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多說朋友在聽到「富士康」這三個字的時候會很有「感覺」,尤其是一些曾為富士康打工過的朋友,更會對富士康有著說不出的「感覺」。至於這一「感覺」該怎麼形容,小編因沒有在富士康待過,所以也無法評論,但從那些已逃離富士康這一「苦難「之地」的朋友口中得知,富士康並非是人人都能去的,同時也並非是人人都敢去的。
之所以富士康會一直素有「血汗工廠」之稱,或許就是因為富士康的用工體系不太完善,且工作時間也不太合理。或許可以這麼說,若富士康用工體系較為完善,且員工工作時間較為合理的話,或許那些已走出富士康大門,已與富士康再無任何瓜葛的人不會這般予以「吐槽」與負面的評價,至於外界的聲音,或許也不會像今天那麼多。
我們都知道,富士康雖說總是會被曝出各種各樣的醜聞,但富士康是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事實是無法否定的,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富士康均有設廠,尤其是在國內,更是「遍地撒網」,建立了一座又一座工廠。因此可以這麼說,若沒有中國的扶持與幫助,以及中國市場的豐富資源,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位置或許也輪不到富士康來坐。
當然,富士康之所以能夠擁有今天的發展,除了大部分功勞要歸功於中國以外,還有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蘋果公司。如果將富士康比作是一片土地的話,那則可以將蘋果公司比做成一位辛勤的農民,若沒有蘋果公司的辛勤「播種」,富士康或許只能是一片「荒地」。
然而,富士康近幾年的發展並不是很好,尤其是在今年被曝出一些醜聞之後,富士康的業務發展可謂是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為了開闢一條新的供應鏈體系,同時也為了能夠順應蘋果公司的發展,富士康已於4年前在印度開設了第一家工廠,並且那時的郭台銘還口口聲聲稱要在印度招聘100萬名員工。但是結果呢,不僅員工沒招到多少,甚至一些原本在職的員工因不滿頻繁加班與管理人員的管制而舉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罷工,這讓富士康印度工廠的運行狀況很是糟糕。
對於印度工廠運行狀況很是不佳一事,富士康給出的說法是因為印度員工懶。但現在看來,這一說法似乎並不妥。
據9月27日相關消息稱,一位印度工廠員工自稱到手月薪大約為9000盧比,摺合人民幣約926元,僅為中國工廠平均工資的三分之一,說到這裡,或許大家已大概清楚為何印度員工總會罷工與辭職了,不滿加班與管理人員的管理是一方面,乾了活還拿不到錢才是重點,辛辛苦苦的乾了一個月,到頭來拿到手的就那麼點錢,如果換做是你,你會選擇罷工還是會選擇繼續待下去?
回過頭再來說一說富士康,口口聲聲稱工廠運行狀況不佳是因為員工懶,那你富士康有考慮過員工為何會懶嗎?如果你願意加薪,如果你願意少玩些「套路」,我相信還是會有很多印度人願意進入富士康的。因此對於富士康被再曝醜聞一事,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