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持續強化內生動力
奚明代表說,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廣「駐企管家」「金融超市」「土地超市」等經驗做法,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葉敏代表說,要推進辦理破產便利化,建立法院、稅務等多部門協作機制,出台破產重整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虧損彌補和特殊性稅務處理等扶持舉措,提高破產財產處置成功率和債權受償率。
陳萍萍代表說,要分步分類推進施工圖審查改革,合理界定施工圖取消範圍,推行施工圖審查「自審承諾備案制」。
高屏代表說,要構建「海關數據+出口退稅記錄+銀行流水+合同訂單」等大數據風控體系,引導金融機構針對優質外貿企業推出無抵押的信用貸款及創新的金融產品。
龔慧代表說,要提高大數據管理部門專業技術水平,建立專家下沉指導、技術人員能力提升機制,並參照教育、科技、衛生、廣電等部門做法,提高大數據管理部門高級技術職稱聘任比例。
周成代表說,要參照廈門市做法,建立「企業產品產銷融通對接平台」,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等形式,打通寧波產品內外銷售渠道。
虞文進代表說,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的確定性對沖經濟的不確定性,將疫情期間扶持中小微企業的相關政策及措施固化、常態化。
陸國軍代表說,要加大對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保護企業創業創新積極性。
褚孟形代表說,要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立足加強優勢產業鏈培育發展,制訂產業方向、科技水平、投資強度、建設強度和納稅強度等5方面指標,嚴控產業准入門檻,推動產業入園集聚。
王兆波代表說,要推進工業土地全域治理,分類開展工業用地治理提升和生態修複試點,探索「彈性出讓、租讓結合、增減掛鉤、跨鎮調劑」等供地模式,加快低效區塊改造和二次開發利用。
費偉華代表說,要探索引進龍頭企業、專業工業地產開發商參與工業用地、村級物業二次開發模式,試點工業樓宇以整棟、整單元等分割出售政策,推進國資收儲低效閒置工業用地機制,加快低效閒置土地盤活利用。
齊敏代表說,要鼓勵金融創新驅動,在全面有效控制金融風險前提下,適當支持梅山發展培育類金融產業集聚,探索類金融企業新設商事登記。
何旖莎代表說,要在保障用地需求、加強資金保障、推進專利權質押貸款、能源消耗和環境容量指標保障上給予單項冠軍企業更多支持。
吳傑代表說,要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創新運營機制,推進國有企業決策執行機制與市場機制接軌。
蔣善文代表說,要建立法院、人行、銀保監局等多部門協作機制,優化重整企業信用管理,修復企業不良信用記錄,幫助企業恢復正常經營。
盛悠代表說,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要在出口信保、貸款貼息等方面重點加大外貿企業的扶持補助力度,積極引導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B端市場轉C端市場,力保出口全國份額不降、國外市場渠道不丟。
李立峰代表說,要以「一帶一路」統領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高標準建設17+1經貿合作示範區,辦好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大力發展物流產業,努力建成國際貿易物流中心、江海陸聯運服務中心。
龔激紅代表說,要在鐵路貨運北站設立陸路綜合保稅區,疊加集聚國際貿易新業態、新模式配套政策,推動我市成為同時擁有陸海空等國家一類口岸的全境開放城市。
高浩孟代表說,要深入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城市間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項目協同推進、公共服務統籌共享。
王賢明代表說,要主動承接上海的產業、科技、金融等溢出資源,協同共建一批科技研發、金融保險、專業服務等合作平台。
余銀國、姚雲珠代表說,要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加強餘姚、慈溪、杭州灣新區間交通互聯,解決好寧波北部東西向道路快速疏通,構建寧波都市區北翼外聯內暢的交通體系。
項漢明代表說,要進一步理順南灣新區指揮部管理體制,積極推進象山港二通道、岳井洋大橋、寧海通用航空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重大產業項目和優質產業轉型項目向南灣新區集聚。
黃炎水、王明波代表說,要通過實施兩地市民卡互聯互通、減免甬舟高速通行費用等舉措,加快推進甬舟一體化發展。
胡祖廣代表說,要強化海島大花園建設,加快大花園典型示範創建項目建設進度,進一步拓展海島大花園的海濱休閒度假游、地質公園觀光、海洋自然研學等功能。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發展硬核實力
丁曉芳代表說,要樹牢「畝均論英雄」導向,強化平台支撐和要素保障,培育一批國內領跑、國際領先的細分行業和單打冠軍。
