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學黨史辦實事,他們這樣慶祝護士節

2021-05-12     新疆網

原標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學黨史辦實事,他們這樣慶祝護士節

國際護士節前夕,烏魯木齊國際醫院開展護士節系列活動之護患溝通技巧和護士職業禮儀大賽。 (記者李曉青攝)

新疆網訊(記者李曉青 劉薇)重溫黨的百年奮鬥歷程,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第110個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烏魯木齊各醫療機構的護理工作者自覺傳承紅色精神,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過硬的本領技能和耐心細緻的服務踐行初心,用服務群眾的方式慶祝節日。

堅守初心打造優質護理團隊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實走深,烏魯木齊各大醫院護理團隊紛紛行動起來,注重學用結合、知行合一,用心打造高品質護理團隊。

自治區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主任護師張秀敏有著26年黨齡。她介紹,醫院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與為群眾辦實事相結合,積極發揮護理團隊能動性。在就診尖峰時段,為確保患者快速、有序檢查,護理團隊成員加強協作,做好導醫導診。在就診量大的科室,不少護士主動放棄調休、堅守崗位做好服務患者工作。

據了解,中國南丁格爾志願護理服務總隊烏魯木齊護理學分隊共有17個支隊。市友誼醫院支隊作為第一支隊,現有435名護理志願者。護理志願者中的黨員護士在工作中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除做好本職工作外,還在節假日走進企業、居民小區等進行護理義診、健康宣教。

為打造有溫度的護理團隊,市中醫醫院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進行「護患體驗」——護士當「患者」體驗一項平常自己為患者做的操作,寫下感受、找出不足之處並提出改進措施。

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護士長李敏曾在2019年赴廣東省中醫醫院學習火龍罐技術,這項技術在治療頸椎病、腰腿疼、痛經等痛症方面有著顯著療效。「罐內裝有燃燒的艾餅,操作中稍有不慎可能會燙傷患者。因此手法、力道、溫度的把握很重要。」在「護患體驗」後,李敏說,今後在技術推廣和帶教過程中,也會鼓勵護士們先親自體驗,在訓練中提升技能提供幫助,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以賽促學練就過硬護理本領

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自治區人民醫院、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醫院組織開展了護理競賽,通過技術練兵,提升專業技能本領,更好為患者服務。

日前,新醫大二附院舉行了靜脈留置針操作比賽。神經外科護士張娟娟榮獲第一名。

張娟娟告訴記者,護士技術過硬,才能更好服務患者。為了練打針技術,她平日裡會在手臂上模擬練習,或者和同事互相練習。

護士作為健康教育者,在預防疾病、促進康復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市眼耳鼻喉專科醫院舉辦了「健康科普微視頻大賽」。全院護理人員圍繞乾眼症、兒童斜視、前庭康復訓練、手術期各項護理工作等專科疾病護理和預防科普知識進行設計創作,視頻內容科學準確、通俗易懂,直觀生動地讓患者了解疾病的護理要點和康復知識。

一句「請您先坐下休息,我馬上為您安排床位」,讓患者感到親切;一個輕輕的拍背動作,讓患者感受到關懷……烏魯木齊國際醫院開展護患溝通技巧和護士職業禮儀大賽,通過對日常護理中溝通技巧的訓練,讓護理人員更加清楚地掌握患者病情及心理狀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促進身心健康和全面康復。

護理延伸服務走進群眾家門

為將黨史學習教育落到實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自治區人民醫院、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等多家醫院組織多學科護理人員深入社區、居民家中開展健康宣教,提高居民的疾病預防保健意識,以及患者的居家護理質量。

血糖血壓是否平穩、居家血糖監測需要注意什麼、如何搭配營養三餐……5月11日,在十八街小區80歲居民趙芹家中,新醫大五附院內分泌科糖尿病專科護士們將「健康科普小課堂」搬進老人家中,並提供居家護理、用藥等個體化指導。

趙芹患糖尿病多年,行動不便,新醫大五附院內分泌科護士長楊金芬在一次社區義診活動中得知老人情況,便和老人約定定期帶領醫護志願者團隊上門服務。

楊金芬說,今後還將強化護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干預糖尿病危險因素,促進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發現與干預,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糖尿病危害。

在水文社區,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呼吸科副護士長呂英為前來監測肺功能的居民講解如何預防呼吸系統疾病,並指導肺功能異常者使用呼吸鍛鍊器進行日常鍛鍊。

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陳艷芬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工作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今年醫院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到護理工作中,激勵廣大護士心向黨、跟黨走,立足崗位作貢獻,努力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4W9X3kB9EJ7ZLmJd-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