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芝麻,做好9點措施,可促進芝麻高產穩產

2019-09-28   付老師種植團隊

農民種芝麻,芝麻畝產是可以達到400斤的,但是除了自然災害外,常常因為農民朋友種植技術落後、管理粗放、投入少,造成芝麻產量低,那麼,農民應該怎樣採取改進措施來提高芝麻產量呢?建議大家從以下幾點入手:

(1)避免重茬種植

芝麻重茬病害較多,病菌多為土壤傳播。所以芝麻不宜重茬一般建議進行2年以上輪作。

(2)建議進行高畦種植

芝麻根系淺,不耐澇,採用高畦種植,方便澇時排水,利於芝麻的生長。高畦的標準:畦寬可在140厘米,畦溝寬30厘米左右,溝深15~20厘米。

(3)建議改變單一播法

播種時咱們可以先條播3/5左右的種子,然後再撒播剩下的種子,然後耥平,目的是為了保證芝麻全苗。

(4)提倡人工造墒早播

芝麻喜溫,如果生長後期遇到低溫,光合作用減弱,黃梢長,芝麻粒秕、產量低,品質也差。因此,麥收後應及時作畦造墒,力爭早播。

(5)建議合理密植

種植芝麻,要合理密植,一般單株型芝麻,種植密度為每畝(1~1.2)萬株;對分枝型芝麻品種,每畝種植密度以0.8萬株左右比較好。

(6)病蟲害需兼治

防治芝麻蟲害的同時要防治病害。芝麻上病害較多,容易發生莖點枯病、青枯病,根腐病等,特別是莖點枯病,在雨水較多的年份危害嚴重,容易減產甚至絕收。如能在苗期、初花期、盛花期各噴施多菌靈1次,防治數果良好,增產明顯。

(7)及時追肥

芝麻初花期以後會進入旺盛生長期,是需肥高峰期,這時一般每畝可施尿素7~8千克,增產效果十分明顯。

(8)及時打頂

芝麻高產建議在終花期進行打頂,可以節約養分,促進芝麻籽粒飽滿,提高芝麻產量和品質。

(9)芝麻收穫後及時晾曬

芝麻堆悶很容易發熱, 造成芝麻籽粒不白不亮,甚至成灰色,含油量容易降低。建議在收割後把芝麻捆小把,及時晾曬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