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管理哲學:人才成長沒有天花板,領導者應提供廣闊舞台

2019-11-18     昌達財經課堂

論語箴言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孔子說:「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樣,只能在固定的某一方面發揮作用。」

也就是說,既然人才的才能有方方面面,那合格的管理者應該想方設法為員工提供多個平台,充分發揮其才智。

案例引導

聯想公司將人才訓練比喻為蓄水池:第一個是從社會和學校招聘,聯想把這個作為蓄水池,為將來後備人才做準備。

聯想的研發人員都是直接從學校招進來的,員工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這也是技術型公司的特點,因為它需要創造力、全身心的投入和工作的激情。

另外還有兩個水池,一個是員工職業訓練,另一個就是幹部行政訓練。聯想的人力資源會對每個崗位和人才進行充分評估,即一個崗位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能力,要求是什麼,這個崗位核心能力是什麼。

人才與崗位是否完成匹配,是否做在人盡其才。針對技術人員流動比較大,對此,聯想進行的是職業訓練。

聯想的措施是根據企業需求,做了六、七個等級的序列,然後開始評估,技術人員的問題解決了。

這樣一來,讓員工清楚地明白:如果我不走,不僅會有可觀的收入,還有較好的發展平台。因此,有些專家工程師的收入比經理還高。

管理智慧

一般來說,環境造就人才,人才也改造環境。在當今社會,環境對人才成長與發展的作用顯得日益突出和重要。每一個人的成長都與社會生存環境息息相關。只有合理利用環境,完善環境,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能使天下無棄才。

管理學上有一種「天花板」現象,是說一些人才想順著職涯發展階梯慢慢往上攀升,當快要接近頂端時,自然而然就會感覺到一層看不見的障礙阻隔在他們上面,所以他們的職位往往只能爬到某一階段就不可能再繼續上去了。這樣的情況就是所謂的玻璃天花板的障礙。

在現代職場中,天花板現象也時有發生。我們經常會聽說,某某在外企發展很好,但還是跳槽了,為什麼?很可能就是觸到了天花板。

多企業角度來說,人才的頻繁流動對企業的內部管理會造成一個很大壓力。要想穩定人心,提高員工的對企業的忠誠度,就要完善內容的管理機制。內部管理機構不善,必然會影響人才的穩定性。聯想公司深知,穩定的人才對組織的重要,公司在為員工的發展前景方面,就提供了一個「沒有天花板的舞台」。

行動指導

每一個員工都有獨特的優缺點,而管理者成功的秘訣不外乎將員工優點放大化,缺點縮小化。

如果員工因害怕失去而停滯不前,只專注於問題與懷疑困惑,反將無助於企業目標的完成。如果能運用領導技巧,來激勵員工,來影響員工,讓員工全心投入,才能為達成共同的目標而奮戰不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82dgW4BMH2_cNUgGZ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