周曉峰代表說,要建立小微企業生存情況及時反饋機制,探索建立由專業人才、投資經理等參與的「小微企業危機管理特派員」制度。
葛文枝代表說,要建立健全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專項扶持政策,支持各區縣(市)推進優勢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工作。
宋迎春代表說,要加快制定和實施寧波製造品牌培育計劃,引導企業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抓手,積極爭創「品字標浙江製造」企業。
宋漢平代表說,要建立我市單項冠軍企業的梯隊培育庫,引導企業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動「專精特新」轉型發展。
華利波代表說,要通過大數據、雲平台深化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推動中小微企業與大型企業形成配套協作。
沈國強代表說,建議政府在開展「三服務」過程中,提高精準度、擴大覆蓋面、把准企業脈,加大對企業貸款融資、防疫物資採購、人才招聘等方面的扶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潘銀浩代表說,要加快重點行業、關鍵崗位的人才招引,升級穩崗就業、激勵人才等政策,吸引更多高端創新人才帶技術、帶項目來甬發展。
劉新宇代表說,要鼓勵企業與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高水平的研發機構,支持科研院所人才到相關企業兼職,促進科研成果在企業落實生產。
梁豐代表說,要健全完善我市高校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尤其要強化面向「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的學科專業建設,進一步提升我市高校學科專業與產業的匹配度。
易鶴代表說,要鼓勵企業加強與著名科研院所、行業領軍人才的對接合作,實現「院所+企業」「技術+資本」的緊密聯姻,鼓勵高層次人才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參與單項冠軍企業的經營管理,著力打造創新共同體。
趙寶榮代表說,要探索人才舉薦機制,建立由各行業傑出人才和領軍企業高管人才組成的舉薦專家委員會,發揮以才薦才的正向效應。
劉達代表說,要借鑑「崑山-上海通用通兌科技創新券」的經驗,探索推進寧波科技創新券在長三角區域通用通兌,推動外地科創資源與寧波企業深度對接。
柯建東代表說,要依託甬江科創大走廊姚江板塊,建立傳感器、工業軟體、物聯網裝備等製造基地,打造一核多翼產業空間布局。
金燕代表說,要統籌謀劃甬江科創大走廊整體規劃、內部各功能區具體規劃和相關行政區實施方案,進一步增強規劃建設的前瞻性和連續性。
路波代表說,建議將奉化「3號青創大走廊」納入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布局。
曹雲代表說,建議在寧波都市核心區的西部區域謀劃設立「數字港」,形成「東有文創港,西有數字港」遙相呼應的發展格局。
李紅鎣代表說,建議加快實施新一輪撤縣設區,在全市重大戰略規劃中進一步明確海洋特色板塊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定位。
蔡祖紅、黃佩佩代表說,要支持各類創新創業平台引入專業化運營團隊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引導平台與科技中介機構組建服務聯盟。
李偉平代表說,要加快組建產業創新中心,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組織一些共性技術聯盟和創新平台,形成應用技術創新鏈、產業鏈系統和跨界協同創新生態系統。
趙肇豐代表說,建議規劃建立智能製造產業園,大力引進一批智能製造技術研發、生產的企業落戶,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產業。
竺曉東代表說,要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和市場化運作機制,把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壯大新增長點的重要抓手。
張志燦代表說,要做大做強新興產業,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和關聯技術升級,打造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和標杆企業。
黃春龍代表說,要推動新興產業線上線下融合創新,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形成網絡化研發、智能化生產、協同化製造模式。
鄭經治代表說,要加快推動我市大數據採集、共享、應用、安全等方面的立法,助力大數據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切實保障公民數據安全。
王數代表說,要探索建立規範、專業、統一的服務業統計制度,出台發展評價體系,為服務業政策提供數據依據。
王秀芳代表說,要通過政策支持、科研扶持、聯合建設等手段,讓企業充分應用新技術、新裝備,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固廢循環利用新經濟。
