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文學教授老爸給孩子講這些故事,其實你也可以

2019-11-15   三聯生活周刊

父母的事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家中五代事丹青;大學者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是清末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戲劇大師曹禺的父親是黎元洪的秘書……除開文藝界,還有大名鼎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迪斯尼家族等商業家族。古今中外,我們知道的很多歷史名流,其實都來自「世家」。

心理學家很早就注意到,父母的職業會給孩子重要的薰陶和影響。

一方面是思維方式的影響。比如從事法律、醫學、科研等工作的父母,通常處事嚴謹,條理清晰,這種態度同樣會反映在生活當中;而從事文學、藝術等工作的父母,通常細膩、感性,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受到薰陶。

球星庫里與父親和弟弟

他們都曾是NBA最好的投手之一

父母擁有的職業資源,也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認知優勢和便捷。

學者在教育孩子、成就孩子方面有優勢。長期嚴謹的治學習慣,讀文獻、搞研究、從事教學的經歷,都能深刻塑造一個人。學者往往具備縝密的邏輯思維,擅長搭建知識框架,能較快地進入相對陌生的領域。學者在教育方面總是不遺餘力,來自這樣家庭的孩子,也往往聰明早慧。

比如,有一位從事古典文學研究與文學經典傳播的教授,想在每晚的「故事時間」給孩子講一些有趣又有料的內容。他最熟悉、最擅長的領域,就是中國文學史。

於是,這位教授爸爸下了一番苦工,用數年時間,把上起遠古口傳神話,下到20世紀中葉的中國文學經典,串成了一整套適合女兒聽的口語化「講稿」。孩子聽故事的過程,既是優質的親子時間,也在潛移默化提升人文素養。

有這樣的父親,真讓人羨慕。然而術業有專攻,我們都不可能成為「萬能父母」。許多理工科家長,對人文學科一竅不通,抱怨自己孩子的語文成績差,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現在的學校教育又非常強調「大語文」概念,孩子語文基礎打不好,是許多家長的「心病」。

好在,那位文學院教授爸爸——首都師範大學的侯會老師,把這套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100講》錄製成了音頻,讓孩子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中國文學經典之美。

更重要的是,它補全了語文課堂所缺失的內容按照時間的順序,串起中國文學的歷史,給孩子呈現更直觀更完整的知識結構,更有課堂上不會講的人物小史與趣聞軼事,讓孩子再也不會覺得語文課枯燥無味,寫作文不知從何下筆。

掃描圖片二維碼即可收聽

侯會老師音頻課程《中國文學經典100講》

主講人簡介

點擊收聽侯會老師親聲講述

如何給孩子講中國文學經典

我的這篇「講稿」,從30年前就開始動筆寫了。

那時我的女兒年紀還小,每晚都纏著我講故事。《拇指姑娘》、《小紅帽》都講過了,我就想與其自己編些不倫不類的故事,不如給孩子講講中國的文學家和文學作品。我就從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神話講起,又講了屈原與端午節的來歷,還有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孩子居然很愛聽。

書是用來看的,需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行。但女兒當時還不識字,聽,也便成了她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至於具備了閱讀能力的中小學生,因課業繁重,讀課本以外的書,對他們來說已成為一種「奢侈」的享受。聽音頻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

古人說:「耳讀書而聰,目讀書而明」。據國外心理學家分析,在知識的認知過程中,聽的轉化效率更高,是閱讀的兩倍。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基於此,我們經過精心編輯,把中國文學的經典內容濃縮成100講,以講故事的口吻錄製成音頻課程,讓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不受限制地收聽分享。

其實孩子在中小學課堂上已經學了不少古今文學作品,有的還能朗朗背誦,為什麼還要聽你的音頻呢?原因是,孩子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而且大半是零散的,甚至是次序顛倒的:譬如這學期背誦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下學期又學《詩經》中的「碩鼠」;可《詩經》要比李白早一千多年呢。

《中國文學經典100講》這檔音頻專欄,將按照時間順序,從頭講起,先講遠古神話,以下依次是五經四書,先秦諸子,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明清的小說戲曲,往下,一直講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作品,涉及三四百位古今作家及上千篇作品。

我們這樣做,如同幫助孩子把課堂上得到的零散珍珠,穿成一條閃閃發光的完整項鍊,好讓他們對中國文學的發展全貌,有個系統認識,並儘可能多地接觸中華文學最精粹的內容。

今天的家長,都高度重視孩子的教育,不惜重金,為孩子們報班、請家教,補習數理化,學習琴棋書畫。家長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動。然而通過文學經典了解祖國的文化,探尋人生真諦,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孩子的人文素質,這是為人生打底子的工程,無疑是更為重要的。這也符合我們今天加強語文學科教育的大趨勢。

作為家長,如果不是文學專業出身,這又是通過親子閱讀補習文學、提升自我的好機會。您不妨跟孩子一塊了解中國文學發展的來龍去脈,零距離擁抱光華燦爛的文學篇章,這些內容不僅富於知識性,又不乏趣味性。

例如我們肯定知道儒家「五經」是什麼,那麼還有個「十三經」的說法,又是指哪些經典?大家都罵《水滸傳》中的宋江是「投降派」,可您知道他接受「招安」,在當時是正義之舉嗎?另外,當代戲劇家曹禺寫話劇《雷雨》時,還只是個大學生;而老舍為了寫好《駱駝祥子》,自己還當過幾天「車夫」呢!您瞧,精彩的內容配合著新穎恰當的形式,學習完全可以是輕鬆愉快的!

和侯會老師一起穿越歷史,

以遠古神話為起點,以現代文壇為終點,

拜訪中華文明史上幾百位文學精英,

聆聽他們的經典之作,

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文學經典之旅吧。

掃描圖片二維碼

即可購買音頻課程《中國文學經典100講》

課程大綱

課程亮點

400+位文學名家

1000+部經典作品,5000年中國文學歷史

在短短100講的課程中,上起神話時代,下至20世紀上半葉,涉及經典作品近千篇(部),有四五百位文學名家的人生參照。立體、多維度地講述中國文學故事,培養孩子對於文學和經典的興趣,幫孩子建立完整全面的知識結構。

用講故事的方式

讓語文課不枯燥,讓文學史有溫度

孩子在語文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是有限、零散的,甚至是次序顛倒的:譬如這學期學李白的詩歌,下學期又學《詩經》中的篇章。這門課程按照時間順序,讓孩子系統認識中國文學的發展全貌完整串聯語文課的零珠碎玉,娓娓道來課堂不會講的趣聞軼事

親子共處的絕好機會

碎片化時間的完美填充

上下學的路上,或利用休息、鍛鍊的空隙,藉助聽來實現知識的擴展,獲得美的享受,是孩子的最佳選擇。父母和和孩子一起聽,既能補全自己的知識漏洞,也是陪伴孩子的好機會。

擴展語文課堂

提升鑑賞能力,豐富作文素材庫

宋代的柳永為什麼自稱「奉聖旨填詞」?我們知道「詩仙」「詩聖」,那麼「詩豪」「詩鬼」又是指哪位?學習這門課程,幫你找到答案!更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孩子自如運用語言的能力,學會分辨好作品,幫助搭建作文素材庫,讓孩子寫作文時不再無從下筆。

訂閱福利

早鳥特價

原價:199

限時特價:99元

打卡送書

打卡全部章節送

《講給孩子的世界文學經典》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