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健康體檢中發現,中老年人患有各種腎臟病患者高達17.6%。調查顯示,40歲以後的男性腎臟病患者,要遠遠多於女性患者。
中醫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腎中精氣逐漸虛損,腎的主水功能失常,進而影響你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就會出現尿少、水腫、小便無力、夜尿多、尿後餘瀝不盡、遺尿等症。
▍ 腎病難察覺,40歲以後不想得腎病,要改掉3個習慣,做好6件事
為什麼腎病難察覺?
1、腎臟具有強大的代償功能
每個腎臟都是由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部分腎單位處於半工作或不工作狀態,當腎小球出現損壞時,這些腎單位開始進入正常工作狀態,而且腎單位自身也具有很強的代償能力,一個腎小球最大可以負擔3-4個腎小球的工作量。只有當一半以上的腎小球損壞時,症狀才表現出來,此時病情已發展到嚴重的階段。
2、腎臟疾病早期臨床表現的非特異性
腎臟疾病早期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往往是非特異,如程度不等的腰痛、乏力、水腫或高血壓等。若是患者對腎臟疾病認識不夠,對這些症狀不以為然,覺得是勞累所致,休息一段時間就會沒事的,就容易忽視。
40歲以後不想得腎病,改掉3個習慣
1、吸煙
有研究顯示,吸煙者患腎臟病的危險是不吸煙者的兩倍,且吸煙時間越久、吸煙量越大,危險性越高。原因與煙草中的多種有害物質,對機體的慢性刺激有關。
2、工作壓力和應酬
這個年齡段正處在事業的頂峰時期,工作壓力大,各種應酬不斷,由於長期的攝入高脂肪、高熱量飲食,不僅會使體重增加,引起肥胖、高血壓等疾病的出現,還會增加患腎臟病的機率。
3、亂用藥物
最常用的抗炎、解熱、鎮痛藥物,如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布洛芬、芬必得等,長期服用對腎臟損害很大,易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腎乳頭壞死。
這是因為解熱鎮痛藥經腎臟排出時,會引起腎小管、腎間質的慢性損傷,長期服用解熱鎮痛藥,就會發生腎損害。所以,感冒發燒也別隨意吃藥,請遵醫囑。
40歲以後不想得腎病,做好6件事
1、控制糖和鹽的用量
中老年人每日食用的蔗糖量不要超過30克,吃過多的糖會刺激人體胰島素水平升高,使血管緊張度增加,腎動脈痙攣,從而加速腎臟腎小球的硬化。
另外,每日食鹽量宜控制在4-6克,吃過多的鹽會導致血容量增加,使細胞水腫、腎小球硬化、腎臟功能受損。
2、飲食宜清淡,平衡飲食
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動、植物蛋白,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就會大大加重腎臟負擔。
3、多吃含亞麻油酸的食物
現代研究顯示,前列腺系統對於維持腎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亞麻油酸可促使前列腺合成,因此,日常飲食中要常吃富含亞麻油酸的食物,如核桃、花生、芝麻等。平日烹調時多用葵花油、橄欖油等,對於保護腎臟功能也有積極作用。
4、40歲以後不憋尿
尿是腎臟代謝的產物,腎臟以排尿的方式排泄體內代謝廢物和有毒物質,如果總是憋尿,膀胱的壓力會增大,一方面使尿液反流,另一方面易使細菌繁殖上行,勢必損傷腎小球,使腎功能受損,甚至引起腎衰竭。
5、注意腰部保暖和運動
腰部很脆弱,經不起風吹,腰部受涼必定會傷到腎臟,因此,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寒氣逼人的冬天,都要對腰部做好防寒措施。此外,還需經常活動腰部,這樣才能保證腰部的血液循環暢通,使腎氣得到不斷的充養。
6、定期檢查
要想早期發現腎臟病,年過40歲的人,就要堅持每年進行腎臟B超、尿常規、腎功能檢查,尤其有不良生活方式和家族癌病史的男性更要注意。臨床上,有50%的早期無症狀腎癌是通過體檢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