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關注」手拉手,心連心!做城市主人,當雙創先鋒

2019-11-27     掌上黃岡

創文創衛@看變化

社區道路刷新居民出行開心

疏通道路、勸導路人文明出行;清理小區樓道內堆積垃圾、雜物;清除街頭巷尾各類小廣告、牛皮癬……

11月23日,走在黃州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到「紅馬甲」志願者們的身影,連日來,黃岡市區掀起創文創衛新高潮。

創文創衛帶來新風新貌新變化。11 月25 日,走進黃州赤壁街道幾個社區,對出行道路的通暢便捷,居民紛紛點贊。

刷新「面子」,社區有了新柏油路

「 太美了,社區有了這麼寬敞嶄新的柏油路!」

「 想不到,柏油路修到了小區家門口,真好啊!」

……

在大地社區門前,提起出行的主幹道,居民個個面帶笑容。

大地社區主幹道建於上世紀80年代,隨著時間推移,這條道路變得擁堵、破舊雜亂,困擾著社區內電機小區、大地小區、康逸家園等3 個小區的居民們。今年4 月17 日,大地社區為解決居民出行難問題,在區直相關部門及街道辦事處的支持下,依託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社區啟動道路整修工程,主幹道刷黑工程於5 月5 日晚完工。

在印染社區的鰱魚巷菜市場內,56歲的杜建容和丈夫在此擺攤有30 年,對出進鰱魚巷的這條路的變化,夫妻二人既是親歷者,更是見證者。

「以前是泥巴路,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後來改建成了水泥路,沒過幾年就破舊不堪,坑窪不平。現在改造成了柏油路,就算下雨,穿皮鞋就可以走,皮鞋還是乾淨的。」杜建容指著腳上的皮鞋開心地說。

長期以來,鰱魚巷口路面由於年久失修,嚴重破損,坑窪不平,排水管網老化,雨水、污水未分流。4 月1 日,為解決社區居民出行難問題,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廣大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印染社區及印染網格指揮部經多方協調努力,對鰱魚巷口道路進行改造刷黑。

5月13日,經過近一個半月的緊張施工,轄區內長200 多米的鰱魚巷口刷黑工程(地下管網雨水、污水分流建設、鋪設瀝青路面)全部完成。

像大地社區、印染社區一樣,今年黃州城區46 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全面啟動,社區的破舊道路也隨之煥然一新。

據了解,按照市區的統一部署,在深入調查摸底,廣泛徵求小區居民意見基礎上,針對小區痛點、難點、堵點、熱點問題,黃州區選定了重點改造小區6個、整治提升小區10 個和規範管理小區30 個,共46 個老舊小區。

社區有了新柏油路,社區的居民像杜建容一樣打心眼裡高興。

刷新「里子」,文明禮讓蔚然成風

鰱魚巷位於黃州中商百貨旁邊,是印染小區、金光小區、玉環雅閣小區、新氣象公寓、氣象局宿舍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人口密度大。

「鰱魚巷這裡以前車撞車,車撞人,車與車堵著互不相讓,現在好多了,大家都懂得互相禮讓,舉止都蠻文明。」

小桃園餐廳在鰱魚巷路邊,老闆娘江桃園在這裡開店已經17 年了,她最大的感受是路修好了,大家相處也很和睦。

鰱魚巷刷黑完成後,針對路面車輛亂停亂放,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等許多的不文明行為,印染社區繼續對道路實施規範化管理。

「倡導安全出行、文明禮讓的風尚,讓鰱魚巷口既換『 面子』也改『 里子』。」印染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童明慶對巷口的道路建設管理充滿信心。

69 歲的吳炎生住在床單小區34 年。吳炎生說,以前,小區前門的路,年久失修,坑窪不平。後門的路更是讓居民叫苦不迭,又陡又窄,占道亂停亂放,出門路上互不相讓。改造後小區內的道路開始華麗變身,平坦整潔通暢了,如今出門路好走了,大家都文明謙讓,居民也很自覺,車也停得更規範了,別提有多舒坦。

播撒文明出行理念,讓文明出行深入人心,讓文明出行成為習慣。行為規範、文明執勤,對闖紅燈、逆向行駛、行人不按信號燈指示行走,機動車、非機動車不按規定行駛等嚴重影響交通秩序或交通安全的不文明行為進行耐心說服和勸導。在黃岡市區街頭,隨處可以看見「紅馬甲」志願者進行文明交通勸導。