強化市域統籌發展
提升城鄉融合品質
章波、王煜代表說,要結合「空港自貿區」爭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創建,統籌空港與周邊區域開發建設,提升服務能級。加快推進寧波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打造高水平互聯互通的交通設施網絡。
羅進代表說,建議提高公共運輸英文標識及報站準確性,並提升公共運輸夜間服務能力。
李偉達、王紀躍代表說,建議加快啟動建設疏港高速(二期)、四明山高速、象山港二通道高速,促進南部城區融入全市快速交通體系。
趙瓊代表說,建議統籌規劃建設各縣(市)接軌寧波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實現寧波都市區及各縣(市)至杭州、上海的「零距離換乘、無縫化對接」。
夏欣榮代表說,要立足講好老廟、講好老底子故事,打造「最寧波廟市」文化商業街區,復興寧波府城隍廟商圈。
沃勇特、薄永明、盧明娟代表說,建議推動三江六岸濱江綠帶功能活化,允許沿江綠帶植入優質商業業態,增加人氣和活力,推進線性「通道」向開放「空間」轉變提升。要研究制定邱隘南片區發展規劃,整合資源,構建「擁江攬湖」城市發展軸線上的關鍵節點。
王勝戰、董朝暉代表說,要加快「陽明故里」文化品牌建設,提升影響力,把寧波(餘姚)打造成為中國陽明學的主要傳承地和傳播中心。要結合大運河(寧波段)文化帶建設,加快啟動河姆渡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
袁霞萍代表說,要發展四明山區域旅遊、休閒等產業,促進紅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徐良鴻、胡榮章代表說,建議優化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在寧波北部中心規劃建設綜合交通樞紐,暢通與余慈副中心聯繫,串聯起寧波主城區和北部中心、前灣新區。
陳志軍代表說,應發展全域旅遊,開通休閒旅遊公交線,增強各景點的交通串聯。
王燎民代表說,要加快推動寧波全域城區化,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勵映忠代表說,要支持前灣新區全域開展滬浙合作,將慈溪高鐵樞紐周邊區域作為核心區先行先試,聯動慈溪城區、高新產業平台、杭州灣新區發展。
林益滿代表說,建議加強二類、三類海塘加固,提高整體防災能力。
孟偉建、史建立代表說,要補齊海島交通短板,解決海島交通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要健全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推進機制,爭取金融創新、財政支持和政策扶持。
洪幼芬代表說,要把美麗鄉村創建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特色文化村落。
傅貴榮代表說,建議加強對慈城古城保規調整的支持,並加快實現「千年古城復興」。
俞海波代表說,要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改善交通條件,提高可進入性和通達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因地制宜,採取多元化的污水處理模式。
李德龍代表說,要將鄉村旅遊發展納入區縣(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構建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全域鄉村旅遊格局。
張利明、陳萍萍代表說,要在村莊布局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編制鄉村修建性詳細規劃。
李建立代表說,要對「三農」項目在用地空間及建設用地指標等方面給予傾斜,解決農業項目落地難題。
許信龍、葉紅霞代表說,要進一步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扶持力度,減輕農場主的負擔。
裘銀芳代表說,建議加強生態肥料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改良土壤質量。
張錫波、吳宗良、趙永清代表說,要緊抓「新基建」機遇,推進新能源充電等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建議統籌規劃污泥處置設施,推進污泥處置產業市場化發展。建議《寧波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早立法。
鄭平龍代表說,建議將廢品回收融入到垃圾分類的新時尚當中,引導「破爛王」「拾荒者」成為垃圾分類的參與者。
沈際恩代表說,建議儘快對農用地、蔬菜基地和企業周邊地區的耕地開展土壤環境質量的調查,並建立土壤環境質量考核問責機制。
王曉娜代表說,建議對農業企業的排污費用實施區別徵收。
陳鈞魁代表說,要做好四明山寧波林場閒置資產的盤活利用文章。
華利波代表說,城市開發建設要嚴守生態紅線,既注重連片發展,也注重生態隔離。
胡余賢代表說,建議加大對外來物種的管控力度,採取有力措施築牢國門生物安全屏障。
踐行為民服務宗旨
辦好人民實事難事
胡榮章代表說,要大力推動基礎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通過名校辦分校、組建教育集團等多種形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陳煥燦代表說,要推進學前教育優質資源下沉,促進區域間學前教育協同發展。
