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湖北省地級市,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

2019-05-10     旭東讀史

襄陽,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陽是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襄陽總面積1.97萬平方千米,全市轄3個區、3個縣級市、3個縣,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6.9萬人。

襄陽位於長江支流漢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襄陽市的發展肇始於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從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曆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景點有:古隆中、襄陽城、唐城、中國漢城、米公祠、鹿門寺、保康堯治河鄉村旅遊區、保康縣五道峽自然風景區、九路寨、南河風景名勝區、薤山國家森林公園、水鏡莊、春秋寨等。

2018年,襄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09.8億元,比上年增長7.8%。

2018年12月21日,襄陽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截至2018年底,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66.9萬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8%。人口出生率為9.95‰;死亡率為1.4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53‰。[14]

襄陽(2)

襄陽市屬散居少數民族地區,有40個少數民族成分,分別是回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壯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羌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仡佬族、錫伯族、拉祜族、景頗族、克爾克孜族、達翰爾族、仫佬族、撒拉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羅斯族、京族、獨龍族、門巴族。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0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14.8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2218.2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1676.8億元,增長8.9%。三次產業結構為9.6:51.5:38.9。

2018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3.2%,衣著上漲2.9%,居住上漲4.0%,交通和通信上漲4.1%,教育文化用品和娛樂上漲1.8%,醫療保健上漲1.0%,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6%。[14]

第一產業

2018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830.1千公頃,與上年持平;全年糧食產量481.7萬噸,下降3.7%;棉花產量1.0萬噸,下降13.1%;油料產量31.3萬噸,增長1.7%;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79.9萬噸,增長3.5%;茶葉產量0.9萬噸,增長5.2%;水果產量98.3萬噸,增長6.6%。

2018年全市生豬出欄567.6萬頭,下降2.1%;羊出欄128.1萬隻,增長1.6%;牛出欄32.7萬頭,增長0.6%;家禽出籠6408.4萬隻,增長5.0%;水產品產量19.2萬噸,增長0.9%。[14]

第二產業

2018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1991.5億元,增長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1%,其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7.8%;重工業增加值增長8.4%。

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白酒產量2.9萬千升,下降17.1%;紗產量71.1萬噸,增長12.1%;布產量19.7億米,下降10.5%;服裝產量14272.4萬件,增長13.7%;化肥產量11.3萬噸,下降57.0%;水泥產量997.7萬噸,下降8.5%;汽車產量39.2萬輛(含風神襄陽汽車有限公司在襄陽生產車輛產量),增長22.1%;鋼材產量152.8萬噸,增長104.0%。全市全社會用電量155.9億千瓦時,增長9.3%,其中,工業用電量95.1億千瓦時,增長6.9%。

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97.7億元,增長9.1%。實現利稅419.4億元,增長17.8%,其中利潤總額280.4億元,增長13.8%。

2018年全市資質以內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985.0億元,增長11.1%。[14]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全市在建施工項目增長21.8%,其中,新開工項目增長9.8%。

2018年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增長64.4%;第二產業增長17.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7.3%;第三產業增長3.3%。

2018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5%。房屋施工面積2401萬平方米,下降2.7%,商品房銷售面積695萬平方米,增長5.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633.1萬平方米,增長9.5%。

國內貿易

2018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59.0億元,增長11.9%。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1419.3億元,增長11.9%;鄉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239.7億元,增長12.1%。

對外經濟

2018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8.5億美元,增長27.2%。其中,出口24.1億美元,增長26.7%;進口4.4億美元,增長30.1%。全市新批外資企業21家,增長23.5%;實際外商直接投資8.8億美元,可比增長16.5%。

郵電和旅遊業

2018年全市郵政業務總量7.7億元,年末全市行動電話用戶505.3萬戶,固定電話用戶42.9萬戶,年末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數128.5萬戶。

2018年全年旅遊總人數5500萬人次,增長21.0%。其中,入境旅遊人數5.5萬人次,增長1.5%;國內旅遊人數5494.5萬人次,增長21.0%。旅遊總收入415億元,增長21.9%,其中,入境旅遊收入3251.2萬美元,增長6.3%;國內旅遊收入412.9億元,增長22.0%。

財政、金融與保險

2018年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474.3億元,可比增長8.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5.5億元,可比增長8.0%。其中,稅收收入205.5億元,可比增長8.4%,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9.5%。

2018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516.0億元,比年初增加167.9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2225.3億元,比年初增加194.8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334.4億元,比年初增加218.1億元;住戶貸款餘額677.1億元,比年初增加95.7億元。