青磚湖社區居民、四海社區居民、大地社區居民、潘家灣社區居民、印染社區居民……居民們自發在「文明出行從我做起」條幅上簽字承諾,開展文明宣傳活動。

社區道路刷新了,居民出行開心了。說文明話、做文明人、辦文明事在居民中蔚然成風。(記者王桑 通訊員胡丹 黃麗)

創文創衛@看社區

大地社區志願服務揚新風

11月23日上午,由市民政局、市殘聯、市史志研究中心、黃州區民政局、黃州區殘聯、大地社區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一行59人,開展「志願服務揚新風,雷鋒精神進社區」志願活動。

活動旨在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弘揚傳統美德,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精神,營造美麗的社區環境,提高社區居民文明意識。

當日,首先開展環境整治活動,志願者們對轄區內的小廣告、破損的店招店牌、公益廣告、垃圾、雜草、衛生死角進行整治清理,並走家串戶倡議大家都來維護小區環境,不要在牆面上亂塗亂畫,亂扔垃圾。

隨後又進行了文明勸導活動,志願者們對轄區違停的汽車、摩托車、電動車及摩拜單車進行清理,對居民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和勸導,著力改變亂扔垃圾、亂貼亂畫和隨地吐痰、吐口香糖等現象。(記者王桑 通訊員胡丹)

印染社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

11月23日,印染社區組織主協創單位成員、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居民志願者共60 餘人開展以「清理衛生死角美化環境」為主題的環境衛生整治活動。

活動中,大家積極發揮奉獻精神,不怕髒、不怕累,個個奮力爭先。有的拔草,有的撿拾林帶垃圾,有的清理灌木叢中的塑料袋,有的清理路邊雜物。隨後,大家集中全力,將溝渠內的垃圾清理乾淨。

經過一上午的清潔,衛生死角面貌煥然一新。志願者程榮華說:「看著這裡的環境變化,感到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今後將繼續積極參與到社區開展的各項志願為民服務活動之中。」

此次活動美化了轄區衛生環境,提高了社區居民環境保護意識。(記者彭剛 通訊員石晶 黃麗)

創文創衛@看部門

市衛健委督導新河村雙創工作

11月2日,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何必武帶領創衛專班人員,到掛點村黃州區禹王辦事處新河村督導創文創衛工作。創衛專班人員邊走邊看,仔細了解該村垃圾清運管理、道路設施、環境衛生、排水設施、園區建設周邊環境等情況。隨後,與市城投發展集團、黃州區民宗局、市電信公司、黃州西湖中學、禹王辦事處及新河村等市區兩級單位相關負責人座談。

禹王辦事處、新河村負責人分別介紹創文創衛工作情況,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解讀創建工作要求及標準,黃州區掛點新河村的責任人、禹王辦事處責任人部署新河村創文創衛工作。市區兩級牽頭及協創單位紛紛表示,大力支持新河村雙創工作,安排專人對接負責。

專班人員指出了新河村在垃圾清運管理、污水排放、旱廁拆除、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問題。強調,要嚴格對照創文創衛工作要求,明確任務清單,明晰責任清單,逐條逐個細查問題,對標對表抓問題整改,確保雙創工作各項任務落細落實。(記者萬濤 通訊員段江平)

市城管執法委治理學校周邊游商

守護學生舌尖安全

「 太好了!現在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在學校門口買零食吃了。」近日,一名小學生家長激動地說,自從城管執法人員每天在東坡小學蹲點管理,學校門口賣零食的流動攤販就沒有出現過了。

據了解,這些「游擊」攤販經常在學生放學和用餐時間在學校門口攬客,所用的車輛很多都是經過非法改裝,許多攤販還在車輛上放置了燃氣爐灶用於食品加工,邊行駛邊加工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市城管執法委高新區大隊針對東坡小學和黃岡師院周邊市容環境秩序管理的實際,推行錯時管理、高峰(早、中、晚上學和放學時段)定片蹲守管理、閒時巡查的監控機制,有效杜絕巡查管理空檔。及時糾正、主動引導遊商入市經營,查處長期以街為市的游商,確保學校周邊市容環境整潔有序,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安全」。(通訊員聶治誠)

規範轄區道路施工

市城管執法委東湖大隊開出首張罰單

11月13日上午,黃州赤壁二路北段管線入地項目因施工車輛停放不規範被市城管執法委東湖大隊依法處罰。這是市城管執法委東湖大隊就道路破挖施工不規範問題開出的首張罰單,標誌著東湖大隊開展規範轄區道路施工專項整治行動正式啟動。

