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堪薩斯州的一對農場主夫婦一直膝下無兒,有一天有架太空飛船降落到附近,他們從船里撿到了一個嬰兒,於是收養了他。
農場夫婦撿到一個外星嬰兒
孩子逐漸在長大,然後夫婦發現他有很多異於常人的能力,比如他力大無窮,眼睛可以透視和發射雷射,還會飛行,他喜歡紅色披風.....
嬰兒慢慢長大....
說到這裡,想必絕大多數童鞋都會說,這不是超人的起源嗎?
這就是超人的起源故事啊!
但其實,這個故事的主角並不是超人,而是一個來自外星的惡魔,也就是今天要說到的《魔童》這部電影。
《魔童》海報
從天而降的不一定是神明,也可能是惡魔
超人這名英雄,大家都知道他是超級英雄的標杆,是真善美的代名詞,而他在成長過程中也遇到過很多惡劣的事情,但好在他的養父母喬納森與瑪莎一直都引導他往善良之路上奔跑。
超人的養父母
也正因為如此,這個隨時可以滅世的外星人,最終成為了地球上最著名的英雄,他以自己的一生去保護地球的人類,甚至被稱為「明日之人」(即引導人類成就嚮往的明天)
超人是偉光正的代表
但反過來說,如果超人在童年時期並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並沒有走到那條善良之路呢?
《魔童》其實就是探討這個可能性,一旦超人在自己的成長之路中誤入歧途,那麼會對整個世界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超人沒有走上光明之路?
這也是整部電影最大的噱頭。
當然,《魔童》這部低成本的恐怖電影,嚴格來說跟超級英雄其實並沒有任何關係,只不過主角的能力以及設定基本完全照搬超人而已。
《魔童》主角布蘭登能力基本就是復刻超人
但儘管如此,超級英雄黑化的題材歷來都是相當受歡迎的,畢竟看慣了正義的英雄到處救世,換換口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在題材方面,《魔童》還是相當新穎的。
失敗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是至理名言。
一個人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還在孩子時期所形成的三觀。
《魔童》的主角布蘭登最後會變成一個惡魔,其實離不開影片里他養父母失敗的教育。
同樣是農場夫婦,但育兒的能力天差地遠
布蘭登的養父凱爾是一個美國農場主大漢,12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跟妻子在地下室亂搞,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粗俗大漢。
12歲就.....
要說這樣一個大男人會育兒,那顯然是笑話。
果不其然,布蘭登生日的時候叔叔送了一把獵槍,都被凱爾直接沒收,而且他也並沒有向布蘭登解釋原因,就一昧說你只是個孩子,在布蘭登失控的時候直接與他對立,沒有看到這名父親有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過什麼引導。
大哥,不要總是孩子孩子的,耐心勸導一下自己的兒子可以?
原版超人故事中的養父喬納森,雖然也是個農場主,但卻帶有農民的淳樸與善良,對於克拉克發現能力後的不解,他會耐心地引導並解釋,與自己的養子交心,不讓他偏離到歪路。
喬納森指導自己的孩子,要克制自己的能力不然會傷害到其他人
而《魔童》中,凱爾這位養父唯一一次跟自己兒子談心,竟然還是跟他說:「你對班上的女孩有想法是正常的。」結果布蘭登聽了之後當晚就到班上女孩的家裡偷窺。
有感覺是正常的,但你沒說要保持距離那不是引導孩子去偷窺嗎...
