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才:願做皮影「守藝人」

2019-09-18   掌中慶陽

慶陽網訊(見習記者 路世玲) 「這個是牛皮做的吧?」「你看,這個貂蟬做的多逼真,連頭髮絲都根根分明。」在第十六屆(2019)中國羊業發展大會暨慶陽農耕文化節環縣展廳里,正在製作皮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趙德才被前來參觀的市民圍了起來,諮詢的、觀摩的,好不熱鬧。

一支筆、一把刻刀、一張牛皮、幾種顏料,是趙德才的工作「搭檔」。「選皮、過稿、雕刻、上色,每一個工序都不容馬虎,這樣做出來的皮影才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會隨著時間而彎曲變形。」趙德才說。一番伏案精工細雕後,一幅精美的皮影作品就誕生了。

7歲時,家裡過廟會,一束光影、幾個人偶、伴隨著應景的音樂,趙德才被皮影深深地吸引了。回到家,皮影里的各種場景、人物跟放電影似的,不時地出現在他的腦海里。他找來家裡的舊撲克牌,憑著印象,用小刀剜出一個個皮影。

有了第一次的嘗試,趙德才便一發不可收拾,每每村裡有來唱皮影戲的,趙德才都會去看、去聽,然後回家再憑著記憶,用撲克牌雕刻皮影,學唱皮影戲。「爺爺和父親不願意我學皮影,可我就是喜歡。」趙德才說,17歲,他拜師魏元壽,學唱皮影,真正開始了天天與皮影打交道的日子。

「當時,師傅缺什麼皮影,我就幫著刻。」趙德才告訴記者,久而久之,他會雕刻皮影的消息傳開了,很多戲班子都來找他雕刻皮影。

一路走來,趙德才憑藉著自己的技藝,先後多次參加各類民俗文化展,並獲得不少榮譽。2004年,他被確認為省級民間皮影藝術家。皮影作品《西遊記》《山城堡戰役》等都是他的代表之作。

面對一張張牛皮,趙德才依然每天遊走在他的皮影人生里。「如果可能,我願意再帶些年輕人。」趙德才說,他想通過自己的雙手讓這門來自於黃土地、古老又質樸的藝術,走得更遠。