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摘袋不當影響果面品質,還沒脫袋的果農看過來

2019-08-29   三農達人管家


1、果實返綠

據調查,部分果農為了搶占市場,把蘋果摘袋時間提前,紅富士由過去9月下旬~10月上旬適期摘袋提前到9月上旬,最早的8月下旬就開始摘袋。造成蘋果不能全部退綠和退綠差。部分果農捨不得購買優質果袋,遮光性差,不耐雨水沖刷的紙袋,造成了果面粗糙和退綠差。另外陰雨天摘袋和摘袋後遇雨,不僅果面粗糙,而且大量出現裂紋、紅點、裂口、皴皮和果實返綠現象。特別是摘袋後15天內遇2次降雨以上的果園,套袋果類似普通果或不如不套袋的果園。

因此,做到適期摘袋是保證果皮細、肉嫩、果面光潔的關鍵。嘎啦蘋果在袋內生長期不少於80天,紅富士必須達到100天以上,果實全部退綠呈乳白色時摘袋。同時,應選擇遮光性好,適應性強,耐雨水沖刷的外灰內紅雙層紙袋,促進果實退綠和上色。

2、日燒病嚴重

套袋蘋果日燒病的發生主要是高溫乾旱天氣造成的。同時,也與樹勢、果實著生位置、果園管理水平、紙袋質量和摘袋不當等因素有關。

據近幾年調查顯示:

降雨量少的高溫乾旱年份日灼病發生重,降雨量大、分布均勻的年份發生輕;

優質紙袋日灼病發生輕,而塗蠟不均勻、內外雙層黑色袋和塑料袋發病重;

在管理上澆水多的果園發生輕,乾旱澆水少的果園發生重;

秋剪時背上留枝多發生輕,背上少留枝和不留枝的發生重;

弱樹發生輕,壯樹發病重;

在摘袋上,一次性摘袋比二次性摘袋發生重;

高溫強光下和陰雨天摘袋發生最重;

輕者造成果實局部發白,重者燒傷部分變褐凹陷,失去商品價值。應加強肥水管理,選擇優質果袋,摘袋時要先摘除外袋放風降溫,隔3個晴天后再摘除內袋。最好上午8~11時,下午3~5時摘袋。乾旱年份摘袋前果園應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濕潤。秋剪時背上要適量留枝,起到擋光遮陽的作用,減少日燒病的發生。

3、皴皮和紅點

據調查,造成套袋果光潔度差的成因:

一是氣候因素,果樹生長期乾旱和幼果期受到凍害,果實表皮及表皮細胞發育不健全,細胞排列過度緊密,采果前遇到降雨和連續陰雨,皮層出現斷裂,果面形成皴紋,重者出現裂口,因著色形成紅點;

二是藥害,幼果期和套袋前使用對果皮有刺激的藥劑形成隱性的藥害,造成了果皮破裂、銹斑、紅點、黑點病嚴重;

三是缺鈣,因表皮細胞發育不完整,果皮角質和蠟質少,不連續,抗性差,果皮出現裂紋、裂口和紅點;

四是果園粗放管理,投入不足,環剝過重,樹體衰弱的果園發病重;

五是樹冠鬱閉,通透性差,枝葉量大果園發病重。

摘袋前3~5天要澆一次水。要注重增施有機肥,補充鈣肥,促進果實發育健全,做到嚴重疏果,合理負載。謝花後套袋前禁止使用對果皮有刺激的農藥,防止出現隱性藥害。對鬱閉果園要疏除過多過大的遮光枝,達到果園通風透光。同時,嚴禁陰雨天摘袋,對摘袋後遇雨的果園要及時噴鈣、鉀等葉面肥,促進果實上色,減少生理病害。

4、果實發黃和失水

據調查,果實發黃和失水的主要原因:

一是有機肥不足,偏施氮肥;

二是鈣素虧缺,引起了果實皴皮、裂口,導致果實失水發軟,尤其是乾旱缺水嚴重的果園發病重;

三是樹體衰弱,環剝過度的果園發病重;

四是硼中毒和鉀過多,施硼砂和鉀肥多的果園,硼和鉀與其它元素產生了拮抗作用,影響了對其它元素的吸收,造成果實發黃不上色;

五是摘袋過晚,寒露後摘袋溫度達不到上色要求,果實發黃或土黃色。

要在促進樹體健壯的前提下,做到科學施肥,補足鈣肥,合理使用硼和鉀肥。乾旱年份要及時澆水,保持果園土壤濕潤,防止果樹出現乾旱。同時,要適時摘袋,以9月下旬、10月上旬為好,最晚在寒露前3~5天摘完。

5、枝磨傷害

套袋蘋果皮薄、肉嫩,摘袋後易被枝葉和人為造成果皮、果肉破損傷害,尤其枝磨是造成果面被損的主要原因。因此,蘋果摘袋時對果和枝相互摩擦的部位要加以保護,避免果實磨傷,最大限度提高套袋果等級率,實現增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