2018年全市保費收入118.2億元,其中產險29.7億元,增長11.8%,壽險88.5億元,增長15.5%;全市各類風險提供賠款與給付累計33.9億元,其中,財產險賠款15.7億元,增長13.3%,人身險給付18.2億元,增長18.1%。

襄陽自古即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歷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襄陽西接川陝,東臨江漢,南通湘粵,北達中原,是鄂、豫、渝、陝、四省市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

2018年,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到30215.6公里,其中,等級公路達到28788.4公里。高速公路通車裡程600公里。全市公路貨物周轉量618.8億噸公里,增長7.8%;公路旅客周轉量51.4億人公里,下降4.4%。

2018年襄陽機場航線現已通達25座城市26個航點,全年保障運輸航班14957架次,增長21.9%;完成旅客吞吐量140.6萬人次,增長36.9%;完成貨郵吞吐量2632.2噸,下降9.7%。[14]

水運

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穿境而過。漢江襄陽碼頭歷史悠久,早在東周春秋時期就開始營運。西漢時期,襄陽碼頭已成為漢水中游的重要港口。漢江中下游的航運除已建成的崔家營、王甫洲樞紐,已開工的興隆樞紐外,漢江下游千噸級航道整治工程也已開工,新集、碾盤山等樞紐正加緊進行前期工作。

襄陽港是中國第二十大內河港口,國家「西煤東調、北煤南運」的主要中轉港口,是漢江流域港口服務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核心組成部分。襄陽港將形成以大宗散貨、件雜貨、貨櫃、商品汽車運輸為主,兼顧旅遊客運功能的綜合性港口。

襄陽港劃分為2個港區,其中漢江幹流港區1個(陳埠港區),支流港區1個(唐白河港區)。

航空

襄陽劉集機場位於襄陽市東北角,距市中心18千米,機場於1989年12月14日正式通航,成為中國第一家由地方集資新建的民用機場。機場開通有到北京(南苑)、北京(首都)、上海(虹橋)、上海(浦東)、廣州、深圳、武漢、天津、海口、重慶、西安、杭州、成都、溫州、廈門等航線,此外通過經停武漢天河機場,可一票中轉全國多數機場。除了劉集機場外,襄陽的老河口市也有老河口機場,老河口機場位於老河口市城區東郊,是全國五大軍用機場之一。

鐵路

襄陽火車站

車站有開往北京、上海、成都、重慶、武漢、南京、鄭州、廣州、西安、福州、太原、洛陽、哈爾濱,無錫,南通,海口等全國各大中城市。2009年10月1日,襄陽與武漢之間開通了高速動車組。武漢至襄陽城際鐵路已納入規劃。

2012年7月1日,襄陽火車東站建成投入使用,負責分擔原襄陽站漢丹線,襄渝線的東西方向客流和新增動車的停靠,也是滬蓉鐵路線上重要的一個站點。

市區火車站襄陽站(一等站)、襄陽東站(二等站)、襄陽北站(特等編組站)、襄陽南站(四等站)、襄陽東津站(特等站)

公路

市境內高速公路長27千米。襄十高速公路:襄(陽)至十(堰)高速公路及連接線襄陽段98.53千米;襄荊高速公路:襄(陽)至荊(州)高速公路襄陽段57.15千米;孝襄高速公路:孝(感)至襄(陽)高速公路襄陽段91.09千米;陽魏高速公路:襄(陽)至南(陽)高速公路襄陽段22.81千米;麻竹高速襄陽段(在建)。

襄陽內中外環線正在修建中,成為湖北除省會武漢外第一個修內中外環線的地級市,屆時襄陽將實現各區縣互通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網

2012年12月26日,襄陽繞城高速正式開工建設(東段於2017年1月25日正式通車),同時316、207國道襄陽城區段改建工程,是襄陽市「十二五」交通重點工程。316國道襄陽城區段起於雙溝鎮,自東向西經伙牌、龍王鎮,止於老河口仙人渡鎮,全長62.9千米,概算總投資14.6億元;207國道襄陽城區北段改建工程,起於襄州區黃集鎮鄂豫交界處,自北向南經過伙牌、團山鎮,止於鄧城大道,全長35.6千米,概算總投資6.3億元。

市區客運汽車站襄陽汽車客運中心站、襄城汽車客運站、襄陽長途汽車客運站、襄陽高速公路汽車客運站、襄陽汽車客運東站(襄陽市襄州汽車客運中心站)、襄陽汽車客運南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uC2BGwBmyVoG_1ZM_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