為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創造文明出行好環境,東湖大隊結合轄區工作實際,聯合市政、特勤和轄區社區等單位開展規範轄區道路施工專項整治行動,明確將道路破挖作為重要整治內容。要求所有破挖道路項目要到城管部門審批,嚴格按照審批內容施工,不能按期完成或施工不規範造成不良影響的,由市城管執法部門依法予以處罰。(通訊員黃建軍)

創文創衛@我倡議

網格員歷紅英向社區居民發出倡議:

創衛從我做起文明從小事做起

歷紅英是黃州區禹王街道望月堤社區網格員,也是一名志願者。昨日,她主動向社區居民發出倡議:創衛從我做起,文明從小事做起。

歷紅英在倡議中說,文明,是城市面孔中最美的表情,也是一座城市最硬的軟實力。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既是我們的光榮與夢想,也是建設文明、幸福、現代化黃岡的必然選擇。城市「雙創」,環境衛生領域得以整治革新,將推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的不斷轉變,進而提高市民文明程度和綜合素質,提高生活質量;城市「雙創」,可以進一步增強城市的服務功能和管理水平,營造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不斷提高城市綜合素質和文明程度,增強聚集功能。「雙創」是陶冶廣大居民道德情操的有效載體,積極開展「雙創」活動,對於引導廣大市民養成崇尚文明、講究衛生、遵守公德的行為習慣,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

她呼籲全體居民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狀態積極投身到雙創行動中來,播撒文明新風,提升城市形象。她倡議:做文明衛生行為的踐行者,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需要我們每一位熱心市民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我們志願者有責任、有義務通過自己的文明衛生行為,為我們的城市增添亮色。積極行動,主動參與,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從每一點舉止言談的細微之處做起,不遺餘力,做黃岡文明衛生行動的倡導者。積極動員,廣泛宣傳,倡導黃岡市民講文明語言,行文明禮儀,樹文明習慣,塑文明形象,主動勸導不文明的人和事,消除有損黃岡城市形象的不文明行為,維護和諧的家庭鄰里關係。積極參與黃岡城市管理,愛護黃岡城市公共設施,維護黃岡城市交通秩序,倡導行人、車輛文明出行。以義無反顧的責任和勇氣,為黃岡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作出新的努力。

歷紅英信心滿滿地說,只要讓我們攜起手來,凝心聚力,攻堅「雙創」,我們一定能打造出一座文明、衛生、和諧之城。(記者張松林)

創文創衛@我倡議

爭當「禮讓之星」助力文明出行

徐友才

記者 周偉 攝

一條斑馬線,是一個城市文明素養水平的最直觀體現。一個城市的形象如何,市民文明素養怎麼樣,從交通出行中便能找到答案。

一些地方在創建文明城市、整治城市交通秩序過程中,將倡導「斑馬線上的文明」放在重要位置,積極推動「禮讓斑馬線」行動。從群眾習以為常的一些不文明陋習抓起,多措並舉引導市民群眾積極參與「 禮讓斑馬線」行動,爭當文明出行「 禮讓之星」,不僅共同彈奏了人讓車、車讓人的文明出行協奏曲,還極大地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和整體形象。

面對城市交通要道口的斑馬線,無論是人還是車,都應該互為體諒、互為理解、互為禮讓。否則,城市交通秩序將陷入混亂,交通事故發生率增高,市民群眾出行不再安心、不再方便。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有賴於市民文明素養的提高,有賴於交通出行更加文明便利,交通參與者都做到各退一步、相互禮讓,人與車才能夠實現和諧共處。

助推城市文明提升,需要示範與引導。要持續不斷開展「斑馬線前爭當禮讓之星」評比活動,讓文明出行、相互禮讓的行為習慣在廣大市民間快速傳,大家紛紛以「禮讓之星」為示範為榜樣,自覺做到「斑馬線」等一等、讓一讓,互禮互讓的市民越來越多。只要市民都參與到「禮讓斑馬線」行動,城市的交通秩序自然變得井然有序,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必將大幅提升。

創建文明城市,需要更多的人爭當「 禮讓之星」,推動全社會共同遵守規則、文明出行。

來源:黃岡日報全媒體、鄂東晚報全媒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wxDq24BMH2_cNUgD0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