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率低,離婚率高,年輕人不想生孩子,這一切都怪女人嗎?

2019-12-25     亦君說書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韓國人口休克的報道,說韓國人生育率只有0.88,馬上就要完蛋了,這個國家的人口會越來越少,最後從地球上消失。

生育率低確實是令全球大部分國家頭痛的問題。生育率0.88什麼概念?就是一對夫妻生不到1個孩子。能保證一個國家人口不減少的生育率是2.1,也就是一對夫妻剛好生兩個,那麼等他們去世的時候,剛好有2個孩子補上他們的人口缺損,多的那0.1是填補夭折率的。

但我們別光顧著笑鄰居,據統計,2019年中國總和生育率將低於1.5,比歐盟還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生育率更低,其中北京的生育率只有0.71,於此相對應的是結婚率連續4年下降,以及離婚率連續4年走高。

而我們國家還有一個其他國家都沒有的問題: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男性要比女性多出將近四千萬。(這也怪女人咯?)

於是某些聲音就出現了:你們這些女的,本來人就少,還不樂意結婚,結了婚也不樂意生娃,還動不動要離婚(7成提出離婚者為女方)。太不像話了。

那麼結婚率低、離婚率高,生育率低,怪女人嗎?

女性的結婚意願和生育意願確實越來越低了。為什麼呢?

女性能從婚姻中得到什麼?

女性願意走入一段婚姻,無非是希望情感上能夠獲得支持,經濟上雙方共同承擔,育兒和家務也能有人一起分擔。無論女性選擇在家全職照顧家庭還是一心追求事業,都希望能獲得另一半的支持和保障。

現實是,中國女性的困境在於,經濟上大部分男性無法獨立承擔養家的重擔,需要女性一起賺錢養家。而即便男性能夠承擔養家的重任,女性也不敢在家全職,因為太缺乏保障。

中國的全職媽媽差不多是最高危的職業了,像日本,丈夫退休金的一半自動打入全職太太的養老金帳戶。而中國,一旦中年之後離婚,既得不到孩子的撫養權,也得不到丈夫的婚前財產補償。丈夫如果狠一點,把婚後財產也轉移掉,那女性基本上就沒有活路,由於缺乏職場經驗,只能去做保潔阿姨度過餘生。

家務方面呢,大部分男性承擔得少不說,還對女性挑三揀四。很多女性婚後不僅要照顧孩子,還得照顧配偶。

中國雖然婦女頂半邊天已久,但幾千年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如果家裡沒收拾好,是女人的錯。孩子沒教好,是媽媽的錯。工作沒做好,當然還是女人的錯。

女性一旦走入婚姻,要兼顧事業、家庭、子女教育,哪一方面都不能出紕漏,情感上往往還得不到支持。就連噹噹老總俞渝這樣的女強人,分分鐘進出幾百萬,還要被丈夫嫌棄說沒給他洗襪子。

至於男人,喪偶式育兒比比皆是,能按時下班回家都算是好男人了。對於男性來說,社會格外地寬容,不出軌、不家暴就算絕世好丈夫了。

大部分女性從婚姻中幾乎得不到任何紅利,只有無窮無盡的責任和負擔,怎麼能怪女性不結婚,不生孩子?

對女性來說,婚姻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收穫的太少,還給自己平添了不少風險。因為生育所造成的職業斷層也沒有任何保障和補償。

那國家為此做了哪些措施呢?

我們來看看預計明年實施的民法典草案,其中新增了兩條:

第一、協議離婚需要經過30天的冷靜期,雙方都沒有反悔,才能離婚。

第二、單身女性沒有權利凍卵,但是單身男性可以凍精。

翻譯一下就是:

不是喜歡離婚嗎?都冷靜冷靜,能不離就不離,光棍已經那麼多了,不要再輕易製造光棍。

單身女性不要生孩子,光棍已經那麼多了,能消化一個就消化一個,不要浪費。

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古時候某醫生自稱精於外科,一日有士兵身中流矢。他上來咔咔把箭尾剪了,拍拍手討診金。士兵說箭還在裡頭呢!醫生笑道:那是內科的事,外科的任務我已完成哉。

好一個外科的任務已完成。離婚冷靜期這東西就頗有些鋸箭的味道。

離婚冷靜期能勸退多少想離婚的我不知道,但能勸退一些想結婚的倒是真的。做一件事的成本越高,我們開始做這件事就會越猶豫。

一件商品能不問理由,隨時可退,很多人就會動心購買。可要是一個商品擺明了售出概不退換,還有多少人會買?至少會更加猶豫吧?

一個月的冷靜期,期間會發生多少家暴,能轉移多少財產都是未知數,更狠的是萬一有人在此期間搞出一堆共同債務,又該如何?

只聽說過有衝動結婚的,還沒聽說有衝動離婚的。就算衝動離婚了,復婚只要花9塊錢,不比冷靜期更簡單易操作嗎?

自打聽說離婚需要冷靜,我有好幾個女朋友已經開玩笑說要在年前組團離一波,免得冷靜期實施了離不了。

至於不許未婚女性冷凍卵子,就更加無稽。現在矽谷許多大公司,比如蘋果、Facebook,Google,微軟,都為女員工報銷凍卵費用。而我們還在糾結未婚女性不能凍卵?

怕卵子買賣?現在不也有黑市買賣嗎?只要規定事先存儲DNA,哪個子宮出來的卵子只能回哪個子宮受孕不就可以了?

這樣還能買賣?我不信。再不行增加一條規定,精子來源只能是其合法配偶或來自精子庫。這樣肯定就能徹底杜絕卵子買賣了嘛。

女性為什麼要冷凍卵子?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斷職業生涯去生孩子完全沒有保障。

很多女性二十多歲剛畢業不久,25就歲開始要找男朋友,談不幾年急吼吼嫁人,才能保證30歲前生個孩子。

有時候明明知道對方有很多不合適的地方,可是沒時間換人只好湊活(這也是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27、8歲正是幹事業的大好年齡,卻和生育黃金期相重合。

生了孩子後,如果重心放在照顧孩子,過幾年就會跟配偶差距越來越大,一旦對方出軌,自己一點轍都沒。

若重心放在事業上,誰來照顧孩子?做女人太難了!

如果可以凍上卵子,那麼就能安安心心幹事業,從從容容找對象。不必遷就,不必將就。

可惜法律不允許。

說起來,如果一件事情,老百姓不樂意做,國家希望你做。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老百姓嘗到甜頭,自願去做。

比如說德國之前生育率也低,後來國家規定媽媽可以保留職位,甚至帶薪三年,照顧孩子。同時,降低全職媽媽配偶的稅收水平,變相增加有孩家庭的收入。

芬蘭等北歐國家,給予新生兒一定的津貼補助,包攬孩子的教育費用直至大學,包括孩子的午餐費用,降低國民養育孩子的成本。

加拿大和法國則給予每個孩子一定的補貼(他們稱為牛奶金),完善0-2歲幼兒的入托體系。讓媽媽們可以安心上班,無後顧之憂。

治洪之策,疏為上,堵為下。通過法律手段增加離婚的難度,不允許未婚女性生孩子能有什麼效果?

要離婚的人總歸是要離的。耗著拖著不給他離,徒費時間爾。

最後,作為一個女孩兒的媽媽,將來我絕不會幹涉孩子的婚戀自由,願意不婚不育都由她。

80後和90後深受逼婚逼生之苦,將來大機率不會逼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如此一來,生育率只怕還要更低。

所以別去笑話韓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fK2O28BMH2_cNUga0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