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編輯:基層醫師公社 羽兮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提到,為全省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廣東在全國率先啟動公共衛生人才隊伍體系完善補強工作。
公衛系統的一次強有力的改革要來了。
在此之前,廣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我省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15條福利,對全省公共衛生人才隊伍體系進行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完善補強,為全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衛生人才保障。
這幾個重磅措施,公衛人值得關注。
第一,公衛人才擴招,畢業後納入基層上崗退費計劃
鼓勵高校增設預防醫學、全科醫學、生物醫藥等公共衛生相關學科專業。適當擴大公共衛生及相關專業招生規模,在2020年專插本招生中增設預防醫學專業,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同比增長50%。
完善公共衛生人才的崗位聘用管理,將公共衛生人才專業的畢業生納入到高校畢業生下基層上崗退費的計劃。
注重培養藥品、醫療器械安全應急檢驗人才。大力培養衛生防護裝備研發人才,引進培養一批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專門技術人才,提高公共衛生信息化水平。組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心理援助隊伍,組建高水平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決策諮詢智庫。
第二,這些人員給予事業編制,推動職員等級晉升制度改革
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一線醫務防疫人員,尚未入編的,可按規定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逐步在全省公共衛生事業單位推行職員等級晉升制度改革,拓展公共衛生管理人員職業晉升通道。
同時,改進公共衛生人才評價方式,對獲得嘉獎、記功的,可分別提前1年、2年申報衛生技術人才高級職稱;對獲得記大功或授予榮譽稱號的,可直接申報高級職稱。
值得一提的是,該通知還指出將探索公共衛生機構公務員分類改革,推動專業技術類公務員專業技術資格任職評定與職稱評審相互銜接。
第三,提高疾控、衛監部門專業人員比例,建區域性流調人才培養基地
要按照常住人口萬分之1.75的比例核定全省疾控系統編制總量。各級疾控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占比不低於崗位總額的85%,其中衛生技術人員不低於70%。
探索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和青年骨幹專家制度。建設區域性流行病學調查人才培養基地。市縣兩級重點圍繞規範化操作能力建設,大力實施實驗室「手把手」培訓項目,全面提升採樣、檢測、分析報告等技術水平。
此外,《若干措施》還提出,要提高衛生健康監督執法人才整體素質。實施嚴格的准入制度,各地新招錄衛生監督人員中專業人員比例需占80%以上。健全完善首席衛生監督員制度。
第四,提高基層公衛人員保障水平,提供「組團式」幫扶
夯實基層公衛人才基礎保障,要探索開展公共衛生人才「組團式」幫扶,提升欠發達地區和基層一線公共衛生人才服務保障水平;將公共衛生人才納入緊密型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推動公共衛生人才下沉。
第五,落實防疫補助,按規定獎勵
防控疫情,公衛人員同樣是沖在前線的重要力量。
通知明確,落實國家及省關於衛生防疫人員津貼和傳染病疫情防治人員臨時性補助的政策;同時,對於參加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並深入疫情防控一線發揮重要作用的、在防控疫情新技術新產品新藥物等科研攻關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救治病患或為疫情防控提供服務保障等表現突出的人才,按規定給予獎勵。
廣東省率先推出的強公衛計劃為其他地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參考模式,公衛系統的壯大、人員能力水平提高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防控突發疫情,維護人民健康的關鍵,期待各地都能採取切實有效的手段進一步加強公衛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