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家海底撈的兒童遊樂場裡,發生了一件熊孩子推人惹人爭議的事件。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一位四歲的男孩子,在滑梯口,雙手突然用力,從背後把一個正想從滑梯上往下滑的兩歲孩子推下。
兩歲孩子猝不及防的頭朝下摔出,看起來幾乎是飛下來的,幸好被守在滑梯口的爸爸接住,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抱起孩子後,這位爸爸很生氣地「以暴制暴」,揪住從滑梯上滑下的孩子,踹了他兩腳,後被工作人員勸下。
第二天,男孩媽媽跑到上海電視台投訴,指責男子踹了她的孩子。
原來,男孩當晚整夜哭鬧,第二天查看監控才發現自己的孩子被踹了,她解釋說,當時自己去洗手間了,沒看到,以為只是小摩擦,為了不生事,就沒有當場追究。
如今看到自己的孩子被踹了,這怎麼了得,於是就跑去投訴了。
投訴全程沒有提到自己孩子先動手推人的事,反而急著為自己的孩子辯護:「我覺得太惡劣了,這還是小孩子」。
是小孩子就可以胡作非為嗎?
如果是小打小鬧,那可以說,他還是個孩子沒關係,但是他推人的行為,差點就造成謀殺了。
而這位母親,卻絲毫沒覺得自己的孩子做錯了,反而認為孩子的以大欺小,用力推人不過是小孩間鬧著玩的事。
可惜,縱容不是愛,而是對孩子最深的害。
日後,這個熊孩子怕還指不定做出什麼更為嚴重的錯事,等著她來收爛攤子。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這話一點都不假。
孩子是小天使還是小惡魔,看看其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方式便能一目了然。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是一對失敗的父母甚至是一個大家庭。
對孩子無比寵護,是做父母的自私
和朋友提到「推人的熊孩子事件」時,他嘆了口氣跟我說:熊孩子,缺的是家教!
接著他跟我說了這麼一件事:
有個六歲的熊孩子,來我家玩,看到我有一柜子的高達,想玩,但是我拒絕了。
於是,熊孩子把我桌上的玻璃相冊打碎了,還哭著去找他媽媽。
我心想,你打碎我東西,還有理了不成,你媽來了我也不怕。
結果,他媽一下子衝過來,把我最貴的一個(獨角獸的限定版)直接摔成碎片,連拼都拼不好。
還罵:「這種XXX街邊10元買一箱,有什麼稀罕的。」一邊罵還一邊繼續踩。
也怪自己當時還小,被這架勢嚇到了,竟然沒有追究。
之所以有這麼多熊孩子,無疑是他背後有一個熊父母,在替他撐腰和開脫;這也導致熊孩子越來越嘚瑟,越來越目中無人。
但是,你不管教,自有人替你管教。
知乎網友三倍氫二氧分享了自己治理熊孩子的經歷。
她親戚家四年級的熊孩子,來她家玩時突然從後背狠狠推了懷孕四個月的嫂子。
當問這個熊孩子為什麼這麼做的時候,他竟然滿不在乎的說,「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我就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有流產。」
氣得她把熊孩子一頓狂揍,嚇得這個熊孩子再也不敢來她家了。
網友都紛紛直呼,打得好,還有網友說出了自己被熊孩子奪走肚裡寶寶的心酸事。
可悲的是,這個熊孩子的奶奶,還抱怨說,把她孫子打得背都腫了,膝蓋都青了。
卻沒想過,熊孩子差點就殺人了。
跟這位奶奶庇護孫子一樣,在很多熊孩子的父母眼中,熊孩子做錯了事,沒什麼,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你不能怪孩子。
而且,他們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責怪別人對自己孩子太過苛刻。
殊不知,父母因為孩子年紀小,就對他做過的惡行進行寬恕,這不是愛,而是害。
因為,一時的袒護只會把孩子推入黑暗的深淵。
永遠把孩子當孩子看,只能培養出巨嬰
一句「他還是個孩子」,讓多少熊孩子抱著僥倖心理「作惡多端」的長大,最後,害人還害己。
人生路上,不會因為「他還是個孩子」就百般呵護,那些以「他還是個孩子」逃避的責任,還會讓孩子摔個大跟頭,嘗到苦果。
看到一則讓人驚呆的新聞。
廣東順德的交警巡邏時,查到一名男子偽造駕駛證。
根據相關規定,使用偽造駕駛證將被處以罰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
旁邊的父母聽到這個處罰,立馬情緒激動起來,向交警求情,「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你們為什麼罰那麼重?」
「他才31歲,還是個孩子」,真的被這句話震驚了。
都31歲了,還想用一句「他還是個孩子」來開脫,逃避違法行為嗎?
偽造駕駛證開車上路,萬一發生交通事故怎麼辦?自己受傷了不要緊,不要平白無故去禍害別的車主和乘客。
而31歲的他還活在「他還是個孩子」的謊言世界裡,成為了一個巨嬰。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在《巨嬰國》中寫道:「巨嬰,即成年嬰兒。身體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發展水平,卻還是嬰兒水準。」
永遠把孩子當成孩子看的教育方式,看似是父母對孩子的無限寵愛,可實際上是陷阱,讓孩子無法獨立面對生活。
就像,溫室里的花無法經受生活的磨難。
而且,還有一個所有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父母無法永遠為孩子遮風擋雨,總有一天,你會要先離開這個世界。
所以,過度的愛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學者周國平說,真愛孩子就應該從長計議,使孩子離得開父母,離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這乃是常識。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愛孩子,就該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想起一位外國父親教育自己孩子的故事。
有一天,這位父親帶著兩個孩子去遊樂園,一個6歲,一個9歲。
兩個小傢伙,興奮的一路小跑,先進了遊樂園,而父親則拿著門票在後面。
父親憑票入園後,找到9歲的小男孩,跟他說,他9歲了該付門票,於是把他帶到了檢票口,讓他親自把門票補上,並跟門衛道歉。
孩子照做了。
門衛說:先生,其實你不叫孩子來交也沒關係的,因為他的個子看起來真的不像9歲的孩子,這樣你還可以省下25英幣呢。
父親說:不不,他已經有9歲了,就得按照規矩交費入園,我得給他做個榜樣,讓他明白,不能因為他還小,就可以僥倖逃避。
不得不佩服這位父親的做法,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這要是換做一些熊家長,孩子偷票了省錢了,心裡還不偷著樂啊,就算事後被抓了,估計也會以孩子年齡小為借樓口爭執一番。
這樣做,不管爭贏了還是爭輸了,最終受害的都是熊孩子。
因為,熊孩子會認為自己年齡小,可以打破規則,可以我行我素;甚至可以不用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只會更加的肆無忌憚。
不為孩子開脫,有錯就認,不過分偏袒孩子,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才是真的愛孩子。
古語有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作為孩子的家長,如果不給孩子定規矩樹榜樣,而是一味的驕縱偏袒孩子,什麼事都以一句「他還是個孩子」來逃避責任;那麼,孩子就永遠都長大不,永遠都不可能成大事。
不做熊父母,不養熊孩子。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