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大呼不會教,這樣的課文是否過於拔高小學生的水平了?

2019-12-19     愛知教學園地

自從今年秋季開始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以來,很多老師會發現課文內容加重了古詩詞和文言文的比例,在單元結構上也有所變化。在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中,最後一個單元都是和魯迅有關的文字,其中有一篇《好的故事》,很多語文老師看後,大呼不知道該怎麼給學生講,更不知道學生能否從語言文字當中體會到魯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更多學習內容請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aizhi2020)。

其中講夢境的文字異於我們現代的表達方式,可以看到,在第5自然段中,出現了很多夢境中出現的事物,語言有年代感,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而且在標點符號的使用上,也和現在有所區別,比如說該段中的省略號,按照現在的用法,應該在列舉的事物之後,而不是在下一句的開頭,這樣的課文,雖然堪稱經典,可是對於正在學習語文的小學生來說,這些使用中的知識,是否對他們會有影響呢?課文後半頁也是出現了很多學生從未見過的詞語和表達方法,這樣的課文,在語法和表達方式上讓學生理解困難,而老師覺得更是不知道從何入手。


還有鐵凝這篇《盼》,寫了一個小女孩盼望穿上新雨衣的心情,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是不大,可是篇幅過長。而且看起來就是一篇普通的兒童文學作品,對於選入課文,尤其是選擇經典文章來說,還是值得商榷的。



還有略讀課文《故宮博物院》,裡面的文化內涵過於深厚,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如果泛泛地讀,又無法領悟其中的深邃,可是其中的文化常識和不常見的名詞又不僅僅是一篇略讀課文就能講清楚的,所以拔高了對學生的要求,對於一線城市的學生比較適合。

除此之外,加大的古詩詞部分,毋庸置疑是為了讓學生能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但是比例過大,對於學生來說,審美能力還暫時跟不上,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落差,學生對語文有畏難情緒,就會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

各位家長,你們覺得部編版的語文教材難嗎?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L1lIG8BMH2_cNUgii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