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這個小區的「開心農場」復耕了

2020-03-02     上海松江發布

防疫工作的關鍵階段,也是春季播種的好時期。趁著春意,中山街道的小區里「開心農場」也復耕了,「雲會議」商量播種計劃,戴著口罩鬆土,居民志願者們抓緊開始了春耕。


城區里的開心農場


花橋居民區是農民動遷安置小區。之前,不少居民習慣在家門口種一些蔬菜。有的居民甚至圍起了籬笆,把小區里的綠化地改造成了菜地。為解決「毀綠」問題,花橋居民區的工作人員們集思廣益,化堵為疏,推出公益項目「睦鄰wei農場」!把居委會辦公區三樓屋頂近160個平方閒置陽台,打造成一片迷你的「開心農場」。同時招募一批志願者做「農場主」,把居民的「小菜園」從公共綠化區域「搬」上了陽台。


改造前後


中山文化苑的陳阿姨是「睦鄰農場」項目的第一批成員。陳阿姨回憶最初忍不住笑道:「這陽台菜園的種植可不是種地里那麼簡單。起初,沒有掌握好種植技巧,不是爛根就是長不出芽。」


後來在居委會牽線搭橋還成立了睦鄰農場自治管理小組。多長時間的澆灌,多長時間的日曬,成員們通過微信交流經驗,相互提醒工作日程。通過反覆嘗試,現在蔬菜成活率達到90%以上。



暖心的是,早在農場建立前,居民區就計劃好,將收穫的蔬菜分享給居民區的老黨員和高齡獨居老人等。於是,每逢收穫季節,志願者們便為老人們送上「蔬菜大禮包」。



帶著口罩復耕啦


最近,睦鄰農場自治管理小組的成員們戴著口罩、手拿工具,一大早就開始了「春耕」。施肥整地、除草翻土、剪枝覆膜、打掃農場……不大的場地,「農場主」們忙得熱火朝天。


「與往年不同,今年我們都帶著口罩做事。時節不等人,趁著天氣好,要抓緊時間。要把去年種植的大蒜、青菜、芹菜等收割,送到獨居孤寡老人家中。還要除草、翻土,做育苗的準備工作。等到春分後清明前,新的作物又可以種下去了。」陳阿姨分享道。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農場主」們不方便聚在一起商量,通過微信語音開起了「雲會議」,商討今年「農場」種植計劃,並制定了疫情期間排班表。每周每人輪班一次,早晚澆水和除草。居委會工作人員也加入進來,積極協調,加強農場環境消殺工作,提醒「農場主」們做好自身防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sKXm3ABjYh_GJGVMDnb.html










消失的東外街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