林婭代表說,應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學前教育建設,逐步解決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等問題。
劉建麗代表說,要進一步加強課外培訓機構監管,嚴把審批關,促進校外培訓機構有序健康發展。
史習明代表說,要加強智慧教育平台建設,實現線上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沃科軍代表說,要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加強對小學在職教師的「全科教師」培養,嚴格准入並提高專業化水平。
胡列年代表說,要建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提高校企合作水平。
賀玉民代表說,要建立「一人一藝」獎勵基金,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和個人參與藝術精品創作。
諸曉蓓代表說,要加大傳染病防治投入,強化醫療物資戰略儲備,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不斷提升我市預防和抵禦重大疫情的能力。
阮列敏代表說,要加快推進全市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預檢分診點的標準化改造和規範化設置,推行全預約就診模式,優化三甲醫院就醫流程。
干愛玲代表說,要加快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理順醫共體管理體制,探索建立醫共體建設評價考核機制。
黃偉君代表說,要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加快推進以患者為中心、區域協同協作的「智慧醫療」建設。
黃新華代表說,要研究制訂醫療器械行業規劃,培植有競爭力及地方特色的學科、病種醫療器械產品鏈,打造創新能力強、製造水平高、品牌效應明顯的寧波醫療器械板塊。
沈平絨、翁責茗代表說,要加大市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力度,從重點學科培育、緊缺人才引進、大型設備安排、醫院功能定位等方面進行一體化安排、均衡化布局。
崔蓉英代表說,建議老舊小區採取整合邊角碎地、「退草植樹」、設立「潮汐車位」等方式,重新規劃、增設小區停車位,緩解停車難問題。
李晶代表說,要加強公共停車充電樁整體規劃,結合智慧停車APP構建公共停車充電樁管理平台,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運營,形成較為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邵迎春代表說,共享汽車歸還點要統一合理規劃,指導租賃公司加強對共享汽車使用的管理。
林益滿代表說,目前公共停車場收費標準不一,部分停車場收費過高,建議對公共停車場建立統一合理的收費標準,加大監管力度,嚴查違規行為。
王泰琅、鄒黎明代表說,建議在政府定價管理的停車場,對本市戶籍、本人駕駛的有牌證殘疾人機動車實行停車費減免政策,倡導其他各類停車場收費予以優惠。
王江洪代表說,建議通過設置隔離屏障、禁止夜間鳴笛、減速行駛等方式,減少蕭甬線貨運鐵路沿線噪聲影響。
張飛忠代表說,建議加快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議事協調機制,建立業主委員會履職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加強對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
林亞義代表說,要在划船社區和白鶴社區試點基礎上,加快全市未來社區建設步伐,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精細化、智能化。
周成偉代表說,要加快推進各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信訪超市)建設,打造矛盾糾紛「全鏈條解決」,努力使群眾「一扇門進出,事情全辦清」。
李靜代表說,建議深入推進安全生產監管制度改革,制定結合地方實際的工作標準,引導行業協會加強監管,防範安全事故的發生。
周青法代表說,要加強網約房管理,儘快出台網約房管理條例,明確行業准入門檻,規範網約房管理,確保網約房不成為治安亂點。
鄭玲娟代表說,建議建立社會組織公平競爭機制,培育和發展一批社會組織,讓更多專業的優秀社會組織能夠承接到政府購買服務。
胡勤勇代表說,建議建設一家有三級專科醫院水平的市級老年病醫院,並逐步建立區縣(市)級老年病醫院。
宋吉林代表說,要建立志願者服務情況登記網絡系統,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督、裁判、獎罰制度。
胡雪明代表說,要探索建立低費率、廣覆蓋、可自由轉移續接並能與城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相銜接的農民工養老、醫療保險制度。
胡蓉蓉、鄭時梅代表說,建議出台關於加裝電梯自主資金分攤、加裝後管理運維的指導意見。放寬加裝電梯「一票否決」等限制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