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上有息肉,排便時會出現3個症狀,並不難察覺

2019-07-01     醫聯媒體

現實生活中,有部分人出現了腸道部位的息肉。腸道部位的息肉可能是腸道粘膜出現慢性炎症引起,此時,局部黏膜增生肥厚,形成了粘膜隆起樣的病變,因此就會以息肉的形式存在。在發現腸道息肉之後,需要通過詳細的檢查明確息肉的類型。

因為部分腸道息肉存在惡變的可能,在其發展過程中還會演變成嚴重的腸癌。因此,平時發現腸道部位出現息肉後,需要第一時間採取治療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腸道有息肉,排便的時候也能察覺到異樣,需引起重視。

腸道出現了息肉,在排便過程中通常會有哪些症狀呢?

1、便血

一般情況下,人的腸道部位出現了息肉,在排便過程中就可能出現便血的表現。如果平時排便過程中發現糞便有血液,就需要高度重視了,可能就和腸道部位息肉有關。出現腸道部位的息肉後,腸道粘膜受損出血,因此人排出的糞便就會夾帶血液。

此時,可能會排出黑便或者柏油樣糞便。這些都和腸道黏膜受損有關,糞便中的鐵元素含量增多,因此就會出現異常的變化。存在這種情況,就需要及時針對腸道息肉展開治療。

2、腹瀉

在出現腸道部位的息肉後,可能會出現腹瀉的表現。在排便的過程中,患者通常可以發現糞便異常,基本上成型,這些都和腸道部位的息肉發展有關。

在腸道息肉發展過程中,人的腸道功能受損。在腸道功能紊亂的情況下,消化食物的能力降低,因此人就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針對不明原因的腹瀉,需要第一時間查明原因,看看是否和腸道息肉有關,及時採取合理的措施來改善病情。

3、腹痛

當人體患上腸道肌肉後,此時就容易有腹痛的表現。並且,多在排便的過程中出現腹痛的情況。這主要和腸道部位的息肉影響有關,在腸道息肉發展過程中,息肉持續不斷增大,對腸道組織神經造成壓迫。因此,人在排便的過程中就容易感覺到局部有痛感明顯。

出現這種情況後,需要及時檢查,看看腸道息肉的變化情況。如果腸道息肉不斷增大,甚至有惡變的情況,就需要及時針對腸道息肉展開治療。

通過以上內容了解發現,在出現腸道部位的息肉後,人排便過程中就容易出現不良症狀,像常見的腹痛,腹瀉,便血都和腸道部位的息肉有關。因此,發現這種情況後,需要第一時間採取治療措施,控制局部息肉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beDWwBmyVoG_1ZOS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