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基建是「路」,產業網際網路是「車」,「路車協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向新的高級階段。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然而,隨著網絡連接從人人互聯邁向萬物互聯,技術應用從側重消費環節轉向更加側重生產環節,數字經濟「道路不暢」和「車型單一」的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從2018年開始,政府和業界分別謀篇布局新基建和產業網際網路,為數字經濟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能。新基建是「路」,產業網際網路是「車」,「路車協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向新的高級階段。
一、新基建和產業網際網路是數字經濟換代發展的核心動力
上世紀90年代,數字經濟在我國洶湧而至,其發展圖景波瀾壯闊又扣人心弦。短短十餘載,我國躍居世界第一網民大國、世界第一網絡零售大國,數字經濟規模居全球第二位,誕生了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一批全球領先企業。然而,這一階段數位技術主要在消費領域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數字經濟面臨著「道路不暢」和「車型單一」的問題,信息基礎設施不完善制約了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萌發,企業數字化轉型滯後則限制了數字經濟發展空間。2018年,政府和業界敏銳地抓住瓶頸,分別從基礎設施和行業應用兩個方面,謀篇布局新基建和產業網際網路,為數字經濟注入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新基建是適應數字經濟換代發展時代要求的「高速公路」,產業網際網路則是高速路上高效運行的「智能汽車」,兩者的協同發展必將繁榮數字經濟生態,使人們邁向一個計算無處不在、軟體定義一切、網絡包容萬物、連接隨手可及、寬頻永無止境、智慧點亮未來的數字經濟新階段。
新基建和產業網際網路的概念均起源於2018年。在當年4月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多次就「信息基礎設施」和「網絡基礎設施」進行強調;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對新基建進行了布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央多次重要會議高規格提及,新基建迅速升溫。新型基礎設施(也稱為「信息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或「數字基礎設施」)是相對傳統基礎設施而言的,其含義和範疇會根據發展形勢及工作需要與時俱進。根據中央歷次重要會議和領導人講話,到目前為止明確提到的新型基礎設施有6個,即5G網絡、雲平台、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
「產業網際網路」這一術語則起源於市場,是產業實踐的智慧結晶,被企業界廣泛接受。2018年9月30日,騰訊公司提出「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新戰略,從而點燃了產業網際網路的熱度。產業網際網路更加強調數位技術對組織機構的服務和賦能,它是以企事業單位為主要用戶、以生產經營活動為關鍵內容、以提升效率和優化配置為核心主題的網際網路應用和創新,是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高級形態,也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
二、新基建是「路」,是產業網際網路充分發展的基礎條件
與消費網際網路相比,產業網際網路對信息網絡的要求較為苛刻,在高精度、低延遲、互操作、安全性、低功耗等方面有著更高水平的要求。以製造業為例,首先需要生產環節的廣泛接入,能感知生產線的每一個細微參數(物聯網);其次需要大量的存儲空間,萬物互聯的數據量十分驚人(數據中心);再次需要安全、高速、低時延的網絡(5G網絡);最後還需要對生產過程各環節的智能化控制(人工智慧)。此外,這些都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撐(雲計算)。因此,如果沒有新基建,產業網際網路的深度應用幾乎沒有可能。
新基建是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新基建只是提供了基礎的技術支撐,具體的應用還需要廣大企業共同努力探索,不斷挖掘產業網際網路的深度應用場景。高速公路為智能汽車提供了暢通快捷的出行條件,但並不是每家企業都能生產出適宜的汽車。一言以蔽之,對產業網際網路而言,新基建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新基建是萬萬不能的。
三、產業網際網路是「車」,是新基建順利推進的需求支撐
在傳統基建中,政府是主導者和投資方。在新基建中,政府的角色可能發生一些變化,更多體現為投資動員方,企業將成為重要投資主體。最近兩年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緊張,政府性基金收入也受房地產調控而增長乏力,如果國有企業的投資回報率過低,必然為各級財政帶來較大壓力。從5G網絡來看,2020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鐵塔的5G投資預算合計達1973億元,遠遠超出四家公司在2019年的利潤之和(1436億元)。在手機用戶潛在市場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電信運營商紛紛布局產業網際網路,把產業網際網路作為新基建應用的最大期望之所在。因此,如果沒有產業網際網路,新基建的投資回報率會大大降低。產業網際網路是保障新基建順利推進的有效支撐。
基於新基建,產業網際網路將展現出滿滿的活力和廣闊的空間,在助力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以騰訊方案為例,以往的飛機核心部件的復材檢測需要耗費幾個老師傅、數十小時、幾十萬元的成本。通過騰訊的人工智慧輔助檢測系統,現在只需要一個普通檢測員花幾分鐘時間就能完成。華星光電藉助騰訊的人工智慧圖像診斷技術對液晶面板進行缺陷智能識別,可以檢測出肉眼難以發現的細微缺陷,識別速度提升了10倍,縮減人力成本50%,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四、政府部門應給予適度的政策扶持
新基建為產業網際網路帶來了發展機遇。但正如我們反覆強調的,這種機遇並不是水到渠成、自然發生的,其中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投資能力的負面影響較大,可能導致企業不敢冒風險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因此,政府部門還是應該給予產業網際網路一定的政策支持,以保障新基建的順利推進。
一是建設示範應用平台,為廣大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公共服務支撐。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例,行業主管部門可以牽頭建立實驗性的應用示範平台,探索不同應用場景的具體實現,有市場前景的成功應用模式再進一步向行業推廣、擴散。牽頭不意味著一定都由政府投資,可以聯合科研機構、企業一起建設。
二是鼓勵、啟動對產業網際網路的需求。新基建的經濟外溢性比較強,但也有著鮮明的技術更迭快、市場競爭激烈的特徵,要實現項目的財務平衡並非易事。在這種情況下,對產業網際網路的需求鼓勵應該成為政策著力點之一。比如,可以以技術改造補貼方式支持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也可以參考創新券的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直接的需求補貼。
作者 | 田傑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部副部長、研究員,閆德利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內容來源: 來源:騰訊研究院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聯繫,將及時更正、刪除。搜狐號-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 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