山脈中。

太行山,自春秋戰國起,兩千多年間經常烽火連天,干戈不息。儘管朝代一再變換,但太行山的險要地位一直未變。

太行山千溝萬壑,自古出入有八陘,即太行山脈的八個交通孔道,眾多關隘要塞都藏在百里大山中。曹操對太行山都留下過這樣的描述:

魏晉 · 曹操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羊腸坂苦寒行

登山天道

南太行腹地,千仞絕壁連綿不斷,山里人為了走出大山,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人工用鐵錘沿峭壁鑿出了一條之字形掛壁公路,堪稱世界築路史上的奇蹟,這就是山西陵川縣的錫崖溝。

錫崖溝

由於地理的特殊原因,使得太焦鐵路修建難度極大,可謂是遇河架橋,見山開洞,單單修建隧道就高達39座。

太行山的高速路

高鐵修通之前,從太原到晉城(山西東南部城市,與河南接壤),只能開車走高速,若遇到不好天氣,就封路無法通行。

陵川黑貓溝,位於白陘古道山峋,蔽日遮天,這是晉豫現代之通道,陵川東部山區多個鄉鎮村落的必經之路。

如今,高鐵修通後,不僅方便了當地人的出行,也方便了來山西的遊客,輕鬆遊覽太行山美景。

太行山作為「山」的險峻與壯觀,懸崖、奇峰、幽峽,幾乎集山美之大成,匯山景之大觀。

太行山不以山峰高聳取勝,而是以岩壁像萬丈屏障一樣橫向展開的氣勢,撼人心旌。

十八億年前,太行山區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地殼運動抬起,逐漸形成一座巍峨聳立的八百里太行山脈。

山形稜角分明、崖壁層理清晰,四代地質變化在這裡「四世同堂」,是地質絕佳科考點。

那綿延不斷的紅色岩壁像一幅長長的畫卷,為這壯麗的山脈增添了一份攝人心魄的視覺效果。

太行八陘之白陘,是八陘最古老也是保存下來的最好一段,昔日苦寒行,今日成了最美考古探險、旅遊勝地。白陘古道72拐,是晉汴咽喉,晉豫通商之官道。

太行八陘,上黨有四,稱為南太行之最險要地段。晉城的太行陘直通河南平原沁陽市,古關碗子城,古道羊腸坂穿城池而過。

太行,不再是昔日「車輪為之摧」的羊腸坂,歷史上的金戈鐵馬和商隊響鈴都已經遠去,而文化卻正一點點附著。

積澱深厚的古村落、古道、頹牆殘垣中,成為一段遠綿長久的記憶。乘坐高鐵來自天南地北的遊客,或許能從這當年的遺存里,去體會山道的蒼茫崎嶇。時代在變,變的是夢,而詩在遠方。

游五千年三晉,「可千里江陵一日還」。

攝影|秦紅宇

編輯|Sunnie

圖片版權歸攝影師所有,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MBdPXcBuNNrjOWzaZ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