如此一看,兩者高下立分。
隨著布蘭登能力與心性的失控,凱爾作為養父,對他都是各種指責與不信任,最後的解決方法非常簡單粗暴,就是將布蘭登殺死。
養父其實對布蘭登沒什麼父子之情
因此後來布蘭登在對這個養父下殺手的時候,基本沒有一點猶豫,也可以看出凱爾的確從來沒有真心把布蘭登當成自己的兒子。
布蘭登殺他時完全沒有猶豫
布蘭登的養母托里,走的則是跟凱爾完全相反的路子,就是溺愛。
在布蘭登初次能力展現以及闖禍後,托里也從來不會引導教育他,她只會像現實里大多數家長一樣說:「他還只是個孩子。」
「他只是個孩子啊!」這現象全世界都有
而超人的養母瑪莎,在克拉克闖禍或感到迷茫的時候,她並不會偏袒自己的孩子,而是慢慢讓他知道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讓克拉克理解到自己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克拉克的養母瑪莎,會很耐心地引導自己的孩子
托里對布蘭登的無條件溺愛,使得布蘭登變得極度自我,而且還往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到了最後終於不得不相信自己兒子已經開始黑化的情況下,托里卻要對他痛下殺手。
這一下子,徹底毀滅了布蘭登僅存的人性
最終,托里這個舉動毀滅了布蘭登內心僅存的一絲人性,一個絕不走回頭路的魔童真正降臨在這個世界。
布蘭登將養母拉到高空扔下
這對堪薩斯的夫妻,堪稱是家庭教育失敗的典範。
本身帶有邪氣,但並非不能改變
布蘭登作為電影的主角,其黑化之路其實也算挺有意思的。
首先,送載布蘭登降落地球的飛船,其實一直都有向他發出某種指引,就是「掌控世界」。
布蘭登受到飛船的指引
但一開始的布蘭登,雖然不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但也不至於成為屠殺人類的惡魔。
比如,布蘭登雖然在班上被孤立,但也有一位女孩一直很看好他。
本來這女孩對布蘭登很有好感的,可惜後來被偷窺了
不過在接受了養父錯誤的引導後布蘭登一次偷窺令到女孩覺得他是個變態,之後布蘭登一時憤怒將女孩的手捏碎。
布蘭登捏碎女孩的手
但儘管如此,布蘭登也仍然知道自己是不對的,還帶著鮮花去道歉。
但布蘭登還是認錯了,知道自己一時衝動
在自己的阿姨聲稱要將他不反省的行為告訴他父母跟治安官的時候,他也沒有馬上對阿姨痛下殺手,而是特地來到她家裡勸說她不要這麼做。
布蘭登一開始也沒有馬上就對阿姨痛下殺手
甚至,最後在殺了很多人的時候,養母托里對他用溫情攻勢時,布蘭登也說出自己的心聲:「媽媽,我本來真的想做個好人的。」
布蘭登其實是惡大於善,但並不代表他一開始就是奔著純惡道路而去的
在自己的能力開始凸顯之後,布蘭登的養父母沒有及時對他進行很好的引導,於是他只能自己去摸索。
鑒於自己處於青春叛逆期,因此心態暴躁的布蘭登闖了幾次禍,但他自己本身就擁有宛如神一般的能力,再加上飛船聲音的蠱惑,而且本來他就是一個被溺愛的孩子,使得布蘭登開始走上了逆我者亡的道路。
殺完母親之後,順便將飛機上面的268個乘客也解決了
想想正牌超人克拉克,他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時,也有想過用暴力解決問題,但那個時候他的養父喬納森就會出來耐心地對他進行引導,讓他不至於失控。
喬納森引導克拉克要抑制自己的能力
而布蘭登就沒這個運氣了,他沒有能引導自己人生價值觀的養父母,作為一個擁有超能力的他遇到問題時應該怎麼處理?沒人告訴他。所以他只能根據自己自我的本性去「行使」自己的超能力。
布蘭登?沒有人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所以他就隨性了
因此,最後他接受了飛船的蠱惑,成為一個魔童。
深度不夠,也不恐怖
當然,儘管題材新穎,但這部《魔童》的缺點也很明顯。
首先,是對角色刻畫的深度不夠。
角色其實可以更深刻挖掘的
整部片子的脈絡雖然比較清晰,但在家庭教育的環節處理得不夠,有多處地方導演表現得比較隱含,使得不少觀眾看下來會有一種「其實這個家庭的教育也沒那麼失敗。」的想法。
通俗點說,就是對比不夠強烈,畢竟黑化的個體的誕生,其背後必定是較為極端的環境才是正常的。
背後的環境其實更加惡劣,對比才更明顯
其次,作為一部恐怖片,其實一點也不恐怖,布蘭登虐殺其他人時的視覺衝擊感只有爽並沒有驚悚,而且因為布蘭登本身能力過於強大而電影的製作成本不高,所以使得文戲與恐怖戲的分配不均,導致影片節奏相當緩慢。
這種場面比較少見,畢竟是小成本
當然,最大的亮點是電影結局出現了「黑化版」的正義聯盟,用繩子瘋狂弔死人的女巫(映射神奇女俠)半人半魚的怪物在海洋襲擊漁船(映射海王)不禁讓不少人期待以後是否會再來DC其他英雄的黑化版恐怖片。
黑化版正義聯盟
總的來說,《魔童》作為一部恐怖片,結合了當下最火的超級英雄題材,是很新穎,無奈劇本的具體執行力度不夠,使得這部電影整體上只能說是及格,不能說有多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